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毛泽东上井冈山的决策,如何改写中国历史?

农村闲人二零一八 2024-08-27 17:47:03

在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件特殊的文物。它不是武器、不是书籍,也不是照片,而是一个普通的小木箱。

这个小木箱是毛主席上井冈山前,在湖南桂东县沙田镇留下的。1928年3月30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来到桂东沙田,将前委与军委分开,组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党委会,何挺颖为书记,陈宛任组织科长,张子清为宣传科长,何长工为士兵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还在这里颁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并首次提出军队要负担起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和做群众工作三项任务。

“当时红军的经费很紧张,毛泽东同志就带头节省每一分钱。”据当地老人们介绍,毛泽东在沙田期间,睡的是一张破旧的竹床,盖的是一条旧毯子。他身边的警卫员看不下去,找来木匠给毛泽东制作了一张新木板床,但毛泽东坚决不同意换床,说:“这张竹床虽然旧了些,但是还可以用,换什么!”

直到离开沙田,毛泽东也没有换下那张旧竹床。后来,这张竹床被当地的一位老乡保存了下来,作为历史的见证永久珍藏。

“这张竹床是毛主席艰苦朴素精神的象征。”讲解员动情地说,“毛主席一生都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他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自己却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

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红军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不仅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照顾,而且在战斗中也相互支持、相互鼓舞。正是这种精神力量,使红军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斗志和高昂的士气。

“红军是工农的军队,也可以说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指出:“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红军的打仗,不是单纯地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并帮助群众建设革命政权才去打仗的,离了对群众的宣传、组织、武装和建设革命政权等项目标,就是失去了打仗的意义,也就是失去了红军存在的意义。”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军队建设的重要思想和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支部建在连上”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支部建在连上”是指在连队中设立党支部或党小组,负责领导连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建设。这一制度的确立,使党的工作深入到了基层连队的每一个角落,极大地提高了红军的战斗力和政治觉悟。

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则是规范红军行为的重要准则。其中“三大纪律”指的是“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六项注意”则包括“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这些规定既体现了红军的严明纪律性,又彰显了其亲民爱民的本质。

正是有了这些制度的保障和约束,红军才能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不断壮大和发展。据统计,到1928年底,红军已经发展到近万人的规模,成为一支具有强大影响力的革命武装力量。

如今,站在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展厅里,看着那些珍贵的文物和照片,我们不禁为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所震撼。同时,我们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和他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井冈山精神。

这种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