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王耀武被特赦,出狱后被问除了亲人最想见谁,王回答:粟裕

王末乏 2022-07-17 19:14:32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有一次,当被问及在众多国民党黄埔系高级将领中,哪几位指挥才能比较出色的时候,粟裕脱口而出:“杜聿明和王耀武。”

紧接着粟裕点评这两位老对手:“杜聿明只能打胜仗,不能打败仗;只有在有利条件下打仗,不能在不利的条件下打仗。”“那么王耀武呢?”

粟裕

粟裕说:“王耀武此人在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中比较有指挥才能,陈老总曾说过,不要小看王耀武,他是国民党那些人里比较明白的一个。”

粟裕评价王耀武的时候,王耀武正在战犯所接受改造。当王耀武被特赦后,有人问他:“除了亲人以外,你现在最想见的人是谁?”王耀武回答道:“粟裕。”

真正意义上的对手,往往也是知己。

第一次交战,粟裕成为王耀武手下败将

1934年7月初,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宣布,以红7军团为主组成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立即向闽、浙、赣等省出动。红7军团的军团长是寻淮洲,政委是乐少华,参谋长则是粟裕,此次他们行动的目的地是皖南。

北上抗日先遣队经过激烈的战斗,于1934年10月下旬进入闽浙赣苏区的重溪地区,和闽浙赣苏区的红10军胜利会师。根据中革军委的命令,抗日先遣队和闽浙赣苏区的红10军以及新升级的地方武装合编,成立红军第10军团。

7军团改编为第19师,红10军和新升级的地方武装分别为第20师和21师。原闽浙赣军区司令员刘畴西为军团长,寻淮洲担任19师师长,粟裕则被调到闽浙赣军区担任参谋长。

红10军团成立后,各部都进行了分工。19师的主要任务是出动到浙皖赣边,打击追剿的敌军,发展新的苏区;20师和21师的任务则是留守闽浙赣苏区,打击围剿的敌军,保卫老苏区。

之后不久,根据中央军区的指示,20师、21师和19师会合,创造皖浙赣边新苏区。为了统一10军团的领导,中央军区决定成立以方志敏、刘畴西、乐少华、聂洪钧和刘英组成的军政委员会,由方志敏担任主席。此时的粟裕则担任10军团的参谋长。

12月中旬,红10军团和国民党3个团的兵力在黄山东麓谭家桥地区交火。红10军团领导当即决定利用乌泥关到谭家桥段公路两侧的有利地形,来一场伏击战,争取歼灭敌军。身为参谋长的粟裕连忙作了安排。

12月23日晚上,红军在谭家桥公路两侧设下埋伏,他们伏击的对象就是王耀武部。王耀武率领的国民党补充第一旅前卫团十分谨慎,上午10点就搜索到寻淮洲阵地前,寻淮洲连忙发起进攻。

在当时的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我军发起冲锋,国民党军都会向后撤退并溃散,但王耀武部却不是这样的。尽管王耀武的人马迅速缩回,但他们却没有溃散。

王耀武

与此同时王耀武部开始迂回,快速占领了630高地,红军两个师协同不力,而敌军却在王耀武的指挥下从两师结合处突破,将我军各部击溃。

最后我军和国民党军在630高地交战,由于我军是仰攻630阵地,因此战况对我军十分不利,最终以我军主动撤退而结束。此战结束后,寻淮洲身负重伤,并在转移过程中牺牲。除此之外,我军损失了300人,8名师以上的干部负伤,87团团长黄英特阵亡。

谭家桥之战的失败,令方志敏部的境遇更加困难。1935年1月,方志敏率部退回赣东北,谁曾想却在怀玉山地区被敌军围攻,方志敏部几乎全军覆没。

1月29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导致方志敏被捕,并于8月6日在南昌英勇就义。整个方志敏部,只有粟裕带领少数部队突出重围,继续坚持游击战争。

这是王耀武和粟裕的第一次交手,结果是王耀武大获全胜。不过当时的粟裕只是一名参谋长,并没有军事决策权,也左右不了战局。尽管如此,但粟裕在这次战斗中所表现出来的军事谋略却引起了王耀武的注意,此后,王耀武开始研究粟裕,研究的资料也越来越多。

谭家桥之战对粟裕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也成为他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

王耀武和他的“抗日铁军”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再次迎来合作,粟裕和王耀武也在大敌当前的形势下成为抗日友军,所以他们两个也就没了正面交锋的机会。

