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远人文之旅丨栉风沐雨115年,滇越铁路与开远(三)

文旅头条新闻 2024-10-23 21:46:00

滇越铁路是中国西南地区第一条铁路,也是中国运营里程最长的米轨铁路。1909年,滇越铁路开远段竣工通车,米轨火车穿行在开远的山水之间,这份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不解之缘,为开远人、铁路人都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回忆。

奔驰而来的火车,打开了开远近现代文明之门,也播下了文化、经济、工业的种子,随之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让这座地处西南边陲的闭塞小城一跃成为开放前沿。

时尚的建筑、丰富的物资、崭新的生活,让开远成为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如今在开远,还保存着许多当时的建筑,巴都署旧址、法国医院、机车库旧址等都是滇越铁路开远段上重要的历史遗存,我们可以从这些建筑中,感受百年滇越铁路与开远的历史记忆。

(巴都署旧址)

在开远市彩云路北端,有一栋淡黄色的两层法式小洋楼,在四周高楼中尤为显眼。这栋洋楼的主人是当时滇越铁路公司法国经理巴都办公和居住的地方,当地人称之为“巴都署”。

巴都署建于1907年,建筑面积325平方米,坐北向南,面宽13.95 米,进深11.6 米,高11.5 米,是一座典型的法式风格的建筑。

据悉,滇越铁路设计之初规划了一些高级职员住的房屋,由于开远地处滇越铁路的中段,地理位置较为便利,可以兼顾昆明到河口,或者是到越南的海防(市),因此便修建了这座“巴都署”。

走近巴都署,法式小洋楼映入眼帘,旁边的叶子花开得正艳,热烈而浪漫。建筑内部装饰丰富,中式百叶窗随处可见,窗户木材采用了越南黄花梨,花岗岩打造的壁炉,罗马柱形式的栏杆,交错上叠的旋梯,就连地砖都是从法国运输来的,每一处都显示着巴都署的巧妙精致、富丽堂皇。

巴都署旧址建筑结构至今基本保存完好,曾先后做过开远铁路实业公司、昆明铁路局开远办事处离退休干部管理处、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开远车务段退管办公室。这座历经风雨的法式洋楼,作为开远的标志性建筑,见证了开远百年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历程,是研究滇越铁路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2007年9月,被公布为红河州第五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机车库旧址)

滇越铁路通车时,开远火车站是滇越铁路建有的34个车站中唯一的二等车站,规模大,设备全,客货运输繁忙,为了保证滇越铁路的正常运营和火车的安全运输,在开远市彩云路北段修建了一座机车库,地处开远火车站北机口处,俗称“北机口”,用于火车的日常检修。。

据了解,这座机车库曾可以同时容纳6个机车头同时检修,也是整个滇越铁路上最大的一个检修基地。如今,机车库东西两面的窗户已被封砌,瓦楞白铁皮顶被更改为石棉瓦顶,但主体结构依旧保存完好,并作为开远车务段的一个车库仍在使用。

(法国医院)

滇越铁路修建之初,只有流动的医疗场所,通车以后在开远建了一所法国人的医院。当时称为“法国医院”,是开远西医创建之始。

医院初建时设院长办公室、门诊部、住院部、药房等设施。由于当时法国医院招收了部分越南籍或者云南籍的学徒,从而为开远培养了很多西医人才。

1943年更名为“铁路医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铁路诊所”,1958年成立“铁路职工医院”,逐渐发展为一所分科综合医院。2004年实行体制改革后的铁路医院从铁路系统分出,成立“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自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搬离开远之后,医院旧址早已人去楼空,只有高耸的水塔仍在见证着开远法国医院旧址的前世与今生。

历经社会变迁和建设发展,开远法国医院原貌发生了很大变化,院内法式建筑拆毁过半,现存院长办公室、门诊部、住院部旧址,原开远火车站水塔亦划为医院管辖。2007年9月29日,被公布为红河州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开远市文物管理所、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捷 文

杨灵、开远市南北轨道交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开远市文物管理所 图

责编 王楚云

校对 马寅瑞

审核 李亚

终审 张敏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