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乃文这个名字,乍一听,你可能觉得有点耳生,但我跟你说啊,他可是娱乐圈里的一颗低调却耀眼的星星,用自己的方式,在人群中悄无声息地发光,那种不急不躁、不争不抢的态度,就像山谷里的清泉,看着不起眼,却总能流淌出细水长流的感动,这几年,他又凭借贺岁档电影《第二十条》,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让观众对他刮目相看,不少人忍不住问,“这哥们儿怎么这么稳?”
在熙熙攘攘、绯闻满天飞的娱乐圈,李乃文简直就是个“异类”,没啥花边新闻,也没那种令人咋舌的大手笔操作,说白了,就是演戏踏实,还特别爱惜羽毛,可别以为这是装出来的人设,人家从小到大就这样,一路走来,靠的是实力,而不是炒作,用网友的话来说,“根本不用搞那些乱七八糟的小动作,因为他的作品自己会说话”
要想了解李乃文为什么是今天这个样子,还得先扒拉扒拉他的成长经历,说起来吧,他妈妈可是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生,从小就在话剧团工作,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耳濡目染最管用!小时候的李乃文经常跟着妈妈跑剧场,对舞台上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小孩子嘛,总是喜欢凑热闹,只不过别人看热闹,他倒是学进去不少,所以幼儿园时他就已经开始登台表演了,那叫一个早熟,比同龄人多出了那么几分成熟和灵气,这也算给日后打下了基础。
到了高中时期,身边有人忙着考试,有人忙着恋爱,而他呢?天天琢磨怎么考上中央戏剧学院,我估计当时连做梦都想着站在舞台上的感觉,不过理想丰满现实骨感,高考那年报考中戏落榜,要换成别人可能直接放弃算了,但偏偏他有股子韧劲,在家人的支持下,自费读起了中戏,说白了就是“不信邪”,非得证明自己行不可。
大学四年的时间过得可真快,为啥呢?因为每一天都太拼命,每一次排练都使劲浑身解数,就连老师们最后见到他,都忍不住竖大拇指,说:“这学生,以后准行!”果然,他后来不仅以优异成绩毕业,更是在校期间积累了一票铁杆朋友,其中朱媛媛还曾爆料过一个笑死人但又挺暖心的小故事,当年大家一起排练时,有位女同学内衣带松开,她正愁该怎么办呢,结果咱们老实巴交的大男孩二话不说帮她系好了,你别多想啊,这事儿纯粹体现出一种质朴和善意,据朱姐回忆,他们全班当场哄堂大笑,还拿这件事开玩笑好多年呢。
当然啦,从校园跨入社会并不是件容易事,上世纪末的时候,北京的话剧市场火热得很,但新人演员嘛,大多数只能干些露脸混脸熟的活儿,好多人认定只要坚持几年肯定能出头,可事实证明,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好运气,比如初期参加的一些重量级话剧项目,由于各种原因接连“夭折”,甚至被媒体冠上“大戏杀手”的称号,当时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可这些挫折并没有击垮他,相反,它成为继续努力的重要动力。
那段时间,无论外界评价如何,李乃文本人在乎的只有两件事情,一个是角色塑造有没有做到最好,再一个则是不忘初心,把握机会锻炼技艺,即便只是几分钟镜头或者一句台词,他都会精雕细琢,不厌其烦地重复试验,有时候周围工作人员都劝他说差不多得了,可谁让人家较真呢,就是这一份倔强,让后来那些与之合作过的人纷纷称赞道:“难怪现在名气越来越响亮,人品摆在那里。”
聊完这些辛苦岁月,我们再瞅瞅如今屏幕前那个游刃有余、谈吐自如的大叔形象,是不是完全无法联想到背后的艰难历程?其实吧,对于李乃文而言,现在这种状态更符合他的生活节奏,没有喧嚣扰民,也没有所谓偶像包袱,要知道很多明星为了保持曝光率,经常去迎合大众口味拍一些五花八门类型片,而他不同,该拒绝的不含糊,坚持认为质量才是一部作品立足市场最核心因素,于是慢慢地形成个人风格——每次出现必属精品。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最近出演的新片《第二十条》中,其饰演角色虽非主角,却因自然流畅表演屡获好评,还有粉丝留言表示:终于明白什么叫“绿叶衬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