1937年“七七事变”后,王耀武的51师从汉中调去上海,参加了著名的“八一三”抗战。51师的官兵们坚守在吴淞口附近以罗店为中心的阵地,阻止日军从海上登陆,打破日军从川沙登陆经罗店直趋嘉定,并切断京沪线的企图,成为整个战局的关键所在。

日军发动海陆空协同作战的优势,向罗店发动多次猛烈的进攻,但都被51师官兵给击退。王耀武巧妙运用夜战,派出官兵们进行强袭,先后击毙日军联队队长竹田和炮兵联队队长莫森,他也受到总部的表扬。

战斗结束后,51师和58师被合编为74军,余济时担任军长。之后74军成为国民党抗日劲旅,王耀武则成为74军的一员猛将。

1938年7月,武汉会战的前奏万家岭战役,日军企图逼近武汉,将106师团送进了包围圈。但是众所周知日军的战斗力和装备都是优于我国军队的,因此为了解救106师团,避免它成为第一个在中国战场被全歼的师团,日军也下足了血本。

在反击的时候,74军负责主攻。第一天攻击的时候,74军就让日军伤亡惨重,残部则死守张古山。张古山山势险峻,中国军队屡次进攻都没能攻下,74军的军长余济时有些气馁,他对王耀武说:“张古山我不管了,反正两天后我要上张古山向薛岳汇报情况!”

此时,身为旅长的张灵甫提议从绝壁上去,最终成功夺取了张古山主阵地。此战结束后,106师团死伤就有3000人以上,而74军也因此一战成名。不久后,王耀武成为74军副军长,同时兼任51师师长。

1939年6月,蒋介石亲自召见王耀武,并提升他为74军军长。(余济时担任第10集团军副总司令)

1941年,王耀武率领官兵们参加了著名的江西上高会战。上高县城是赣北的重镇,日军侵占武汉后,赣北也成为江南防线的第一线,此地对我国军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日军企图摧毁赣江、抚河两条流域中的我国军队,并制定了“鄱阳扫荡计划”,他们以两个师团和一个混成旅团共5万余人的兵力向上高县城进攻。

上高会战到4月9日结束,历时25天。此次战役我国军队毙伤日军少将指挥官岩永、大佐联队长滨田以下几千人,军马2800多匹,缴获不少枪支弹药。

蒋介石和王耀武

上高会战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歼灭战,何应钦更是称这场会战是抗战以来“最精彩的战斗”。此役以王耀武带领的74军战绩最为显著,战后,74军被授予军中最高的奖品——飞虎旗,王耀武本人也被授予军队最高勋章。

1943年4月王耀武率部参加鄂西会战,会战结束后,他被升为第29集团军副总司令,兼任74军军长。同年11月,日军集合了7个师团约10万的兵力向常德进攻,王耀武率领74军参加常德会战。

王耀武率领主力在常德东北地区和日军进行激烈的战斗,常德被日军陆、空军以及坦克优势火力猛攻16天,全城几乎被夷为平地。坚守在常德的是74军57师,从最初的8000人到最后只剩下100人,其余全部战死……

王耀武当即率领51师进行反击,在友军的配合下,经过6天激烈的战斗,终于收复了常德。这次战斗王耀武深得蒋介石赞赏,更是称他“善于带兵,有指挥才能”。

1944年2月,蒋介石提升王耀武为24集团军总司令,下辖73军、74军、79军和100军共10万人。一年后,第24集团军被改编为第4方面军。

王耀武以一个黄埔三期的浅资历荣登第4方面军司令宝座,和卢汉、张发奎等老将领平起平坐,其升职的速度在军界也是十分罕见的,令同辈望尘莫及。

王耀武(最右)

在担任第4方面军司令期间,王耀武指挥了对日的最后一战,也就是芷江战役。

王耀武率领18军、73军、74军和100军以及湖南省吴奇伟率领的保安部队共30万兵力迎击日军,王耀武部以逸待劳,给日军痛击。初战获得胜利,王耀武部打死打伤日军5000余人。

战役历时将近两个月,日军多次进攻但都被王耀武部给击退,后来我国军队从防御转为进攻,日军溃不成军。战役结束后,我国军队共击毙伤日军28174人,俘虏军官17人,士兵230人,缴获不少枪支弹药。

紧接着湘西会战雪峰山战役的胜利更是王耀武的得意之作,也正是此次战役的胜利,他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这也是一般黄埔同学望尘莫及的,当时的王耀武年仅40岁。

