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小巴黎贝鲁特:一座被外来移民毁掉的金融中心!

史点 2024-12-25 18:04:24

在中东地区,黎巴嫩则是中东地区最具欧洲血统,尤其是法国血统的国家。首都贝鲁特堪称是该区域内世俗化与西方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有“中东小巴黎”的称号。

在上世纪40-70年代,它还是中东的商业与金融中心,游人如织,美女如云。只可惜多年内战,让这座城市失去了往昔风采。

贝鲁特是一座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这里曾发掘出腓尼基人,古希腊人的遗迹。 从地理位置看,它位于地中海东部,黎巴嫩海岸中部一个三角形的小半岛上,傍靠碧波粼粼的吉尔吉斯湾,背依黎巴嫩山脉,建成面积120平方公里。

公元551年,该城大部分地区被一场罕见的地震和海啸摧毁。直到1000多年后,到了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这座城市才逐渐恢复过来。19世纪中后期,善于经商的基督教马龙派,由于其所在的山区内战频繁,纷纷下山来到贝鲁特,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到了二战结束时,贝鲁特成为地中海东岸主要商业和金融中心之一。到70年代中期,贝鲁特已发展成地中海东岸最大的海港城市,中东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

在当时,随着贝鲁特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也迅速增加,1960年为52万,至1975年达70万人。而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有大量巴勒斯坦难民涌入黎巴嫩,使得黎巴嫩基督徒数量不断减少,两个教派之间冲突不断,最终酿成战争。

1975年黎巴嫩内战爆发,贝鲁特的城市人口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急剧增加,到1990年内战结束,贝鲁特人口已达15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近一半。现在,贝鲁特人口在200万左右,增幅相比过去已放缓了不少。

内战还使贝鲁特的人口分布发生了重大变化。内战之前,市内基督教徒和穆斯林混合居住。内战爆发后,基督教徒纷纷迁往东部地区,而穆斯林则向西区集中,东西区之间被一条长5公里,宽2公里的“绿线”分开,这样,一座好端端的城市,从此就分成两部分。

2022年,堆放在贝鲁特海港的2700多吨硝酸铵发生了爆炸,造成200多人死亡,6000多人受伤,30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在30亿美元以上,大量房屋建筑上的玻璃被震碎,影响波及半个城市,堪称是“贝鲁特的切尔诺贝利灾难”。

经过两三年的休养生息,贝鲁特再度焕发了生机,今年接待了200多万名国外游客,给黎巴嫩贡献了五分之一的财政收入。

过去二三十年,随着沙特、卡塔尔、阿联酋等海湾石油国家的崛起。贝鲁特作为中东地区经济中心的地位优势不再。数据显示,2022年,贝鲁特的GDP只有100亿美元,比不过我国四五线城市的经济体量。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很低,每月只有两三千元人民币,尚不如70年代内战前的水平。

对于这样一座多灾多难的城市,目前最好的路子也就是发展旅游产业了,凭借优美的自然景观与丰富的人文古迹,打造成中东的旅游中心,拉带动其他配套产业的发展!

0 阅读:0

史点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