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降压”方,别人藏着不说,我来告诉你,只发一次,存好了

心血张大大说 2025-03-28 13:07:24

在诊室中,我经常碰到两类高血压患者:

一类是过度紧张型,一旦知晓血压升高,便如临大敌,频繁测量血压,大把吞服降压药以求心理上的安慰;

一类是过于大意型,总以身体没有明显不适为借口,依旧保持不良生活习惯,直至出现头痛、头晕等严重躯体症状才匆忙就医。

这两种对待高血压的态度,都不利于病情的有效控制。

就拿上个月接诊的赵先生来说,他45岁,体态偏胖。拿着体检报告来诊室时,一脸愁容。赵先生自述近段时间常感觉头晕目眩,尤其是在劳累后更为明显,偶尔还伴有心慌、失眠。

他忐忑地问我:“主任,我这高血压还能治好吗?是不是要吃一辈子药啊?”

我让他先别着急,慢慢说。为他切脉时,发现脉象弦滑有力,观察其舌质红,舌苔黄腻。结合他的症状,初步判断为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经进一步询问得知,赵先生在一家企业担任管理职务,工作压力极大,应酬频繁,经常熬夜,饮食上也偏爱肥甘厚味。

这些不良生活方式长期积累,导致他体内阴阳失衡,肝阳上亢,从而引发高血压,于是开方:

益母草—活血利水;

黄芩、栀子—清热泻火,清肝热;

石决明—重镇潜阳,辅助平肝之力;

夜交藤、茯神—宁心安神,改善睡眠;

杜仲、牛膝、桑寄生—补肝肾,以治本;

天麻、钩藤—平肝熄风,为治疗肝阳上亢的常用药对;

赵先生服用药后,头晕症状减轻,睡眠质量也有所改善。他看到治疗有了效果,便更有信心坚持服药。继续用药一个疗程后,再次测量血压,数值明显下降,心慌、失眠等症状也基本消失。

中医认为:

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痰湿内生,上扰清窍,也可引发眩晕;

劳伤过度,伤及肝肾,导致肝肾阴虚,肝阳偏亢,同样会引起血压升高;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阳上亢;

因此在治疗高血压时,中医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以及脏腑功能,来达到平稳降压的目的。



0 阅读:140
评论列表
  • 哇.中医好历害的存好了。药決定能不能治病。药量更是決定病好的快慢。但中医连決定病好的快慢這么重要的因素都说不出來自己如何定药量还在说能治病。 现在把问题拿出來。中医回答不了恼羞成怒 只能说些什么汉奸、造谣、日本人.收钱、帮外国人、黑中医、为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找存在合理理由之类。來安慰中医那顆脆弱的玻璃心(比如小和尚、andy、中医是道西医是刀、梦幻、用户13xxx92、雪尘、390155483、用户70xxx16、依然像昨天、阳光の微笑、渔樵泛歌我不会、流水无声、wQ)。 中医己经做啦5000年的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己经上瘾啦 认为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才叫医者父母心。中医还想把这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医者父母心再传承5000年. (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