1945年9月初,王耀武作为长衡地区受降长官,接过了日本第20军指挥官坂西一良中将呈上的指挥刀。这是王耀武最辉煌的时刻,他的74军也被称为“抗日铁军”。

陈毅、粟裕

莱芜之战,粟裕得以报仇雪恨

抗日战争胜利没多久,蒋介石就公然撕毁条约,发动内战。全面内战爆发,解放战争也随之爆发。解放战争期间,王耀武主攻山东,其主要对手是陈毅和粟裕,粟裕和王耀武再次在战场相逢。

1934年,王耀武攻击寻淮洲部队的时候,粟裕是寻淮洲和方志敏的部下,对那次惨败也是记忆犹新的。如今,粟裕终于等到了报仇雪恨的一天。

此时华东野战军主力昼伏夜出,兵分三路悄悄北上。在北上途中,陈毅和粟裕闲聊。

陈毅说:“军事上,李仙洲没什么名堂,他听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的命令,你对此人有什么看法?”

粟裕说:“说起来我和他还有一些渊源,但没有真正交过手,只知道他十分精明。”粟裕忘不了王耀武是造成红10军团覆灭的元凶。

陈毅点点头,同意粟裕的看法,他继续说:“此人不可小觑。”紧接着陈毅向粟裕说起一年前的往事。

那是发生在1946年3月的事情,陈毅跟随国共美三方协调小组到济南议事,也是在这个时候他见过王耀武。

王耀武主动设宴款待协调小组的成员,在和陈毅聊天的时候曾谈起自己对共产党的认识:“你们有三大好处。”

当时在协调小组相互攻击指责是常事,像王耀武这样的高官竟然主动夸奖对手,实在是少见。于是陈毅十分感兴趣地说:“哦?有哪三大好处?”

王耀武说:

“一是共产党善于学习研究学问,我经常看到你们的高级长官在报纸上写文章、讨论问题。但在我们国民党内部哪里有人念书?他们有时间都去吹牛怕马匹了。二是共产党和群众的关系很好。三是你们军队打仗的时候士气很高。”

陈毅见王耀武如此真诚,便坦率地说:“我们也有三个缺点:一是读书没有止境;二是和老百姓的关系也有不好的,和地主的关系便是搞不好的;三是我们的军队武器装备比较差。”

当陈毅和粟裕讲完这件往事,陈毅郑重地说:“这个人很用心,他注意研究我们,要格外留意。”粟裕也从陈毅的话语中感到王耀武的厉害。

2月15日,是莱芜战役非常关键的一天。这天,南线的欧震兵团占领了华东野战军主动放弃的临沂。当战报上报到战区的时候,陈诚和王耀武做出不同的反应。

陈诚是非常高兴的,认为进占临沂标志着已经将华东共军的主力给击败了,他在给王耀武的电报中说:

“共军军心涣散,粮尽弹绝,已经没有力气和我军主力部队作战了,陈毅劝其主力放弃临沂,向北逃窜,有过黄河避战的企图。务必要增强黄河的防务,避免令其渡过黄河,方便在黄河以南地区歼灭。”

王耀武十分疑惑,他问欧震:“临沂战斗的情况如何?”欧震回答道:“没有太多战斗。”从临沂并未发生激烈战斗这一迹象,王耀武判断临沂是华东野战军主动放弃的,那么他们为何要放弃呢?

王耀武认为有两个可能:

第一、主力受创,被迫进行转移,以此来保存有生力量;

第二、转移进攻方向,其主力有可能图谋北线集团。

在这两个可能中,后者的危险是最大的,但也是最符合陈毅和粟裕的用兵风格。王耀武连忙命令李仙洲火速后退,撤出新泰和莱芜。李仙洲接到命令后当即向后撤退,李仙洲集团一昼夜向后撤退百里,令华东野战军的战士们目瞪口呆,而这一变化也令陈毅和粟裕十分尴尬。

此时,华东野战军各纵队正在迂回包抄途中,有的早已到位,有的还没到位。如果放弃的话,难免有些不甘心;进攻的话,又没有到最佳时机。王耀武的举动硬生生将一盘精心烹煮的大餐变成了一锅夹生的饭。

当时北进中纵队首长沉不住气了,纷纷要求提前出击。粟裕经过研究和考虑后,最终决定维持原计划不变,但野战军司令部和纵队首长却提出了异议。

陈毅坚决支持粟裕的想法,他解释道:

