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运动有禁忌!这些情况千万别乱动

三诺记事本 2025-04-02 18:58:55

运动对糖尿病益处是不言而喻的。

规律运动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身体更高效地利用血糖作为能量;同时,运动还能改善心血管健康,帮助控制体重,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对于已患上糖尿病的人群而言,适量的运动不仅有助于稳定血糖,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但无论是医学指南,还是来自医生的建议,对运动量和运动时间都有一定的要求,通常是要求应保持不低于3~5天/周的运动频率,并且至少应达到150min/周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时间,或者应至少应达到1000kcal/周的体力活动能量消耗。

运动控糖是老生常谈了,但是糖友并非都适合运动。

部分糖友不适合运动的2个原因

1)有血糖异常情况

当空腹血糖>16.7mmol/L时,体内可能已出现酮体堆积,运动易加重酮症酸中毒风险。因为此时身体分解脂肪加快,酮体生成增多。

比如新确诊糖尿病且血糖极高的患者,未经药物控制就运动,会使病情恶化。

血糖<3.9mmol/L时,运动消耗能量会加剧低血糖症状,引发头晕、心慌、手抖、出冷汗甚至昏迷。这是由于身体缺乏足够葡萄糖供能。

2)慢性并发症因素

心血管系统:合并严重冠心病、未控制好的高血压的糖友,运动使心脏负担增大,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或致血压急剧升高引发脑血管意外。

如冠心病患者运动时,心脏需血增加,但冠状动脉狭窄无法满足。

眼部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尤其增殖期,剧烈运动可致视网膜出血或脱离。

运动中的血压波动和眼球震动会损伤脆弱的视网膜血管。

肾脏疾病:严重糖尿病肾病患者,运动加重肾脏负担,影响其代谢废物排泄等功能。身体代谢因运动增加,会超出肾脏承受范围。

足部问题:足部有溃疡、坏疽的糖友,运动会增加足部压力,阻碍伤口愈合,还可能使感染扩散。

运动中溃疡部位受摩擦和压力,易滋生细菌,扩大溃疡面。

神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对身体的感知能力下降,运动时可能因姿势不当、过度用力等造成损伤而不自知,如关节扭伤、肌肉拉伤等。

糖友在运动时要把握好“6不”原则

1)不空腹运动

空腹时糖原储备少,运动加速脂肪分解供能,易引发低血糖,且空腹血糖本就易波动。

如糖友晨起不进食就运动,可能在运动中出现低血糖反应,像心慌、手抖等。

2)不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使血糖短时间大幅波动。

一方面刺激肾上腺素等分泌,升高血糖;

另一方面运动后能量消耗快,易低血糖。

同时,对关节、肌肉冲击大,糖友因神经和血管病变耐受性差,易损伤。像百米冲刺、高强度长时间的力量训练都不适合。

3)不单独运动运动中可能出现低血糖等突发情况,单独运动时若发病,无法及时获助。有同伴可在异常时帮忙联系家人或送医。

如户外散步时低血糖晕倒,同伴可急救或呼叫。

4)不过度疲劳运动

过度疲劳运动致血糖异常波动,影响免疫功能。

糖友恢复能力弱,疲劳后难恢复,易生病。

长时间连续运动超身体负荷,血糖会不稳定,增加感冒几率。

5)不高温或低温环境运动

在高温环境下运动,糖友容易中暑,并且高温会使身体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加快,加重身体负担,影响血糖稳定。同时,血管扩张可能引起血压波动。

在低温环境中,血管收缩,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尤其对于有血管病变的糖友,增加心脑血管意外风险,还可能诱发冻伤。

6)不盲目跟风运动

每个糖友的身体状况、血糖水平、并发症情况都不同。不能看到别人做某种运动有效就盲目跟从。

比如有的糖友适合散步,但看到别人练瑜伽减肥控糖效果好,却不知自己关节有问题,练瑜伽可能加重损伤。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