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秋晚游沈阳】创新杂技剧的本体语汇凸显新疆元素的地域风情:《天山雪》:讲好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沈阳晚报 2024-09-02 13:35:17

一场“天山雪”,满满援疆情。

8月30日、31日晚,上海杂技团创排的杂技剧《天山雪》,作为“中国杂技艺术创新工程”2024年度重点扶持作品参加第十二届全国杂技展演,在沈阳赢得了空前的好评,其宏大的叙事、非凡的技艺、精湛的表演、满满的援疆情,让来自全国的专家和观众拍手称赞。

杂技剧《天山雪》是首部以援疆、文化润疆为现实主义题材创排而成的杂技剧,上海杂技团团长、上海市马戏学校校长梁弘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技与艺的创新表达让讲述中国故事变得更精彩。

用杂技剧讲“文化润疆”的故事

“生而为鹰,逆风飞翔”,这是杂技剧《天山雪》给观众直击心灵的震撼。

从上海都市到天山雪地,从弄堂小巷到棉田麦浪,瑰丽的龟兹壁画、火热的开垦戍边场景、日复一日的技艺苦练、艰苦卓绝的印巴公路修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串联起一幅跨越70多年的援疆、文化润疆的历史长卷。《天山雪》的故事围绕沪疆两地杂技人创排新节目、参加国际比赛展开。以杂技教练王雪峰的回忆,串联起沪疆两地、三代人共同建设新疆、发展新疆的历程,用杂技语言讲述沪疆两地人民深情厚谊、携手奋进的故事。

梁弘钧告诉记者,《天山雪》历时3年创作,集结了上海杂技团、上海市马戏学校、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英吉沙县阿迪力达瓦孜艺术传承中心、泽普县歌舞团5家演出团体的演员共同参与演出,这样的演出阵容同样是民族融合最好的见证。2010年,上海市马戏学校开设了新疆班,专门培养数十名来自新疆的杂技学员。这次演出,有11名从上海市马戏学校毕业的新疆班演员,重回“母校”参与演出,在舞台上交出自己的“答卷”。

在技与艺的融合中实现创新表达

草帽、空竹和蹬鼓,演绎出剧中棉花田里的播种和劳动场景;吊环顶技,则幻化为如诗如幻的壁画飞天……《天山雪》将戏剧、舞蹈、魔术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极大提升了杂技的综合舞台艺术表演力和感染力。

梁弘钧说,剧中的杂技技巧完全是为剧情服务,而不是跳出剧情来迁就杂技技巧,实现了杂技剧从以技巧见长的杂技表演,到抒情达意、讲述故事的新突破,延伸了杂技的表演方式。

剧中许多动作和技巧都是为剧目量身定制的。例如立绳技术是剧目创新的一大亮点,其在展现中巴友谊公路修建场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传统的一根立绳设计成了绳梯,加大了表演的难度;空中飞人表演,开创了全国范围内首次在镜框式舞台中表演此项节目的先河;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新疆达瓦孜艺术首次进入镜框式舞台表演,剧中演员们手持6米长的平衡杆,扛着筑路物资在寓意山路的钢丝上艰难前行。在“友谊路”这一幕中,雪崩场景的全方位、沉浸式4D体验,让观众不仅能够感受到雪崩带来的冲击感和窒息感,还能通过温度和风速的变化,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沉浸感,实现杂技艺术与当代审美和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

在不断打磨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在创作过程中,《天山雪》始终秉持着精进创新、不断打磨的精神。无论是剧本的完善、人物表演的提升,还是舞美效果的精雕细琢,剧组都力求做到极致。

梁弘钧说,在人物表演上,无论是主要角色还是次要角色,都被要求在表演中完全融入情境,真实地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这种对表演细节的高度关注,使得整部剧在情感表达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例如剧中的主要角色王雪峰的塑造,在“男儿梦”这一幕时,通过时间轴的巧妙设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剧情闭环,生动地展现了他从一个“疆二代”成长为一名杂技教练的内心变化和成长历程,将他“生而为鹰,逆风飞翔”的蜕变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角色更为立体和丰满。

在舞台效果上,“丝绸路”一幕中原来使用的莲花灯是已经盛开的状态。而在这次的修改中,伴随着演员们的翩翩舞姿,晶莹的莲花层层绽放,配合多媒体影像和灯光形成现实与虚幻交织的奇妙景象。

此外,加强了“雪”这一主题在全剧的贯穿作用,从具象到写意,剧中的雪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再现,更是人物情感的表达和升华。通过对雪的巧妙运用,成功地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情感的世界,雪既是对故土的思念,也是对亲人的怀念,使得整部剧在舞台呈现、人物情感与剧目主题上达到了统一。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盖云飞

主任摄影记者 李浩

编辑 李丹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