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山西官员逛地摊3000元买84张旧纸,意外发现国家机密档案

紫星薇辰说历史 2025-03-29 12:01:08

2005年前后,太原市牛驼寨、双塔、黄陂、阳曲、清徐等七大烈士陵园内,突然来了一个奇怪的老头。

这个老头穿着得体,举止正常,但每天从早到晚都会拿着一瓶水仔细的清洗每一座烈士墓碑。

他的这个举动引起了烈士陵园工作人员的注意,于是专门找到老人了解情况。

可当这些人得知事情的原委后,都觉得有些无语,甚至还有年轻的工作人员表示这个老人就是有病。

难道这个老人真的精神不正常吗?他这么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败家”的退休老头

“这老王头退休了还不消停,真的是越来越败家了。”

“谁说不是呢?花3000块钱买一堆旧纸,这不是钱多烧的慌吗。”

“什么钱多啊,还不是和我们一样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听我们家老头子说,这3000块钱大多都是他找之前的同事和朋友借的。”

“借钱买一堆废纸,估计老王媳妇这下真的会被气死。”

这个街坊邻居们口中借钱买“废纸”的败家老头,就是已经退休的原山西省检察院检察官王艾甫。

王艾甫年轻的时候就对收藏很感兴趣,退休了之后对此更是痴迷,每天早上都会去古玩和旧货市场转一转。

1996年秋天的一个早上,他像往常一样来到了旧货市场,背着手走走停停,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很快一个卖旧书旧报纸的小摊引起了王艾甫的好奇。

他蹲下身随意翻了翻堆在一起的旧信纸,然后脸色逐渐变得凝重了起来。

“小伙子,你这一堆东西怎么卖?”

见眼前的老人对自己东西感兴趣,年轻的摊主顿时大喜,笑眯眯的说道:“这可都是好东西,你老给8000块钱全都拿走。”

王艾甫瞥了这不着调的摊主一眼,站起身拍拍手说道:

“小伙子这地方我天天来,什么东西什么价我心里比你还清楚,你要是想糊弄我,那可找错人了。”

见眼前的老头确实是个懂行的人,摊主也不再胡咧咧,重新又报了个3000元的价格。

在当时3000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王艾甫一年的退休金也没有这么多。

但因为这一堆旧信纸是很了不起的东西,意义非凡,所以咬了咬牙他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个价格。

生意是谈妥了,但当时王艾甫的身上只有不到50块钱,所以他只能先交了个定钱,然后赶紧去找同事朋友们周转。

折腾了整整一个早上,王艾甫终于将这84张旧纸全部买了下来。

在周围的邻居街坊们眼中,老王的这个行为简直是胡闹,所以此事过后,她们私底下都称呼王艾甫为“败家老头”。

这些旧纸到底是什么宝贝呢,为什么会让王艾甫如此的重视,就算借钱也要将它们全部买下来。

意义非凡的机密档案

在历时四年的解放战争中,我军和国民党一共打了50多次大战役,其中最惨烈的一场,就是太原攻城战。

作为阎锡山的老巢,太原被被经营的坚不可破,防守堪称360度无死角。

为了攻下这座坚城,人民解放军整整鏖战了6个月,双方的死伤人数更是达到了17万之多。

而王艾甫这次在旧货市场买回来的东西,正是当年解放军在太原战役中部分牺牲将士的登记册,还有84封未被寄出的阵亡通知书。

在王艾甫看来,这84封阵亡通知书就是千金不换的珍贵文物。

为了确保这些资料的真实性,王艾甫带着整理好的东西找到了军史研究领域的专家。

通过专家们权威的验证,最终确定这84个阵亡的烈士,都是当年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和第二十兵团的人。

王艾甫是一个老兵,参加过援越和援老战役,知道战争的惨烈,更清楚这些阵亡通知书意味着什么。

所以当时他的心中就萌生了一个神圣的想法,自己一定要把这些阵亡通知书都送到烈士的家属手中。

此事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度大的超乎想象。

要知道太原战役发生在48年前,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谁也不敢保证这些烈士的家属还在原来的地方生活。

