3类牙膏被列入致癌“黑名单”,长期用或有致癌风险?医生讲清楚

涵阳观察养护 2025-04-04 13:58:11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

中国口腔医学会. 《成人口腔清洁保健指南》.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1, 56(3): 199-207.

李明华, 张伟. 牙膏成分与口腔健康关系研究进展. 口腔疾病防治, 2023, 31(2): 85-91.

王晓东. 牙膏中常见化学成分的安全性评价. 中国消费者, 2022, 12: 45-48.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22年版). 2022.

刘丽萍, 陈志强. 口腔护理用品中化学添加剂与健康风险分析. 预防医学论坛, 2024, 30(1): 23-29.

每天刷牙是咱们的日常保健环节,可谁曾想,就连这么简单的事也暗藏玄机?你知道吗,有些牙膏成分可能对健康不太友好,甚至有些已被列入致癌"黑名单"!

刚听到这消息,我第一反应就是赶紧翻出家里的牙膏看成分表,难不成我们天天用的牙膏竟然在慢慢"毒害"我们?

牙膏作为我们每日必用的口腔清洁产品,成分安全问题不容小觑。最近几年,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牙膏中的某些成分逐渐引起关注和争议。那么,到底哪些牙膏成分被列入了所谓的致癌"黑名单"?它们真的有致癌风险吗?作为医生,我想从专业角度给大家讲清楚这个问题。

第一类被质疑的牙膏成分是月桂基硫酸钠(SLS)。它是许多牙膏中常见的发泡剂,能够产生丰富的泡沫,让人有清洁彻底的感觉。不少人觉得牙膏不起泡就是没洗干净,这其实是个误区。

SLS本身并非直接致癌物质,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对口腔黏膜产生刺激,引起口腔溃疡或口干等不适症状。

更麻烦的是,它可能与其他成分产生化学反应,形成亚硝胺类物质,而部分亚硝胺确实有致癌性。你想啊,我们每天刷牙至少两次,假如牙膏中的这些成分长年累月在口腔内残留,风险确实不能完全忽视。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泡沫多少跟清洁效果关系不大,那些不含SLS的牙膏虽然泡沫少,清洁效果却不差。我建议特别是口腔敏感或经常长溃疡的朋友,可以尝试选择无SLS的温和型牙膏。

第二类值得警惕的是含有三氯生的牙膏。三氯生曾是广受欢迎的抗菌成分,被添加到许多口腔护理产品中。它能有效杀灭口腔中的细菌,降低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发生率。

听起来挺好是吧?可问题是,研究发现三氯生可能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还有动物实验表明它可能增加肝癌风险。更要命的是,它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对水生生物有毒性。

所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早在2016年就禁止在抗菌肥皂中使用三氯生,而欧盟也限制其在个人护理产品中的使用含量。

你或许会问:既然这么多问题,为啥国内还有牙膏含三氯生?这是因为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实验,对人体的实际危害程度还存在争议。但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我个人建议能不用就不用,毕竟现在已经有很多安全有效的替代成分了。

第三类需要注意的是含有二氧化钛的牙膏。二氧化钛主要用作白色色素,让牙膏看起来洁白亮丽,增强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它在食品、化妆品和药品中广泛使用,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安全的。

可是近几年,二氧化钛安全性备受质疑。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在2021年发布报告,认为二氧化钛作为食品添加剂不能再被视为安全的,因为无法排除其基因毒性。虽然通过牙膏接触的二氧化钛大部分会被吐出,但小部分可能被吞咽或通过口腔黏膜吸收。

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毕竟我们不是天天吃牙膏,但刷牙时难免会有少量牙膏被吞咽。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他们更容易吞咽牙膏,所以儿童牙膏更应该注意这方面的安全性。

除了以上三类成分,还有些牙膏添加香精、色素等化学物质,虽然不直接致癌,但长期使用也可能增加口腔敏感或过敏风险。人工甜味剂如糖精钠也饱受争议,尽管目前证据不足以确定其致癌性,但谨慎选择总没错。

说了这么多问题,你可能有点担心了。别急,我给大家几个选购牙膏的实用建议:看成分表。尽量选择成分简单、添加物少的牙膏。特别是对有口腔敏感问题的人,更应该选择无SLS、无香精的温和型牙膏。

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如果你没有特殊口腔问题,普通含氟牙膏就足够了。氟化物是公认的安全有效预防龋齿的成分,千万别因噎废食。对于有牙龈问题的人,可以选择含有抗炎成分如藻酸盐的牙膏,而不必非选含三氯生的。

儿童牙膏要格外注意。儿童更容易吞咽牙膏,应选择专门的儿童牙膏,成分更安全,氟含量也适合儿童。

不要被广告宣传误导。有些牙膏打着"纯天然"、"零添加"的旗号,实际上并不意味着完全安全或更有效。关键还是要看具体成分。

说到底,牙膏只是口腔健康的辅助工具,正确的刷牙方法和定期口腔检查才是保持口腔健康的关键。无论使用什么牙膏,都应该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使用牙线或牙间刷清洁牙缝,并定期去医院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

总的看来,虽然某些牙膏成分存在潜在风险,但也不必过度恐慌。科学选择、合理使用才是明智之举。目前市面上已有许多不含上述争议成分的牙膏可供选择,价格也不会贵很多。如果你特别关注这方面,可以多花点时间研究一下成分表,选择更安全的产品。

健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希望大家都能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和清新的口气!毕竟,灿烂的笑容是我们面对世界最好的名片,也是健康的重要标志。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章开头已标注文献来源。本文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寻求线下医师帮助。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