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博物馆文翰街馆:馆藏丰富环境优美一天很难逛完

前场小飞刀 2023-10-26 15:31:56

比起我去过的河南省博物院,郑州市博物馆文翰街馆,我反而感觉他更值得花点时间多转转。这个馆内的文物馆藏比较丰富,最重要的是他把郑州的发展脉络介绍的相当清楚,把郑州的历史沿革以及人文特点也都通过考古发掘后的具体实物去做了印证。

地理位置及交通方式

郑州市博物馆文翰街馆位于郑州西南四环以内,紧邻奥体中心。这片区域内还有郑州市美术馆、郑州市大剧院等多个地标性建筑。

如果开车过来,当前郑州市博物馆没有正规停车位,但可以停在南门,也可以停在奥体中心P2停车场,入口位置在长椿南路和丹水大道交叉口的西北角,这个停车场相当大,关键是停车免费。

如果乘坐交通工具,则可以乘坐地铁6号线,出F口往东直行300米就可到达博物馆的南门。

预约及入馆

关注郑州市博物馆公众号,点击门票预约后,选择文翰街馆进行门票预约。这个馆厅2021年才开馆,馆内的设限很新,加上馆又很大,所以当前预约起来并不费事。需要注意的是,同一个身份证号,出馆再进行参观还需要再次预约,每天支持预约两次。

入馆的时候,在安检的位置不支持携带打火机入内,而且饮酒后不支持入馆,手机自拍杆和专业相机设备也不支持(不过看安检小姐姐的情况)带入馆内。预约后在闸机位置扫描预约二维码就可以入馆参观,不需要携带身份证。另外,一层大厅内,提供了免费寄存的行李柜,方便了携带比较多随身物品的游客。

游览路线——一层的两个展厅

一层的展馆,当前只开放了两个展厅。第一个就是位于大厅西北侧的妙相艺境展厅,和位于大厅正中心的临时展厅。

妙相艺境主要展示了大海寺出土的佛家造像文物,这些出土的文物主要集中在北魏、隋唐、北宋这几个历史时期,其中以唐代的佛家造像最为精美。

无论是壁龛中或保存完好或遭到了破坏的佛头,还是在展厅区域露天摆放的佛身,你会惊叹于古人的雕刻技法如此的高超。

看着这些上千年历史的佛像,你会有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好像它们的微笑这么真实而丰富,你可能会激发出与他们对话的冲动。

而临时展厅则会经常变换展出的内容,我去的那几次,正好在展出来自山东潍坊博物馆的板画。这些主题丰富,造型可爱又极具中国传统的板画,一眼就让你回到了过年的时候,尤其是几十年前的中国广袤的农村地区,这些板画影响深远。

游览路线——二层是核心展厅

二层共有四个展厅,也是这个博物馆最核心的展厅。中心区域的两个展厅的主题为天地之中的展区,这个区域主打郑州的文化历史发展严格,讲述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到现在的文化发展脉络。

而另外一个展厅则是创世王都,这个展厅主打实物展出,从旧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所有的重大考古发现及出土的文物,这个展厅里展示的最多。

如果有兴趣的,可以在这个展厅下点功夫,而且这个展厅每天也有固定的免费导游讲解。我有一次就碰上了一位说一口京味普通话的小姐姐,倍儿感亲切。

这个展厅中有多个镇馆之宝,比如青釉瓷尊、商代青铜方鼎、九鼎八簋等都集中在这个展区。

游览路线——三层的多个专题展

三层的多个主题展厅中,人气最高的就是“翰墨双壁”,这个展厅设计的美轮美奂,很多年轻人愿意在这儿打卡留念。这个厅中主要有两组展品,一组是苏轼用三种书体书写的醉翁亭记刻石,另外一组就是为纪念自己死去的白鹤而做的祭文《瘗鹤铭》刻石。

这两组刻石,在书法造诣上都很高。欧阳修的这组书法刻石,根据展厅内的介绍,是明隆庆五年(1571年)秋刘巡邀请文彭、无应祈为文双钩勒石,立于鄢陵县刘氏家祠内。原件墨迹,其时为高拱所得,不久又为张居正所有,张氏散败后遂不知去向。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高拱的侄曾孙高有闻原刻磨损不清,出其家藏柘本重新刻石,立于新郑高氏祠堂。刻石手技精巧较之原作毫不逊色。鄢陵原石刻已全部失散,新郑石刻于1959年移置郑州市博物馆,建立长廊,妥善保存。

《瘗鹤铭并序》刻石共有25块,现存23块。第一块记石刻主人的斋名,第二块为隶书的「心画」二字,其后记刻石名称、撰者,鹤的年岁、埋葬的情形和铭文等。

而另外的几个主题展厅中的《客家根亲》,能完整了解到客家人的南迁路径和时间。

《千年中医》展厅,则能了解数千年来中医的文化传承和博大精深。

《汉砖意韵》展厅,则能全面了解两汉时期鼎盛的墓葬文化。

《土火造诣》展厅,则能了解远古到明清的制陶和瓷器工艺。

游览路线——四层的两个专题展

博物馆四层当前只开放了两个展厅,分别是《锦绣云霞》和《豫声豫调》。在锦绣云霞展厅的出口处,有个AI试衣拍照的功能,这个门口经常很多家长带着小朋友在这儿玩,很有创意。

豫剧作为中原地区流传甚广的一个剧种,从《豫声豫调》展厅里,可以找到这个剧种的发展脉络,更能看到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注明的豫剧大师常香玉唱戏捐飞机的事情。

郑州市博物馆的一层大厅入口处,有两个机器人,可以跟游客进行互动,而展厅中还有多处使用了裸眼3D成像技术,让游客沉浸感更强。我想,用高科技的手段还原郑州过往古老的历史,还原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发展脉络,传承我们优秀的文化,是科技助力博物馆提升的一大趋势和亮点。

0 阅读:16

前场小飞刀

简介:足球、音乐和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