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来源:数字人文研究,双一流高教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成立跨学院研究机构——数字人文研究院。2023年4月2日,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揭牌仪式暨2022年年会在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第一会议室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国学院院长、数字人文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慧林,一级教授、数字人文研究院院长冯惠玲,发展规划处处长、人事处处长、学科规划与建设办公室主任、交叉研究院院长杨东,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教师工作部部长张斌,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黄兴涛,北京师范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李国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艺术学院院长张淳,图书馆馆长刘后滨,哲学院教授牛宏宝,书报资料中心党委书记李红宇,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数字人文研究院副院长刘越男,科研处副处长、数字人文研究院副院长胡恒,艺术学院副院长、数字人文研究院副院长顾亚奇,文学院副院长、数字人文研究院副院长陈涛,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院长、数字人文研究院秘书长钱明辉等出席会议。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员、学生研究员共59人到会,共同见证了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的新起点。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数字人文研究院副院长刘越男教授主持揭牌仪式暨年会开幕式,并宣读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的决定》。

开幕式主持人刘越男教接下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教授发表致辞。王轶副校长首先对2022年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数字人文研究院前身)的工作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数字人文是从工业文明到信息文明的发展中最值得研究的问题,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的工作使中国人民大学再次“走在时代前列”。王轶副校长肯定了数字人文研究院尝试的相关院系及教师参与度、活跃度的测评方法,认为这是在“有组织科研”上走出的一条跨学科新路,并表达了对数字人文研究院发展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的殷切期望与美好祝愿。

王轶副校长致辞随后在全体参会人员的见证下,王轶副校长和数字人文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慧林教授共同为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揭牌。

今年,在原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基础上,研究院新聘北京师范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李国英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教授为学术委员。同时,研究院于2023年3月完成了新一届研究员的招聘工作,目前共有来自校内10个学科、14个单位的67名研究员。研究院现学术委员会和领导团队组成如下。


王轶副校长为到会的新聘学术委员李国英颁发聘书

王轶副校长为研究院院长冯惠玲颁发聘书学科发展规划处处长、人事处处长、学科规划与建设办公室主任、交叉研究院院长杨东为到会的研究院副院长刘越男、胡恒、顾亚奇、陈涛及秘书长钱明辉颁发聘书。揭牌仪式后,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副处长、数字人文研究院副院长胡恒副教授主持了微报告会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数字人文研究院副院长顾亚奇主持了自由讨论环节。与会的职能部门领导、学术委员等围绕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期刊发展、研究的组织方式、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数字人文批判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数字人文研究院院长冯惠玲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我们从事数字人文是有意义的,数字技术方法将带来学术、教育、文化的轮廓重绘和方法重建,这同时更加凸显人文传统的重要性;同时,数字人文研究也是困难的,因为“从无处来”,所以总是“在难上走”,每一个参与者都是跋涉者,都应该向自己致敬。

冯惠玲教授总结发言冯惠玲表示,数字人文的发展,需要各学科共同探索、创新和合作,跨学科的数字人文研究院的运行将围绕“树项目品牌”“与学科共进”“聚创新成果”三个核心点展开,把有组织科研与自由探索相结合,“快乐地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