更何况这84封未寄出的阵亡通知书来自祖国各地,有不少上面还没有准备的籍贯地址。

虽然困难重重,但王艾甫还是信心满满,当即就开始忙活起来。

他找了很多收藏界的老朋友,和他们一起商量,看看能不能有更好的办法帮助这些烈士“回家”。

让王艾甫没有想到的是,许多人并不看好他的这个做法。

此事都已经过去48年了,与其让烈士的后人接受残酷的现实,还不如让他们在心里面保留一个缥缈的希望。

这个观点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连王艾甫都有些动摇了。

可他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

这些人当年可都是为了全国解放战争牺牲的烈士,阵亡通知书不但是组织对他们的肯定,更是一份无上的荣誉。

把这些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阵亡通知书送到家属的手中,既能够让烈士们魂归故里,也能够让他们的亲人了却多年的牵挂。

所以最终王艾甫还是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在这之后,王艾甫查了很多资料,去了许多地方,甚至自费打印了几百份措辞恳切的信函,一一寄往了烈士们的家乡。

王艾甫本以为做完了这些事情,自己就能够很快把这些烈士都送“回家”。

但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花了这么多的心思,寄了这么多的信件,可结果10年时间过去了,他却没有收到任何的一封回信。

究竟是烈士们的亲人都已经不在了,还是这些信都寄错了地方,不然为什么王艾甫会没有收到一封回信呢?

盼得云开见月明

刚刚把这些烈士档案买回来的时候,王艾甫就制作了一本“烈士亲属登记表”。

原本他的打算是,每成功寄出一张烈士阵亡通知书,他就在亲属登记表上画一个五角星,以表示完成了一份心愿。

可10年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王艾甫老人也已经64岁高龄,但他的“烈士亲属登记表”上依旧干净如初。

这个结果虽然让王老非常的伤心难过,但他却没有放弃自己的初衷,还是为此事继续奔波着。

这天一筹莫展的王艾甫老人正在为眼下的困境发愁,忽然看到电视上有小学生给烈士陵园献花的新闻。

这让他的眼前一亮,想到了一个寻找线索的好方法。

第二天一早,背着几瓶矿泉水的王艾甫老人就动身来到了太原牛驼寨烈士陵园。

到了以后,他怀着崇敬的心情给烈士们深深鞠了三躬,然后开始一一排查对比。

不管墓碑上的名字熟不熟悉,王艾甫老人都会细心的用手中的矿泉水清洗墓碑上的灰尘。

让他无比高兴的是,第一天他就找到了两个相同的烈士名字。

这让王艾甫老人的积极性更加的高涨,在之后的一段日子里,他都会风雨无阻的出现在烈士陵园中。

他的这个行为引起了相关工作人员的注意,于是有人专门来询问他这么做的意义。

当王艾甫激动的把自己的目的说出来后,对方却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还小声的嘀咕说他这纯属有病。

这些质疑和不理解根本就无法影响王艾甫心中的欢喜。

因为在太原的七座烈士陵园中,他已经找到了整整几十名同名同籍贯的烈士名字。

这让王艾甫老人非常的激动,因为他看到了一丝成功的曙光。

有了这些更准确的资料后,王艾甫老人终于联系上了第一位烈士的家属。

2005年11月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小雨,让湖北省云梦县钟垸村的村口雾气蒙蒙。

但就在这一片薄雾中,却有一大群人正在焦急的等待着什么。

“快看,那边有人来了。”

