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的电影越来越难看?本尊把原因说透了,他竟这样定义导演

光影新天地 2024-08-30 17:07:17

有没有觉得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越来越不好看了?至少我的这种感觉,是从2018年的《影》之后开始的。

先后操刀过奥运会、冬奥会开闭幕式和多次重大晚会的张艺谋被尊称为“国师”,而在电影领域则一直是美学表达的翘楚,直到2018年的《影》,黑白水墨质感的画风,依然承袭了张艺谋这一显著创作特点。

但《影》之后,张艺谋变了。

他开始向主旋律快速靠拢,2020年的《我和我的家乡》担任总监制。接着《一秒钟》历尽周折终和观众见面,漫天黄沙、简单质朴。

之后张艺谋仿佛上紧的发条,开始高产起来。搭建了半个哈尔滨中央大街的《悬崖之上》,我愿称之为张艺谋近期创作巅峰,剧本、节奏、表演细节的把握,场景和道具的考究都达到很高的高度。

在那之后,张艺谋拍电影越来越不讲究、品质越来越差,但票房却越来越好。

他在筹备冬奥会开闭幕式的间隙,和女儿联手拍了《狙击手》,这部电影拍摄周期不到一个月,非常快,场景也相对单一,和以往作品的美学表达背道而驰,却拿到了6亿票房。

接着是2023年的《满江红》,票房超过45亿。张艺谋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但在我看来创作上却极尽敷衍,不但彻底丢掉美学,甚至对画面品质一点也不在乎,《满江红》差不多通篇都是夜戏,但为了省事儿,张艺谋采用夜戏日拍,导致几乎所有场景的光线都是错误的,这么明显的问题,摄影出身、拍了一辈子电影的张艺谋不可能看不到,他只是不在意罢了。

接着是早就拍完的《坚如磐石》,大光圈浅景深,不但为模糊取景地,更是为了置景省事儿,为了过审大量修改,删减的七零八落;而今年春节档的《第二十条》,则完全靠法制题材和雷佳音、马丽的表演撑着,画面浓浓的电视剧质感,到了这一部,张艺谋已经完全放弃了自己多年来坚持的美学表达,怎么快怎么来、怎么赚钱怎么来。

是什么让他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七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上,张艺谋自己道出原因。

他在台上的一席话,说好听点是站在产业的高度,高屋建瓴;说难听点,就是站在电影商人的角度,唯利是图。

张艺谋表面上是说振兴产业、扶持年轻人、讲好中国故事,实际上句句不离市场、句句不离赚钱。

他说电影要收回成本盈利,才会构成良性循环的产业过程。如果一个导演一直亏损就拉不到投资,就没有办法继续创作了。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围绕“导演是什么”说出的时长1分钟的内容:

导演是什么?说白了导演的工作就是拿别人的钱,完成自己的想法,再给别人一个交代。本都亏了,你怎么交代?在全世界,很少也有导演自己掏钱拍电影的,这样的例子,如果有一个两个,卖房子卖车(拍电影)的例子,那一定也会成为影视佳话,也传个好几十年了。所以电影不仅仅是艺术,更是一个产业,我们要适应新的时代变化,讲好中国故事,也就是说,这个故事不仅你自己喜欢、你自己觉得它好,更要人民群众喜欢,还得要大家自愿买票进影院看,这样才会构成一个良性循环,导演也才会获得更多的机会来创作,也会让更多的年轻人和新力量,有机会涌现出来,长江后浪才会推前浪。

坦白说,张艺谋台上说出的每一个字都没错,近几年电影市场持续低迷,电影人依然没能走出寒冬,尽管张艺谋始终有电影拍,跟着他的工作人员也持续有工开,但他的压力可想而知。

导演是拿别人的钱完成自己的想法,再给别人一个交代。这句话应该是被张艺谋拿来当座右铭了吧!折射到创作上,就是尽可能的用低投资撬动大票房。

《狙击手》是这样,父女二人一共拍了不到一个月,有限的“野生”场景就把故事讲完了,拍摄成本很低(张艺谋开出多高的制作费是另一回事儿),电影盈利十拿九稳。

《满江红》是这样,夜戏夜拍的话,得打多少灯、多花多少时间?最大程度压缩成本,给投资方省钱,夜戏日拍!

《第二十条》也是这样,电视剧的质感、毫不考究的运镜、快马加鞭的拍摄,利益最大化才好和投资老板谈后面的项目。

但问题在于,当下的行业里,几乎都是这样求快、求省钱、求多赚钱的导演,想当年那个坚持美学表达的张艺谋是多么难得啊!我们需要这样的导演、需要这样的张艺谋,而不是现在变了的张艺谋。

多说一嘴,张艺谋监制的电视剧《雪迷宫》就快开播了。出品方放出现场花絮,张艺谋抽空探班,在导演椅上坐定,旁边还有一个空位。不管怎么让,男一号黄景瑜都不敢坐上去,另一位演员则迅速从椅子缝穿过离开现场。张艺谋的江湖地位和艺术造诣,让他在现场不怒自威,天然形成一种压迫感,真的很希望张艺谋接下来的作品质量,能配上他如此强大的气场。

0 阅读:48
评论列表
  • 2024-08-30 19:53

    现在烂片都有几十亿票房,你让资本怎么看?电影背后一定有资本,资本一看电影质量和票房没关系,资本还会投资好电影吗?

光影新天地

简介:最新鲜的资讯、最独到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