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是个名利场,有人一夜爆红,也有人昙花一现。张翰,曾经的“慕容云海”,如今却深陷“油腻霸总”的泥潭,他的演艺之路,究竟发生了什么?一个跪拜戏的替身,揭开了他星光背后不为人知的辛酸与无奈。
2023年暑期档,《流光引》悄无声息地开播,又悄无声息地结束。这部剧的男主角张翰,曾经的顶流小生,如今却连水花都溅不起几个。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剧中一个跪拜的镜头,张翰竟然用了替身,上半身的“霸总”气场与下半身替身的突兀拼接,成了网友们津津乐道的笑料。这不禁让人想起多年前那个夏天,那个凭借《一起来看流星雨》红遍大江南北的阳光少年,如今的他,为何会走到这一步?
时间回到2009年,《一起来看流星雨》横空出世,这部充满青春气息的偶像剧,迅速俘获了无数少男少女的心。剧中饰演“慕容云海”的张翰,凭借着俊朗的外形和略带青涩的演技,一夜之间成为万千粉丝心中的偶像。彼时的他,意气风发,星途一片坦荡。 那是属于初代流量的黄金时代,没有精雕细琢的演技派,也没有层出不穷的选秀节目,只要颜值够高,人设够好,就能轻松收割流量。张翰的走红,恰恰赶上了这个风口。相比那些在横店摸爬滚打多年的“小群演”,张翰的演艺之路显得太过顺遂,这或许也为他日后的困境埋下了伏笔。
爆红之后,各种代言、影视资源纷至沓来,张翰也顺势接拍了多部偶像剧,试图巩固自己“霸道总裁”的形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的审美也在不断变化。曾经让人怦然心动的“霸总”人设,逐渐变成了“油腻”、“尴尬”的代名词。张翰的演技,也始终停留在“邪魅一笑”、“霸道壁咚”的层面,缺乏深度和层次感。
2014年,《山海经之赤影传说》的播出,让张翰的演技受到了更广泛的质疑。剧中他夸张的表情,做作的肢体语言,都让人感到不适。观众开始意识到,张翰的演技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步,反而越来越模式化,越来越油腻。与此同时,与郑爽、古力娜扎的两段高调恋情,也消耗了大量的路人缘,甚至一度让他成为舆论的焦点。火车站的拥吻,看似浪漫,实则暴露了他性格中不成熟的一面。这些负面新闻,无疑对他的事业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然而,真正让张翰跌落神坛的,是2022年播出的《东八区的先生们》。这部由他自编自演的都市剧,堪称“油腻”的集大成者。剧中充斥着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和不尊重,低俗的台词和令人不适的肢体接触,引发了网友的强烈不满。多家官媒点名批评,该剧最终被下架处理。这部剧,不仅让张翰的口碑彻底崩盘,也让他多年来苦心经营的“霸总”人设彻底崩塌。
《东八区的先生们》的失败,是张翰演艺生涯的分水岭。在此之前,他或许还能凭借着颜值和流量,获得一些演出机会。但这部剧之后,他几乎成了“烂剧”的代名词,观众对他的容忍度降到了冰点。即使是与祝绪丹合作的《流光引》,也未能挽回颓势。该剧的剧情老套,制作粗糙,再加上张翰一如既往的“油腻”表演,最终以低迷的收视率收场。
反观祝绪丹,这位年轻的女演员,虽然名气不如张翰,但在剧中的表现却可圈可点。她精准地把握了角色的情绪,将一个坚韧勇敢的女性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与张翰的对手戏中,她也展现出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尽可能地弥补了男主角演技上的不足。或许,选择与张翰合作,对祝绪丹来说是一次冒险,但从结果来看,她至少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为未来的发展积累了经验。
张翰的困境,并非个例。在如今的娱乐圈,中年男演员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一方面,新生代演员层出不穷,竞争日益激烈;另一方面,适合他们的角色类型也越来越少。曾经的“霸道总裁”,如今已经不再是市场的宠儿。观众更喜欢看到的是更具现实意义,更贴近生活的角色。
根据艾漫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35岁以上男演员主演的电视剧数量占比不到20%,而他们的平均收视率也远低于年轻演员。这组数据,残酷地揭示了中年男演员的生存现状。他们要么转型成功,要么逐渐被市场淘汰。
对于张翰来说,未来的路该如何走?或许,他应该放下“霸总”的包袱,尝试一些更接地气的角色,磨练自己的演技,重新赢得观众的认可。毕竟,他曾经也是一个闪耀的明星,也曾拥有过无数粉丝的喜爱。只要他肯努力,肯改变,未来依然充满希望。
娱乐圈的残酷在于,它永远不缺新鲜血液。曾经的顶流,也可能在一夜之间跌落谷底。张翰的经历,是一个警示,也是一个反思。它提醒着我们,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唯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对于张翰来说,放下过去,重新出发,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