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七大的台前幕后,毛主席关注王明的得票情况正确评价王稼祥

清云说说历史 2024-11-16 02:41:12

中共七大的召开,正值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夜,这一时间节点的选择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大会在延安召开,出席代表共755名,其中正式代表547名,候补代表208名,代表着全党121万党员。这次大会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全国代表大会,更是在全党整风的基础上,对以往革命经验的总结和对未来革命任务的部署。

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从抗日战争向全国解放战争转变的关键时期。大会通过的新党章,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这为党的理论建设和政治路线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毛泽东在大会上提出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明确了全党的奋斗目标和行动方向。

中共七大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大会通过的决议案和新的党章,不仅总结了党在抗日战争中的成功经验,也为即将到来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深厚基础。毛泽东在大会上的报告《论联合政府》和《愚公移山》的闭幕词,强调了全党要发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些都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区别于其他非无产阶级政党的显著标志。

在大会期间,毛泽东对王明的得票情况给予了关注,这反映了党内民主和团结的重要性。王稼祥在大会上的贡献也得到了正确的评价,他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明确提出:“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科学概念的提出,很快被全党同志所接受,为毛泽东思想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共七大的召开,不仅是对过去革命经验的总结,更是对未来革命任务的明确和部署,为党领导人民去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动力。

王明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是一个具有争议的人物。他曾是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主要代表,在1931年六届四中全会上开始成为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王明的“左”倾错误对中国革命造成了重大损失,特别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其错误路线导致根据地的力量损失了90%,白区工作损失了百分之百。然而,王明在中共历史上并非没有积极作用,他在统一战线的提出上做出了一定的努力,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他起草了一系列重要宣言和指示信,包括著名的《八一宣言》,对中共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政策的转变以及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毛泽东对王明的得票情况给予了关注,这体现了他博大的团结精神和对党内民主的重视。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对王明的评价是客观公允的,他指出:“在党的历史上有大功,对统一战线的提出有大的努力,工作甚积极”。这种评价既没有因为王明的错误而全盘否定他,也没有忽视他在某些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毛泽东的团结精神体现在他对党内不同意见的包容和对犯过错误的同志的关怀上。在中共七大上,尽管许多代表对王明的过去错误记忆犹新,不愿意选他进中央委员会,毛泽东仍然主张选举王明,并亲自做了许多代表的工作,希望他们能投王明一票。毛泽东的这种做法不仅体现了他对党内团结的重视,也反映了他对历史教训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革命任务的深远考虑。

在中共七大选举中央委员的过程中,毛泽东对王明能否当选中央委员非常关心,他亲自到后台了解情况,并表示:“最好能选上。”他认为,犯了错误的人也有代表性,不应将犯过错误的人推出去,而应团结他们。毛泽东的这种态度,展现了他以党的利益为重,以团结为重的高风亮节。最终,王明在七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这也证明了毛泽东对党内团结和民主的重视,以及他对同志的关怀和对历史教训的深刻理解。

王稼祥在遵义会议中的贡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作为党中央领导成员之一,王稼祥在会议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支持对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的确立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在遵义会议上,王稼祥投下了支持毛泽东的关键一票,这一票对于结束“左”倾错误路线对党中央的控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毛泽东后来多次提到,没有王稼祥的支持,遵义会议不可能成功召开,中国革命的历史可能会是不同的局面。

王稼祥在长征途中与毛泽东的深入交流,使他深刻认识到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性。他坚决主张改变红军的前进方向和路线,反对博古和李德的错误指挥,这一主张在遵义会议上得到了多数同志的支持,为红军的战略转变奠定了基础。

王稼祥在遵义会议上提出立即改组中央军事指挥机构,取消李德和博古的军事指挥权,由毛泽东参与军事指挥。这一提议得到了会议的采纳,从而确立了毛泽东在军事上的领导地位,为后续的长征胜利和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毛泽东对王稼祥在遵义会议中的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和评价。他不仅在多个场合强调了王稼祥的关键作用,而且在中共七大上特别提到了王稼祥的贡献。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明确指出,如果没有王稼祥、张闻天等同志从第三次“左”倾路线分化出来,就不可能开好遵义会议。这表明毛泽东充分认识到王稼祥在遵义会议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以及他对党和红军命运转折的贡献。

毛泽东在评价王稼祥时,多次强调他的功绩大于过失。在“文化大革命”中,王稼祥受到严重冲击,毛泽东在1972年的一次谈话中再次指出:“他(王稼祥)是有功的人,他是教条主义中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我的。遵义会议上他投了关键的一票。王稼祥功大于过。”这一评价充分说明了毛泽东对王稼祥在党的历史中所扮演角色的肯定。

在中共七大上,尽管王稼祥因病未能参加所有会议,毛泽东仍然强调了王稼祥的重要性,并在选举中为他“拉票”。最终,王稼祥在候补中央委员的选举中得票数位居第二,这反映了毛泽东对他贡献的认可和党内对他的尊重。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期间对王明的得票情况的关注,体现了他的团结精神和对党内民主的重视。他不仅对王明的历史贡献给予了客观评价,而且在选举中展现了对不同意见的包容和对犯过错误的同志的关怀。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他对党内团结的重视,也反映了他对历史教训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革命任务的深远考虑。毛泽东的这种高风亮节,对于维护党的团结和纯洁性,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王稼祥在遵义会议中的关键作用和在中共七大上的贡献,得到了毛泽东和全党的正确评价和高度认可。他在遵义会议中投下的关键一票,对于结束“左”倾错误路线对党中央的控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毛泽东对王稼祥的评价,不仅肯定了他的历史功绩,也体现了对党内同志的公正态度和对历史贡献的尊重。王稼祥的事例表明,中国共产党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既注重其贡献,也正视其错误,体现了党的实事求是精神和对历史的客观态度。

1 阅读: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