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友有4种情况:一定要上医院,严重可致命!(附自救策略)

郭淮聊健康 2025-04-29 02:41:07

“血糖高点没关系,回家多吃片药就行?”如果您或家人有糖尿病,这句话可千万不能信!糖尿病最危险的往往不是血糖高本身,而是突然发生的急性并发症。它们就像身体里的“定时炸弹”,一旦发作,可能在短时间内就把人送进ICU。今天,我们就来科普这4种最凶险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教您如何识别、预防和应对。

一、酮症酸中毒:身体“酸”到中毒

简单理解:当身体严重缺乏胰岛素时(比如忘记打胰岛素、感冒发烧等),血糖进不去细胞,身体就会分解脂肪来供能。但脂肪分解会产生一种叫“酮体”的酸性物质,堆积多了会让血液变“酸”,就像把内脏泡在醋里,严重时会昏迷甚至致命。

谁容易中招?

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打胰岛素的人)经常漏打胰岛素或剂量不足的人正在经历感染、手术、怀孕的人

危险信号:

呼吸有烂苹果味(像指甲油的味道)恶心呕吐、肚子剧痛(容易被误认为吃坏肚子)呼吸又深又快(像跑完步大口喘气)血糖超过16.7mmol/L

急救要点:

马上送医院! 死亡率高达5%-10%,耽误不得。如果清醒,可以少量多次喝淡盐水(每15分钟喝半杯)。别自己加胰岛素! 这时候补液比降糖更重要,必须医院专业处理。二、高渗昏迷:血糖高到“浓缩”血液

简单理解:血糖飙升到极高(常超过33.3mmol/L),血液像糖浆一样浓稠,导致脑细胞脱水昏迷。多见于老年人,死亡率比酮症酸中毒还高10倍!

谁容易中招?

6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不测血糖或随意停药的人有腹泻、发烧、中风等情况的人

危险信号:

血糖超过33.3mmol/L(仪器可能测不出)严重脱水:嘴唇干裂、眼皮凹陷、血压骤降胡言乱语、幻觉(容易被当成老年痴呆)

注意:

起病慢(可能拖几天到几周),早期只是口渴、尿多,容易被忽视!送医路上用湿毛巾盖住口鼻,防止呼吸道干燥。三、乳酸酸中毒:降糖药吃出的危险

简单理解:某些降糖药(如二甲双胍)在肾功能不好时,可能导致乳酸堆积中毒。虽然罕见,但死亡率高达50%!

谁容易中招?

肾功能差(eGFR<45)还吃二甲双胍的人长期喝酒或有心衰、肺炎的人

危险信号:

呼吸有大蒜味全身无力、肚子剧痛手脚冰凉、嘴唇发紫

急救禁忌:

立即停用二甲双胍! 必须医院做血液透析。送医时平躺保暖,带上药盒给医生看。四、低血糖昏迷:比高血糖更凶险

简单理解:血糖低于3.9mmol/L时,脑细胞会“饿死”,超过6小时可能造成永久痴呆。夜间无症状低血糖尤其危险!

谁容易中招?

打胰岛素或吃磺脲类药的人吃饭不规律、运动过量的人老年人或肝肾功能不好的人

危险信号:

心慌、手抖、出冷汗头晕、说话颠三倒四(像喝醉酒)严重时抽搐、昏迷

自救黄金法则:

“15-15原则”:立刻吃15克糖(4片葡萄糖片/半杯果汁),静坐15分钟。没好转就重复一次,仍不清醒马上送医。缓解后必须加餐(如一片面包),防二次低血糖。7条保命建议随身携带:葡萄糖片、急救卡(写明用药和过敏史)。生病时严防死守:发烧腹泻每天测血糖4-7次,及时调整药量。用药安全:肾功能差(eGFR<30)禁用二甲双胍!家属必学:昏迷时让患者侧卧,别喂食;学会打胰高血糖素针。定期检查:每3个月查糖化血红蛋白,每年查肝肾。饮食运动:定时定量吃饭,运动前测血糖(<5.6要当心)。夜间警惕:睡前血糖<5.6建议加餐,防夜间低血糖。

今天就能做的3件事:

检查家里有没有葡萄糖片给父母手机设置“医疗急救卡”(苹果手机可设置)存好医院内分泌科急诊电话

健康无小事,防患于未然才是真正的智慧!

最后提醒:

转发给身边的糖友和家人!这些知识可能一辈子用不上,但用上一次就能救命。

17 阅读:4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