在一个小伙子的叫喊声中,王艾甫老人的身影从晨雾中一步步走了出来。

村主任郝朝阳说着跑过来搀扶住了王艾甫的胳膊。

在村民们的陪伴下,王艾甫和县里的工作人员来到了烈士郝载虎的家,并郑重的将郝载虎烈士的阵亡通知书交到了他的两个堂弟手上。

看着两个头发花白的汉子捧着阵亡通知书嚎啕大哭的样子,王艾甫老人又是心酸又是自豪。

第一个烈士成功“回家”后,王艾甫感觉自己浑身都充满了力量,马不停蹄的就奔赴到了下一个地方。

在王艾甫老人的帮助下,已经步入老年的子女知道了父亲的下落,已经满头白发的妻子等来了丈夫的消息。

就在大部分的人都为王艾甫的义举所感动的时候,也有一些人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甚至有工作人员看不惯他这种没事找事的做法,悍然对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动起了手。

惨遭殴打的送信老头

随着越来越多烈士成功的“回家”,王艾甫老人的行为也逐渐得到媒体的关注。

这不但更多的人知道了王艾甫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也让他接下来的行程容易了不少。

但有些人早已经忘记了这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他们嘴上喊着“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却从不把人民的需求放在心上。

2005年12月的时候,家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察右中旗乌素图镇的朱敏,从电视上看到了王艾甫的新闻。

因为朱敏的外公曾经是一名光荣的解放军,现如今家中还依旧留有外公当年参军入伍的通知书。

可在太原战役后,她的外公就彻底失踪了,这么多年也没有任何的音讯。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朱敏拨通了王艾甫的电话。

本来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可没想到王艾甫收藏的《太原战役阵亡将士登记册》里,竟然真的有朱敏外公孙耀烈士的名字。

朱敏的母亲孙秀峰已经71岁高龄,患有严重的肺心病,当终于盼来了父亲的消息后,她激动的哭晕了过去。

为了给自己的外公申请革命烈士的称号,朱敏拿着资料跑了好几趟乌盟民政局优抚科,但都没有申请成功。

无奈她只能再一次求助王艾甫老人。

对王艾甫来说,这种事情是无不容辞的,所以他带着太原民政局开的相关证明,来到了内蒙古乌兰察布盟。

顾不上旅途疲惫,王艾甫就和朱敏一起,第三次来到了乌盟民政局优抚科。

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得知了他们的来意之后,民政局的一个工作人员脸色一变,竟然恶意驱赶他们。

气不过的王艾甫老人和工作人员争吵了起来,结果工作人员竟然粗鲁的对王艾甫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大打出手,甚至还踢了老人一脚。

虽然最后这名工作人员受到了应有的处罚,朱敏外公的革命烈士称号也被顺利申请下来。

但此事还是久久让王艾甫老人无法释怀。

新华每日电讯原标题

新华每日电讯原文

幸好绝大多数人的心中对曾经的烈士都怀着感恩,在王艾甫老人找来的时候,总是尽最大努力给他提供着帮助。

2006年底的时候,王艾甫老人先后获得上海文广新闻集团举办的“真情·和谐2006年度人物”、“2006山西十大新闻人物”、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

随着各大电视台和官媒的不断跟进,王艾甫的事迹渐渐被全国人民所熟知。

面对记者的采访,王艾甫老人有些局促,也有些兴奋,他激动的表示:

从各级领导对此事的表态和批示看,我有个预感,就是有关部门一定会出台一个更好的安抚办法,能更快地让烈士魂归故里,并能让他们的亲人得到安慰。

对王艾甫老人来说,他个人的名利得失一点也不重要,只要能让烈士们都光荣的“回家”,他的心愿也就了了。

2007年,电影《集结号》火热上映,影片中张涵予饰演的谷子地,原型就是王艾甫老人。

2009年,王学圻、侯勇、李琳、常蓝天等人拍摄了电视剧《七十七封阵亡通知书》。

这部电视剧所讲述的,就是王艾甫老人历经千辛万苦,逐一送烈士们“回家”的故事。

参考文献:

王艾甫——头条百科

仍在送战友回家,他是“谷子地”原型——邹伟、刘翔霄.新华每日电讯.2008.04.08

83岁退伍老兵王艾甫:27年送200名烈士“回家”——环球网

王艾甫:吹响集结号的原形人物——正义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