“我军主力还没能抵达预想的位置,不能达成合围,如果仓促发起战役的话,根本没有取胜的把握,甚至可能将敌人赶跑。

相反,如果我军继续隐蔽的话,就能令敌军一时间难以判断我军的真实企图。即使敌军不再南来,等我军主力到齐后再发起进攻,至少能在胶济路抓住敌人。”

2月16日,陈毅、粟裕、谭震林向各纵队、师首长发去电报,强调原定战役部署不便。而王耀武这一亮相,也令粟裕印象深刻,他后来检讨说:

“我们对敌情的了解还不够多,尤其是对王耀武的了解还不够。如果我们能了解到王耀武的性格是果断大胆的,他能命令其部队一昼夜就撤退数百里,那我们完全可以将部队插到济南附近。如此一来,敌第12军就无法逃跑了……”

可惜的是有才干的王耀武遇到一个自以为是的上司,这也导致他在莱芜战役中以失败告终。

1947年2月20日,莱芜战役正式打响,到23日下午正式结束。华东野战军以伤亡8000余人的代价,消灭国民党一个绥靖区前敌指挥所、两个军部、7个师共5.6万余人,这也是我国战争史上少见的奇迹。

王耀武被特赦后,最想见粟裕

1948年9月,济南战役打响,这也是粟裕和王耀武交战的第三战。不过最终还是以王耀武失败告终,我军成功解放济南城,但却没有发现王耀武的身影。

原来王耀武在解放军打入城之前,曾带一个营的兵力从铁公祠附近一地堡中出城,向城北沼泽地带突围。当解放军察觉后,王耀武让一个营的部队向南撤退,自己则换上便衣向东逃。

王耀武走到寿光县境内的时候,来到一家民房上厕所,然后离去。当地一个农民上厕所,发现王耀武所用的手纸是白细棉纸,觉得十分可疑,便向公安人员报告了这一情况。没过多久,王耀武被公安人员逮捕。

当王耀武被押到华东军区政治部的时候,他一再提出请求,要面见陈毅。王耀武不知道的是,此时陈毅名义上是华东军区司令员和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实则是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

因此前来见王耀武的不是陈毅,而是政治部主任舒同。王耀武为了争取宽大处理,他向舒同说:

“我是不愿意带兵打内战的,抗战期间,南方几个著名的战役我都参加了。抗战结束后,我不想涉入内战中,但在老头子(蒋介石)的恩威并施之下,我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违背内心选择打内战……”

舒同对王耀武要求进步的想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慰勉,不久后王耀武被送到华东军区解放军管训练团学习改造。随后,王耀武一直在华东军区高俘团学习改造,而且是众多被俘将领中表现最好的一个,他还经常在中队、大队,甚至全团大会上发言。

有一次,王耀武发高烧到40度,管理干部知道后连忙请医生使用了当时比较贵重的药物。王耀武因此很快痊愈,他对我党的举动很是感激。

1953年,在辽沈战役中被俘的国民党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写了一份材料,揭发王耀武是“围剿”和杀害方志敏的凶手。

后来,真正杀害方志敏的凶手被缉拿归案,我军还在报纸上公布了这一消息。王耀武看到报纸后十分感动,他说:“共产党真伟大啊,把国民党时期搞错的事情都给搞清楚了,佩服,佩服!”

1956年,王耀武被送到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他被指定为学习委员,负责全所各组的学习。1959年12月4日,王耀武、杜聿明、宋希濂等10人被特赦。

当时有记者问王耀武:“你被特设后,除了亲人以外,你最想见谁?”王耀武沉吟片刻后说:“粟裕。”

相信大家看到这里一定非常疑惑,粟裕和王耀武在战场上对战好几次,两人是对手,他为何偏偏最想见粟裕呢?

原来是因为粟裕对王耀武的评价被传到了他的耳中,王耀武没想到粟裕对自己如此了解,这也难怪自己会屡次败给粟裕。粟裕本就十分欣赏王耀武,再加上王耀武在狱中多次请求见自己一面,于是当王耀武被特赦后,粟裕答应了他的请求。

曾经战场上的对手,如今见面后却握手言欢,将过去那些不开心的事都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没过多久,在周恩来的提名下,王耀武担任了全国政协文史专员,他撰写资料、审阅稿件,一丝不苟。

1968年,王耀武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4岁。1980年7月29日,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全国政协为王耀武补办了追悼会,他的骨灰也被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