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与本田合并“告吹”意味着什么?注重感情的日产会走向何方

颤抖的熊猫 2025-02-07 20:45:41

日产与本田经营合并“告吹”意味着什么?两大巨头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日产与本田的经营合并谈判终止,这两家公司的未来究竟会如何呢?

日产注重“情感”,本田注重“商业”

让日产粉丝感到焦虑的是,与本田的经营合并究竟会走向何方。

2025年2月4日有电视报道,关于是否继续推进经营合并的基本协议,设定的决定期限是1月30日。然而,在那个时间点上,日产并没有做出决策。

这样一来,两家公司的经营合并计划就彻底泡汤。那么,日产的未来又将如何呢?

尽管此次日产没有发表正式评论,但据报道称,日产反对本田提出的子公司化方案,这可能是导致谈判终止的原因。

据称,本田之所以改变策略,提出将日产子公司化,是因为对此次经营合并的前提条件——日产提出的组织重组方案感到不满。

日产的提案包括“全球裁员9000人”和“削减20%的产能”,但其中并没有提到“关闭工厂”。本田认为这一方案“力度不够”,因此提出了子公司化的建议。

2024年12月,日产汽车的内田诚董事兼代表执行官兼首席执行官曾表示:“这不是谁主导谁的问题,而是作为共同开拓未来的伙伴。”

很难判断谁对谁错,但日产注重“情感”,本田注重“商业”,两家公司重视的要素存在巨大差异,这最终导致了日产决定终止谈判。

从外部来看,日产似乎仍然受到卡洛斯·戈恩时代强行推行的“日产复兴计划”所带来的后遗症的困扰。

该计划包括关闭5家工厂、裁员2.1万人、削减50%的零部件供应商等。

从工厂方面来看,村山工厂、久里滨工厂、九州发动机工厂(零部件工厂)、日产汽车京都工厂(量产车生产线)等,在这一计划下,生产基础设施受到了重大“打击”。为推出新一代BEV(电池式电动汽车)“Ariya”而成立的车载电池公司“AESC”也被出售给了中国企业。目前,日产只能从该公司购买电池。公司内部也有不少声音对放弃电池内部生产持批判态度。

众所周知,日产的新车开发严重停滞。本应成为最赚钱的高端SUV,在日本却未能推出。“Fairlady Z”的底盘已经过时,“日产GT-R”自2007年以来也一直没有进行换代。无论汽车本身的质量如何,经销商的处境都很艰难。所有这些问题的根源可能都与“复兴计划”有关。

当本田提出包括关闭工厂在内的重组方案时,日产可能不想再次经历戈恩时代的噩梦,这也不足为奇。

工厂关闭和业务整合对就业和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不清楚本田在就业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什么建议,但汽车这东西,不能只看短期利润。

放眼全球,许多汽车制造商都在接受海外资本。例如,梅赛德斯-奔驰就是一家拥有科威特和中国资本的跨国企业。在超级跑车制造商中,这种情况更为常见。

如今,日产可能正在与多家投资公司进行密集的洽谈。当然,对于汽车爱好者来说,我们希望日产能够推出更多只有日产才能制造的新车。

“VC-Turbo”发动机就是一个例子。在目前的“X-Trail”中,这款发动机给人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希望日产能够利用这款发动机所搭载的底盘,开发出更多的SUV车型。

如果本田继续参与此次谈判,也希望他们能够考虑日产粉丝的感受。虽然本田已经没有了跑车(思域Type R除外),但日产仍有Fairlady Z和GT-R。粉丝们正在期待下一代车型。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