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空史中,A-37蜻蜓攻击机以其独特的设计、以及在越战中的表现,成为了一款著名的轻型对地攻击机。
A-37蜻蜓攻击机,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美军在越战中陷入泥潭,迫切一款需要能够执行近距离空中支援、侦察和火力压制的战机。
传统的重型轰炸机,虽然火力强大,但难以适应复杂的低空环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A-37蜻蜓诞生了。
它是T-37教练机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升级,整体采用双发、双座和平直翼的设计,低空飞行非常灵活,稳定性也极高。
机身搭载两台通用电气J85-GE-17A涡轮喷气发动机,最大推力可达12.7千牛,为飞机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在武器系统上,装备了一挺GAU-2B 7.62毫米6管加特林机枪,射速高达每分钟3000至6000发,可以对地面人员和轻型车辆造成毁灭性打击。
此外,A-37的机翼上还设有8个外挂点,可以携带8个副油箱和各种炸弹、火箭巢和导弹,进一步增强了航程和攻击力。
投入战场后,A-37以其优异的低空机动性和高出击率,迅速成为美军的得力助手:在越战期间,A-37共出动了超过1.6万架次,是当时出勤率最高的战机之一。自身损失却仅为22架。
越战结束后,A-37蜻蜓攻击机并未立即退出历史舞台。在美国空军中,它继续服役于空军国民警卫队和空军准备队,直至80年代末,被A-10疣猪攻击机取代。
同时,A-37还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如韩国、泰国、厄瓜多尔、智利等,成为这些国家空军的重要装备。在拉丁美洲的一些热点地区,A-37至今仍在执行平叛和扫毒任务。
尽管优点不少,但A-37的缺点同样明显,技就是防御力太差,在南美丛林中,甚至被狙击步枪击落过。和皮糙肉厚的A-10比起来,A-37战场生存能力实在太弱。这也是它被逐渐淘汰的重要原因。
不要怀疑,A10一样是朵奇葩
只适合对付弱武装的游击队
这么多副油箱,要去哪啊?
自身防御差极了?战损率那么低?这不自相矛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