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我背起行囊,告别家乡,踏上了前往偏远山区的支教之路。那时的我,从未想过,这段经历会成为我生命中一段难以忘怀的回忆,更未曾预料,会与一位淳朴的女孩,发生一段无声的情愫。
我的家乡在北方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境贫寒,我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面有三个姐姐。为了供我读书,父母省吃俭用,甚至不惜砸锅卖铁。我从小就明白读书的重要性,也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凭借自己的努力,我最终考上了中专,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我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毅然决定去山区支教,用自己的知识帮助那里的孩子们。
初到山区,艰苦的环境让我始料未及。简陋的教室,匮乏的资源,与我熟悉的世界截然不同。学校没有宿舍,我只能借住在学生家,一个叫姜铁蛋的孩子主动邀请我去他家驴圈旁的空房间住。房间很小,门下甚至还有一个大洞,冬天寒风呼啸而入。
在学生家住下后,我认识了姜铁蛋的大姐。她二十岁左右,梳着两条马尾辫,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却有着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她话不多,却总是默默地帮我打扫房间,洗衣服。一来二去,我们开始熟络起来。
白天,我在学校给孩子们上课,和老教师一起探讨教学方法。老教师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却在村里教书多年,对孩子们充满爱心。他教一二年级,我教三年级和四年级,两个年级的学生挤在一间狭小的教室里,轮流上课,学习氛围却格外浓厚。晚上,我回到姜铁蛋家,和他的大姐坐在院子里聊天,谈论着彼此的生活和梦想。我了解到她为了照顾家人,早早放弃了学业,心中不禁有些惋惜。
那段日子,我渐渐习惯了山里的生活,也对这位善良的女孩产生了好感。我们一起在山间小路上散步,一起在星空下畅谈人生,彼此的心灵越来越靠近。我也明白,我们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我是大学生,她是山村女孩,我们的未来似乎注定走向不同的方向。我害怕流言蜚语,更害怕耽误她的未来,最终选择搬离了姜铁蛋家。
搬走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一封来自学生大姐的信。信中,她坦露了对我的爱慕之情,也表达了对两人未来不抱希望的无奈。读着她的信,我的内心五味杂陈。我欣赏她的淳朴善良,也为她的懂事和隐忍感到心疼。我最终还是没有回复她的信,甚至在路上相遇时也刻意回避,装作没有收到。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已不再年轻。每每回想起那段支教岁月,学生大姐的身影总会浮现在我的脑海。我不知道她现在过得怎么样,是否已经结婚生子,是否还记得那个曾经在她生命中出现过的支教老师。我也曾无数次想过要回到那个小山村,看看那里的父老乡亲,看看她是否安好。
大学期间,我也曾经历过一些冲击。我亲眼目睹了城乡差距带来的巨大反差,也目睹了同桌为了融入城市生活而误入歧途,最终锒铛入狱。这些经历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来之不易的生活,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要保持初心,脚踏实地的信念。
我的童年,也充满了酸甜苦辣。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我受到父母的偏爱,也承受着姐姐们的嫉妒和不满。为了让我吃饱穿暖,父母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姐姐们却不得不早早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奶奶的出现,化解了我们之间的矛盾,也让我更加懂得珍惜亲情。
如今,我拥有了稳定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那段山区支教的经历,那封来自92年的信,始终是我心中一个未解的结。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吗?如果我当时勇敢地回应了她的感情,我们的命运又会是怎样?或许,这将永远是一个没有答案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