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蝉是三国演义里着墨最多的女性角色,也是广大读者最为熟悉的三国女性形象之一,她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貂蝉与西施、王昭君、杨贵妃并列为古代四大美女,但与其它几位不同,貂蝉的形象更多出自文学创作而非正史记载。尽管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把她的故事写得有声有色,但在史籍中却是查无此人。因此,关于她的更多信息,我们只能从那些民间传说中去探寻,当然,也有不少人坚信那些传说也是真的。

关于貂蝉的家乡,历来众说纷纭。一说是在忻州,另一说则认为是在“五原之九原”,大概地属现在的包头,与吕布是同乡,但也有学者认为,东汉时期的五原地区包括现在山西忻州、定襄地区,以及陕西榆林、内蒙古丰城等地区。因此,貂蝉是忻州人的说法被广泛接受。据元杂剧《锦云堂美女连环计》中,貂蝉自我介绍说她是忻州木耳村人氏,但我在地图上查过,忻州并没有木耳村,当然,某个村子在元代叫木耳村也不无可能。不过,忻州确实有一个收门票的景点叫貂蝉故里。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貂蝉是陕西米脂人,米脂倒是有个“貂蝉洞”,但少有人去,知名度显然不及忻州的“貂蝉故里”,看来米脂在利用貂蝉的名人效应方面,底气不足。
貂蝉叫什么名字?貂蝉当然不是姓貂名蝉,但“貂蝉”这个名字也是有来历的。
一种说法认为貂蝉的名字来源于她的美貌。传说她因容貌绝美,如同“貂”和“蝉”这两种象征高贵与纯洁的动物,故得名“貂蝉”。
另一种说法认为“貂蝉”是汉代宫女帽子上的装饰物,象征着她的宫廷身份。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貂蝉在汉灵帝时被选为宫女,因为管理貂蝉冠(一种具有公侯身份才可使用的帽子),就被叫作了“貂蝉”。
其实,在元杂剧里,貂蝉本名叫任红昌,是任昂的女儿。这一名字也为她的身份增添了几分真实感。
貂蝉拜月
四大美人各有其经典场景:西施浣纱、昭君抚琴、贵妃醉酒、貂蝉拜月。
虽然《三国演义》中并未直接描写“貂蝉拜月”的情节,但提到她在月明之夜,于牡丹亭畔长吁短叹,被王允误以为是少女思春想情郎。一番责问后,王允才得知她在为自己担忧,深受感动,进而对她说出了自己谋划已久的连环计。
而在民间传说中,“貂蝉拜月”被赋予了更浪漫的色彩。传说貂蝉在月下焚香祷告时,月亮因她的美貌而自惭形秽,躲入云中。这便是“闭月羞花”中“闭月”一词的由来,专门用来形容貂蝉的美貌。
如今,忻州古城每晚都有“貂蝉拜月”的演出,尽管我曾有幸观看,但因观众众多,未能看清细节,不知其演绎的是《三国演义》版本还是民间传说版本。
貂蝉与吕布的关系《三国演义》里貂蝉与吕布原本素不相识,在王允府上,吕布对貂蝉一见倾心,正是因为这份痴迷最终使他中了“连环计”,在貂蝉的迷惑、挑拨下杀了董卓。
《三国志平话》和元杂剧里,吕布和貂蝉原本就是夫妻,因为战乱失散后,貂蝉流落至王允府中,王允知道她的经历后,才决定把她送给董卓,以挑起吕布对董卓的夺妻之恨,从而在仇恨的驱使下杀死董卓。

不论貂蝉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还是虚构的文学形象,她都已深深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符号。她不仅代表了美貌、忠义与智慧,也折射出封建社会女性的不幸命运。她的故事将会永远的流传下去,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经典传奇。
(参考许蔚《三国演义通识》,盛巽昌《说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