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初二晚11点半,《热辣滚烫》实时票房8.03亿,《飞驰人生2》7.60亿。
在贾玲霸屏热搜的情况下,票房还能咬得这么紧,可见《飞驰人生2》是真的有实力。
微博开分8.2,超越了《热辣滚烫》的7.8,《第二十条》的8.0,以及《红毯先生》的7.0。
作为亲自去电影院看过电影的人,客观分析下我对《飞驰人生》的看法。
首先导演韩寒真的很热爱赛车,这部电影能出第二部本就出乎意料,还能超越第一部更是难得。
韩寒不仅懂赛车,也懂赛场上的潜规则,行业背后的黑暗在电影的后半段体现得淋漓尽致。
接着说说剧情。《飞驰人生2》是一部燃爽轻喜剧,前面1小时20分钟笑点密集,后40分钟全程高燃。
电影含腾量满满,有沈腾的剧就少不了笑点,沈腾的发挥也比第一部稳了很多。
比起很多电影教育我们“努力就会有希望”,《飞驰人生2》则直接否定了。
续集故事开始于巴音布鲁克之战过后五年,张驰因那次比赛车毁人伤,从而消沉。
遗失了“铅封”,即便刷新了拉力赛的记录,成绩也不被官方认可。
五年来他浑浑噩噩,沦为了落魄的驾校教练,从过去的“只是不想输”变成了现在的“只想输得体面一点”。
实际上,组委会早就找到了张弛遗失的的“铅封”,也知道张弛的成绩不应该被作废。
可他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反而劝张弛事情过去了,别太较真。
张弛忍着泪水怒吼:“不是过去了,是接受了。”
“我们尊重规则,但是得公平!”
不是努力就一定有成果,在不公平的规则下,再大的努力也是徒劳。
没有一个看电影的观众不被这句话触动,普通人在社会上想要出人头地太难了。
有学历、有能力、有经验不代表你混得好,相反某些有钱有权有势的人,他们出现一秒,抵得过你努力半生。
历小海:“我想要的从来就不是一辆车,而是一个能上巴音布鲁克的机会。”
说好了发车就退赛,张弛不甘心,这是最后一届比赛,错过了这次,以后他想证明自己就没有机会了。
网络上充斥着他的恶评,打开电视也是关于他的丑闻报道,所有人都误会他,只有他知道自己的清白。
在巴音布鲁克赛道上,光刻时代的车队故意阻拦,赛事组委会不管,你能怎么办?
普通人即使已经非常努力了,可还是轻易就败给了潜规则。
赛事组委会忽视你,竞品车队算计你,在资本收割一切的规则下,普通人的利益注定是要被牺牲的。
好不容易甩掉了竞品车队,前方又遇到了恶劣天气,天空下起了冰雹。
在几乎看不到路况的情况下,水温太低,发动机润滑不够,随时可能爆缸。
车开到一半,退出,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不退出,有可能出现重大事故。
在几乎绝望的情况下,张弛看到了上一次他赛车的痕迹,当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融为一体时,热血被燃起。
张弛:“努力过无数次,机会只会出现在其中一两次。”
社会不公平,你想要证明自己,不是靠别人给你做主,而是自己靠实力换得。
最终张弛冲破了重重障碍到达了终点。在被竞品车队耽误许久的情况下,比上一次的自己还快了0.01秒。
电影终究是造梦的,主角可以拥有完满的Happy Ending,但现实中更多的普通人不可能。
为了人生赛场上的每一次公平,我们都要拼尽全力,要用尽所有努力才能换来一点点的话语权。
一个曾经辉煌过的中年男人,岁月已经逝去,追梦也有心无力,乍看之下有点矫情,可这不就是现实中的我们吗?
比赛前,张弛驾车翻车,他被困在车里出不去,把本就窘迫的他逼到绝望大哭。
被厉小海救出后极力掩饰自己的尴尬。人就是这样,自己再难,在外人面前也要维护那一点该死的自尊。
丢弃了梦想,生活也一地鸡毛,如果连自尊都没了,那人生还有前进的意义吗?
给像我们一样普通的成年人留点面子,再努力一下,也许就像张弛那样成功了。
电影没有过度煽情,也没有太多教育,该笑的时候笑,该燃的时候燃,尺度把握得刚刚好。
赛车的主题和我们的生活看似有些割裂,导致有些人戴着有色眼镜看,其实大可不必。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热爱的东西,全力追梦去创造奇迹就对了。
如果你实在看不懂,就把它当作一部纯喜剧电影,无论哪个角度去看,都会发现惊喜。
这辈子再也不会看沈腾韩寒的片子,吃亏上当就一次
看到张驰找到铅封,禁不住想起当年高考数学的最后那道大题,这是我的个人铅封。一直想查一下,因为98年有道数学大题我用另外一种方法做出来了,批卷老师肯定判我错了,因为大概一两年后有老师把我这种做法发到期刊上了。如果不错判,我数学应该接近满分。机会出现在绝望之处,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和张驰一样,这么多年过去,人生轨迹已经改变,既回不去,也不想追究什么,只是想再亲眼证明自己一下。
普通人要赢得拿命去博。
看了一半就出来了,实在是没意思,缝纫机乐队的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