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甘孜花鸟家园|揭秘鸟圈“混色王”血雉!

行川渝 2023-08-04 14:26:59

体似家鸡,头具羽冠

尾处覆羽,虹膜呈红

喜食嫩叶,善于奔跑

......

自甘孜州“州鸟”“州鸟”全球征集评选活动开启

我们发布了一系列的科普内容

为大家介绍了许多

官方推荐的“州花”与“州鸟”

今天,继续给大家介绍一个小可爱

血雉

01

它长什么样儿?

Ithaginis cruentus

(图源:鸟网/大汉)

黑褐色的脸颊、橘红色的眼周、白色的羽干纹、草绿色的两胁,杂以渐变的灰色覆身,多种色彩在它身上交融,毫无违和感!

(图源:鸟网/边浩)

血雉别名甚多,又叫血鸡、松花鸡、红脚鸡等。分布于我国西部和西南部高海拔地带,被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Ⅱ级保护动物,同时也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Ⅱ级保护动物。

(图源:鸟网/栋梁)

作为血雉的栖息地,在康定、雅江、炉霍等县(市)的高山灌丛地带,可以看见喜欢热闹的血雉成群结队地出行,它们身穿高定“长裙”、脚踩专属“红靴”,“时尚弄潮儿”们在山间小道昂首阔步

02

它的习性

Ithaginis cruentus

(图源:鸟网/西风瘦马)

清阳曜灵中,和风容与间,血雉便会迎来繁殖期。此时,实行一夫一妻制的血雉夫妇会筑起巢穴,共同育雏。整个繁殖季节,“小两口”会按照各自分工恩爱生活,其中,雌血雉负责孵化,雄血雉负责警戒。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界的生存法则赋予了血雉生存的智慧,长期的进化让血雉的卵拥有了更强的抗寒能力和更长的孵化期。孵化期间,外出觅食的雌血雉离卵的时间相较于其他鸟类总体偏长。尽管如此,长时间处于低温下的血雉卵孵化率并不低于其它鸟类。

(图源:鸟网/老河口)

血雉的吃食简易,是鸟圈不挑食的“标杆”。各类植物的嫩芽和嫩叶是它最爱的美味,其次是各类花朵和种子。据了解,血雉食谱种类繁多,仅记录的就有90多种,包括浆果、苔藓等,随着季节的变化,它还会更换食谱,高蛋白高营养的蚯蚓、蜘蛛、蜈蚣之类的昆虫也会登上它的“餐桌”。

(图源:鸟网/月生)

在约420毫米的体长内,要强至少占据了血雉的半个身体,这也让不少人觉得它有点犟。相较于平日里的热爱生活,一旦被捕,血雉会不吃不喝,拒绝繁衍,甚至绝食自尽,可以说,要强是它与生俱来的天性。因此,除了环境恶劣、天敌捕食,要强也是血雉种群数量不高的原因之一。

(图源:鸟网/三峡之子)

血雉的鸣声很特别,平时,雄鸟会发出短促的“嘶”声;报警时,血雉会“咯咯”地叫;有时发出数声哨音,连接成“嘶嘶嘶”声;为了召集分散的鸟群,雄和雌鸟还会发出鸢一般的“啾啾”尖叫。

(图源:鸟网/滨州客)

经游闻舜禹,表里见乾坤

从鸟圈混色王的“表”

到时尚、恩爱、不挑食、要强的“里”

这一次的鸟圈揭秘

我州生态系统珍宝之血雉

你记住了吗?

0 阅读:1
评论列表
  • 2023-08-04 23:31

    见过一次,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