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六届城市防洪排涝国际论坛-会议通知

互联网会议跑场指南 2023-05-10 10:26:03

迈入新时期,城市化进程加速伴随的灾害防治、水资源利用仍然是突出的发展挑战。城市排水防涝系统是暴雨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与健康、社会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202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联合发布《“十四五”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行动计划》,“重排查、补短板、强规划、增韧性”,充分显示出国家对城市内涝问题的重视程度以及进一步开展内涝治理工作的紧迫性。

为进一步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和防灾减灾救灾水平,组委会定于2023年10月17日-18日举办“第六届城市防洪排涝国际论坛”。论坛将围绕城市防洪排涝领域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方法,结合“防洪排涝体系规划建设、智慧监测与预警预报、智慧水务、水生态保护、海绵城市建设、韧性城市建设”等内容展开多学科、多角度深入探讨,分析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挑战,通过多样性的治水方略,科学系统提高防洪排涝标准,提升防洪工程等级,推动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构建人与水和谐共处、水与城和谐相应、城与人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图景。

一、时间及地点

时间:2023年10月16日-18日

地点:武汉

二、会议主题

低碳韧性·“智”水有方

三、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国际水协会(IWA)

主办单位: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

承办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闻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业委员会

上海市排水行业协会

上海市供水行业协会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雨洪管理与海绵城市专业委员会

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智慧运维专业委员会

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

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智慧环境与水务专委会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城市水循环与海绵城市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河海大学

隧道股份·上海城建集团

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中建三局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城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城建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支持媒体:

《中国市政工程》、《中国防汛抗旱》、《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水利学报》、《特种结构》、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cotechnology等。

四、大会组委会

名誉主席:易军

大会主席:任南琪

执行主席:王爱杰

副主席:高战军周文波章林伟

顾问委员会:

丁一汇王浩张建云侯立安曲久辉缪昌文王超

郭仁忠钮新强夏军王复明邓铭江吴志强李华军

徐祖信唐洪武Ian Cluckie(英)Slobodan P. Simonovic(加)

学术委员会:

主任:张韵张辰程晓陶侯玉杰

副主任:唐建国徐宗学王辉刘炳义

委员(按姓氏音序排列):

车伍陈洋波戴振宇丁敏段青云冯明谦高伟龚道孝

郭祺忠顾佳宏黄瑾黄鸥蒋玖璐李明安李俊奇李艺

刘桂生刘金平刘书明刘昌军吕娟卢松马洪涛马京津

宁佐利钱静邱顺添尚春明佘年束昱滕丽王爱杰

王广华王银堂王涛吴小明谢映霞辛玮光熊正元徐国强

严飞杨涛杨红卫杨向平余钟波张胜雷赵江赵国志

赵敏华郑能师郑兴灿周琪周骅朱浩川朱闻博

Chris Zevenbergen(荷)Enda O’Connell(英)Henrik S. Olsen(丹)

Mark Van Loosdrecht(荷)Ong Choon Nam(新)Roger Falconer(英)

组织委员会:

主任:张松包雪松闵红平

副主任:胡佳萍刘书明程浩毅汪小东鲁春辉

委员(按姓氏音序排列):

程烨高守有韩昆蒋明金君良李晨梁志勇穆睿

彭崇梅司书鹏陶彧汤丁丁王海峰远野张诚

秘书长:邓艳

秘书处:孙志勇周绮雯司志荣管婷婷王翠敏程飞跃李安

郁子涵

五、日程安排

六、特邀嘉宾(部分)

任南琪,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张建云,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丁一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研究员

侯立安,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工程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教授

曲久辉,中国工程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特聘教授、环境工程专家

王 超,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水资源保护专家

郭仁忠,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地理信息工程专家、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

夏军,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水安全研究院院长

王复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山大学/郑州大学教授

吴志强,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工程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

徐祖信,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

唐洪武,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党委书记

Ian Cluckie,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Enda O’Connell,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Slobodan P. Simonovic,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减灾研究所主任、教授

Roger Falconer,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卡迪夫大学工程学院终身教授

七、会议内容

(一)学术交流

本届论坛将通过高质量的学术报告、前沿科学问题研讨、优秀论文征集、创新成果展示、工程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开展交流,主要研讨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全球气候变化与城市化的协同影响;

2.城市防洪排涝体系规划建设;

3.城市洪涝灾害防治与韧性城市建设;

4.海绵城市建设与案例分析;

5.城市防洪排涝信息化建设;

6.城市智慧水务系统建设;

7.智慧防汛系统中的关键科学技术;

8.城市防洪应急预警与智慧管理;

9.城市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10.河湖生态修复与黑臭水体整治;

11.城市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12.国际防涝排涝规划及水治理经验。

(二)论文征集

论坛将广泛征集近年来未在国内外刊物或论文集上发表过的有关城市防洪排涝总体规划、先进理念与技术、重大项目工程建设、智慧监测与预警预报、智慧水务、水生态保护、海绵城市建设、韧性城市建设等内容。经论文编委会审评后择优收录在《第六届城市防洪排涝国际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可推荐至相关合作期刊。

(三)交流展示

会议期间将设立展示区域,围绕城市防洪排涝领域规划建设成果,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先进检测和监测预警系统,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防灾减灾救灾相关材料与设备仪器以及灾后保障等进行展示与交流。

(四)同期活动

会议同期举办IWA国际会议“第五届城市水科学论坛”,本届论坛拟安排15场特邀报告,重点围绕5个议题展开研讨:

1.从水源到水龙头的高品质水处理策略;

2.城市内河生态风险识别与生物多样性重构;

3.海绵多层级大系统构建与功能评估;

4.污水厂碳足迹核算与低碳处理技术;

5.基于“AI+大数据”的城市水系统创新发展。

0 阅读:6

互联网会议跑场指南

简介:互联网行业内权威专业会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