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迈过两岁的门槛后,我和太太便有意识地培养他的分享意识,比如在家吃水果时,会引导他先给爷爷奶奶递上一份;外出游玩,面对同龄小伙伴,也鼓励他大方地分享玩具和零食。
然而,现实却像一场持久的拉锯战。孩子听完我们的“长篇大论”后,虽然会稍作迟疑,但最终还是将美食紧紧攥在手中,甚至随着年龄增长,护食行为愈发明显,早早就将自己的“宝藏”守护得密不透风。我们有时也难免责备几句,一方面对孩子的“不解风情”感到诧异,另一方面在他人面前,显得有些许尴尬。
但静下心来细想,孩子不愿分享,其实情有可原。而在翻阅了《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这本书后,我恍然大悟,原来孩子的“护食”之举,正是“人性”使然。
人性,这个深奥而又朴素的词汇,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正如书中所言:人性关乎生存与繁衍,而无分善恶。比如母爱就是人性,母亲甘愿牺牲自我以保护孩子,就是为了繁衍;炫富也是人性,有的男士以此吸引异性,亦是为了繁衍的本能驱动。
然而,懂得分享,是不是人性呢?它并非人性的本能,而是道德的产物。感恩、宽容,这些美好的品质,同样属于道德的范畴。
那道德为何存在呢?人类作为群居动物,个体需要依赖群体以求更好地生存和繁衍。回溯到原始时代,人们需要携手并肩,共同抵御野兽与自然灾害的侵袭。如果人性无拘无束,势必导致彼此伤害,如“不劳而获”的贪婪,对他人财物的掠夺。
道德,便是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规范,它通过约束着个体的人性,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使群体日益繁荣,而群体的繁荣,最终也将惠及每一个个体。
然而也正因为这样,道德往往是“反人性”的。因此,对于一个稚嫩的孩子来说,无论是出于本能,还是对道德认知的浅薄,短时间内都难以接受,将自己心爱的物品拱手让人。
换个角度来看,我们教导孩子学会分享,虽然表面上是在讲道理,但实质上也是希望孩子能够更好地融入群体、与人相处和共享共赢,从而为自己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这背后,难道不是人性的驱使吗?
所以,孩子不管是护食,还是调皮捣蛋或者不听话,我们都应该学会宽容与耐心。要知道,如果试图用强制手段去扭转孩子的人性,只会让孩子更加叛逆。而懂得以人性的视角去理解,可以更好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