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配角”陈裕德:患癌离世27年,他的妻子和儿女后来怎样了?

高总论古今 2025-02-07 14:12:19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都很难

"人走了但笑声还在!"这句话用在陈裕德身上再合适不过。

谁能想到这位两获"百花奖"最佳男配角的实力派演员,生前住在一个仅有30平米的破旧楼房里,还把90%的片酬上交给话剧团。

1996年5月3日凌晨1点,他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执着悄然离世。

27年过去了他塑造的"田福"和"柳铁旦"依然让人忍俊不禁,而他的妻儿却依旧保持着当年的朴实本色。

这个一生甘当配角的演员,究竟留下了怎样的人生传奇?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那么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对陈裕德来说家住青年礼堂对面就是他的命运馈赠。

那时候的西安还保留着古城特有的韵味,而青年礼堂就是这座城市最热闹的文化地标。

小陈裕德仗着住得近,没少偷溜进礼堂,躲在角落里看西北文工团演出。

《白毛女》《刘胡兰》《穷人恨》这些经典剧目,就这样一幕幕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扎了根。

说来也巧检票员们渐渐认出了这个天天来"打游击"的小男孩,竟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他免票入场。

回到家后的小陈裕德,那叫一个兴奋床单变戏服,弟弟妹妹变观众,整个房间秒变剧场。

在西安十中读书时,这股戏瘾可算是派上了用场。

话剧《雷雨》里的"鲁贵",被他演活了一个市侩势利的老管家,愣是在校园里火得一塌糊涂。

可是呢父母却觉得演员这碗饭"太飘",打死不同意儿子追梦。

但热爱是藏不住的,陈裕德偷偷报考了上海戏剧学院,还真给他考上了!

这里有个小插曲特别有意思,主考老师当时的点评简直绝了:"这孩子的五官,单独看都不咋地,但是凑一块儿居然有味道了!"

上戏的求学时光,让这个来自西安的男孩彻底放飞了演技。

老师罗森都说他是"不可多得的喜剧天才",主演的《打豆腐》《三月三》直接成了学校的教材。

1962年陈裕德告别上海,加入了河南省话剧团。

初来乍到就接到了《龙马精神》里"留根"的角色,这个戴玻璃檐帽、穿"二层楼"衣服的角色,一出场就把观众逗得前仰后合。

特别是相亲那场戏,他那个扭扭捏捏、抠着门缝往里看的样子,简直把害羞男青年的形象演到了极致。

即便是后来遇到特殊年代,演艺事业被迫按下暂停键,但他对表演的热爱从未熄灭。

这期间他还收获了自己的爱情,1968年与郑州晶体管厂的质检员许玉珍喜结良缘,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

1978年就像春天里的第一缕阳光,让陈裕德的演艺事业迎来了开挂模式。

这一年他先后主演了《瞧这一家子》《当代人》《哑姑》等作品,让观众直呼:"这不是我们身边的人吗?"

但要说最让人拍案叫绝的,还得是1983年的《咱们的牛百岁》。

为了演活"田福"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懒汉角色,陈裕德也是拼了。

你敢信?他专门跑到山东烟台农村,跟着庄稼汉子一起下地干活,就为了找到角色的感觉。

每天开工前化妆师都要往他脸上、身上狠狠地抹一包锅底灰,那叫一个"灰头土脸"。

最苦的是剧组住的招待所连热水都没有,大冬天的就用冷水洗澡,第二天继续"涂黑"。

但陈裕德从不叫苦,反而说这样才能体会到角色的真实感。

这份认真和执着,终于在1986年收获了甜蜜的果实。

他在《咱们的退伍兵》中饰演的"柳铁旦",穿着无袖中山装,露着红色秋裤把一个市井小人物演得惟妙惟肖。

这个角色直接帮他拿下了第8届"百花奖"最佳男配角。

1987年的春晚可以说是他演艺生涯的又一个高光时刻。

和王馥荔合演的小品《恩爱夫妻》,光是台词就改了15遍,就为了给观众呈现最完美的效果。

但成名后的陈裕德,却没有一丁点明星架子。

住宾馆时他总是自己打扫房间,从不麻烦别人帮忙打水。

更让人敬佩的是,他把高达90%的片酬都上交给了话剧团,就为了帮团里渡过经济困难。

1991年他凭借《斗鸡》再次获得"百花奖"最佳男配角,被媒体称为"河南怪星""金牌配角"。

虽然戏里演绎过不少"混子"角色,但生活中的陈裕德,却是个认真到"偏执"的人。

他有着一手漂亮的钢笔字,爱看各种书籍充实自己,就连家里那个30平米的小房子,也被他收拾得干干净净。

就在陈裕德的演艺事业如日中天时,命运给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1991年3月医院的诊断结果像晴天霹雳:鼻窦癌。

这个消息让全家人陷入了深深的恐慌,连远在西安的老人和弟妹们都含着泪水赶来郑州。

但陈裕德却表现得异常坚强,在妻子许玉珍的陪伴下,毅然决定前往广州治疗。

手术后的两个月化疗期,简直就是和死神的贴身肉搏。

即便如此1992年7月回到郑州后的他,还是坚持要继续演出。

在濮阳电视台的现场直播中,有一幕让在场所有人都心疼不已。

因为化疗的副作用,他的唾液腺受损,说话困难得要命,必须不停喝水才能继续。

但为了不影响节目效果,他硬是一口水都没喝,把整场表演完美呈现给了观众。

后来他还接演了《华西村的故事》《都市打斗》《洋妞在北京》《莫忘那段情》等作品。

谁能想到这些都成了他留给观众的最后礼物。

1996年4月癌细胞开始疯狂扩散。

躺在病床上的陈裕德,对妻子说了一句让人心碎的话:"我不想再治了,别再拖累你们了。"

这个一辈子都在为别人着想的人,临终前想的还是不给家人添麻烦。

妻子和儿女强忍悲痛,还是把他送进了医院。

但仅仅15天后1996年5月3日凌晨1点,这位让无数观众开怀大笑的演员,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世。

他走的时候就像演戏一样安静,没有一声呻吟没有一句抱怨。

著名影星王馥荔从北京赶来,代表电影局为这位永远的"金牌配角"送别。

这一年陈裕德才56岁。

转眼间陈裕德离开我们已经27个春秋。

这些年里他的妻子许玉珍始终守着两个人的回忆过日子。

别人好心给她说媒,她都笑着婉拒了:"有些回忆,值得用一辈子去珍藏。"

虽然丈夫不在了,但她和婆家的情分却更深了。

常常带着孩子们回西安看望亲人,就连公婆离世时,她也像亲生女儿一样,帮着料理一切。

陈裕德的儿女们,如今在中原大地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

他们没有选择踏入演艺圈,但继承了父亲那份低调和踏实。

提起父亲时他们总是带着几分羞涩说:"他曾经是个演员。"

就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却包含着满满的骄傲和思念。

日子就这么静静地流淌着,那些经典角色"田福""柳铁旦""四圈",早已融入了观众的集体记忆。

有人说陈裕德是最会演"反面角色"的演员。

但生活中的他却是最称职的丈夫、最慈爱的父亲、最孝顺的儿子。

他用27年前的离去,成就了一个"金牌配角"的演艺传奇。

而今天他的家人用27年的坚守,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主角人生"。

其实啊人生哪有什么主角配角,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发热,就是最好的表演。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 阅读:69
评论列表
  • 2025-02-07 17:23

    还我金鞋![呲牙笑]

高总论古今

简介:钭子淳晨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