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迁今若在
编辑|史迁今若在
我国抗日战争持续了十四年,大大小小发生了许多场战争,其中长沙会战就持续了三年的时间,三年的时间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殊死抵抗。
这是我国与日本在正常战场上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不仅仅是守住了长沙城,而且沉痛地打击了侵华日军,粉碎了日本消灭中国军队主力的战略目标。
日军调集 四十万精兵良将攻打了将近三年的时间都没有攻下的长沙城,被称为“中国最难攻克的城市”。
长沙会战的情况究竟有多么惨烈?长沙为何成为最难攻克的城市?

长沙会战又被称为长沙保卫战,在三年的时间里,侵华日军一共发起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但是都被我国抵挡回去了。
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之前,日本关东军被苏联军队打得节节败退,军队士气锐减,日本为了重振军队的士气,便将目标放在了大举进攻中国。
一来是为了重振自己的士气,二来是为了进一步打击中国军队的抗战意志,侵华日军集结长沙周围多处的军队,企图在最短的时间里将中国第九战区主力全部歼灭。

除了打击我国军队士气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湖南是我国著名的粮仓,是国民党粮食以及军备物资重要供给基地之一。
若是将长沙攻下相当于扼制住了我国军队的“喉咙”,在第九战区判断侵华日军将对长沙开始行动的时候,便开始制定相关战略。
在当地民众的帮助之下,大部分公路以及铁路被拆毁,导致侵华日军大量重型军备武器无法前进,迫使日军调整行军战略,为我国军队提供了更多的时间进行部署。

原本侵华日军制定的战略是围城堡多次进行围攻,可是在他们每次接近目标的时候,长沙城内的战士便开始向他们发起猛烈的攻势,使侵华日军一档都无法接近。
最终日军调整战略,想要逐一突破,并且调来精兵良将,可是无论从哪一个地区突破都被我军的游击战术遏制。

就这样长沙会战打了三年,日军在里面一共投入了四十万的精兵强将,一点好处都没有得到,反而是节节败退。
日军在战场上十分注重战死的士兵,而在这次战争中,他们只好匆匆就地掩埋,根本没有机会带回去。

长沙的地理位置为我军战士抵抗提供了天然的优势,长沙平原的面积只占据整个面积的17%左右,其他大都是岗地、丘陵、山地等地形。
东部的湘江、北边的湖泊、西部以及南部的山地将长沙彻底地围住,形成了一座天然的堡垒,易守难攻。
而且这种地形让侵华日军在平原地区大量投入使用的重型大规模机械化作战武器简直是寸步难行,他们只能使用正常的武器进行攻击。

除了天然的地理优势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当时我军战士的排兵部署,民众和士兵在侵华日军想要攻打长沙之前,便将周围的一切交通路线损毁了,大大地拖延了日军进攻的步伐。
在城外我军设立了多重防线,雷区、地道、壕沟应有尽有,就算是水域沿岸也设下了重重屏障。
其次在城中采用街巷作战的方式,每条街每条巷子都进行了严密的部署,不给侵华日军一点可乘之机。

除此之外,城中民众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战争持续三年相当于我军战士也很难出去采买物资,日常的生活所需大都是民众提供的。
不仅仅是做好战后保障,许多民众积极上战场,当时湖南省一共2000万人口,投军参军的人数达到了210万人。
地理优势加上正确的战略部署以及民众的支持、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决心,使长沙城成为一个“易守难攻的铁桶”,粉碎了侵华日军“以战迫降”的战略目标。

根据统计,持续了三年的长沙会战,我国牺牲、受伤、失踪的战士人数达到了93944人,在他们的殊死抵抗中一共歼灭敌军11万余人。
长沙会战被称为十大战役之一,它爆发在抗战相持阶段,随着日本军队战线的拉长,资源不足等各种情况开始出现,给我国军队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敌后战场逐渐转变成为主要战场。

长沙会战能取得胜利除了和长沙的地形有关之外,也离不开战士们的英勇奋战,战争期间负责指挥的薛岳因为“三战三捷”,被称为“战神”,在他的指挥下给予侵华日军沉痛的打击。
他们再一次让侵华日军看到我国必胜的决心,也让世界各国看到我国面对侵略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才是我们真正可亲可敬的精神象征!
信息来源:
[1] 陈光文.家国难 铁血扛——长沙保卫战[J].知识就是力量, 2021(10):4.DOI:10.3969/j.issn.0529-150X.2021.10.025.
《长沙会战纪念碑:记述抗战相持阶段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光明网
长沙会战——百度百科
《长沙会战胜利不易——湘军抗战老兵及后人忆峥嵘岁月》——环球网
《长沙会战指挥“战神”薛岳抗战中共歼灭多少日军》——新浪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