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潜伏》里,有个保密局天津站的少将站长叫吴敬中,其实在真实的历史当中,是确有这么一个人物存在的哦。他就是曾经在军统临澧特训班担任一大队二中队指导员,同时还兼任情报、电讯教官的吴景中啦。说到这军统临澧特训班教官的情况,沈醉在他的回忆录《军统内幕》里就有相关的介绍呢。戴笠当时选派了不少大特务到这个特训班去工作哦,其中就包括谢力公、王崇五、陆遂初、王班联、贺元、徐永年,还有吴景中这些人。而且这些担任重要职务的人呢,他们都有着相似的经历,那就是曾经都留学过苏联,后来却成了共产党的叛徒呢。
出于方便考虑,咱们就把吴景中称作吴敬中吧。这位吴站长可是老谋深算得很呢。在他担任保密局天津站站长这个职务之前,还曾经出任过中苏情报所总务科的上校科长哦。这么一说呢,其实大体上就和电视剧《渗透》里面那个店小二许忠义的角色差不多啦。
话说中苏情报所解散之后呢,在1944年的时候,吴敬中出任了“国家总动员会”第七经济检查大队的队长这一职务。到了1945年,他又担任起军统西北区的区长,同时还兼任着第八战区长官部调查室主任呢。而从1946年一直到1948年期间,吴敬中先后承担了好几个重要岗位的工作哦。先是担任军统东北区区长兼北满站站长,接着又出任国防部保密局天津站站长,并且还兼任天津警备司令部情报处处长,另外呢,他还是天津“清匪除奸委员会”的委员呢。
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吴敬中,在1950年之后就从情报界彻底没了踪迹。这里得说明一下,可不是像有些人猜测的那样,他去执行什么所谓的“海峡计划”哦。实际上呢,早在1948年的时候,吴敬中就遭遇了大麻烦,被毛人凤给抓起来了,抓他的罪名是“临阵脱逃”。那当时的情况是,能有能力把吴敬中从这困境里救出来的人,总共就只有两个。可到最后呢,真正肯为他出面说话的却只有一个人。就因为这样,吴敬中的结局可不太好,直接就被剥去了军装,原本在军队里的职位也没了,一下子就变成了普通老百姓。准确来讲呢,他后来是去当了商人,开始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啦。
吴敬中和沈醉那可是老同事兼老朋友的关系。而且呢,吴敬中还曾和程一鸣做过搭档,这程一鸣可不简单,是个高级潜伏者,还担任过军统行动处的少将处长呢。在戴笠在世的时候,吴敬中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顺风顺水。一有危险,他就往安全的地方跑。就说胡宗南在西北兵败,还有陈诚在东北兵败这两件事吧,按道理讲,吴敬中作为负责情报工作的,好像都有“情报失职”的嫌疑,可愣是没人追究他。这其中的缘由呢,先说胡宗南这边,大概是看在和戴笠是好友的份儿上,不想让军统陷入难堪的境地,所以就没对吴敬中怎么样。再看陈诚那边,陈诚可是老蒋的干女婿,身份不一般呢。要知道,陈诚向来是特别厌恶特务的,以往收拾起特务来那是毫不手软,戴笠、毛人凤那样的人物都很怕他。可奇怪的是,面对吴敬中,他却没有采取什么军法处置之类的行动,甚至还任由吴敬中调到了油水更大的天津卫。这里面肯定是有讲究、有门道的,到底是为啥陈诚不动吴敬中呢,这可就值得琢磨琢磨了。
有这么一种情况,程一鸣其实是假叛变而在暗中真潜伏着。而关于吴敬中这个人呢,就连他的老朋友沈醉,居然都不清楚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在官场和职场里面,据说存在着这么一条潜规则,叫做“一事不忠百事不用”呢。意思就是啊,一个人要是当过叛徒,那可就很难保证他不会再有第二次叛变的情况出现啦。而且呢,这里面还有些特殊情况,有些所谓的“叛徒”,其实是借着叛变这个名头,悄悄打入敌人内部去做卧底的哦。就拿军统(后来叫保密局)来说吧,在他们那种秉持着“宁肯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个”理念的环境下,吴敬中居然能一路混到少将军衔,这可真的是相当不容易,简直就如同“凤毛麟角”一般稀少呢。
在戴笠手底下那些被授予中将、少将军衔的人当中啊,有不少是有着叛徒经历的呢。就拿咱们在《特赦1959》这部剧里看到的刘安国来说吧,其实他的历史原型是文强哦。文强在军统工作那段时期,就已经晋升到中将军衔啦。而且呢,他后来去湖南担任“长沙绥署”办公室主任,以及再到徐州“剿总”出任前进指挥部副参谋长,这两次调动可都是和中将这个级别相当的平级调动哟。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文强都到了九十岁的高龄了,还一直在念叨着感谢戴笠呢。要知道戴笠他自己铨叙军衔其实是少将,那个中将只是临时的职务军衔,可就是这样,戴笠还帮着文强晋升到了中将呢。
戴笠乘坐的飞机不幸坠毁之后,郑介民接手了相关工作。他先是以“国防部二厅”中将厅长这样的身份,同时兼任了军统局局长以及保密局局长。然而没过多久呢,郑介民又获得了晋升,出任“国防部次长”一职。蒋介石心里是有所顾虑的,他可不希望郑介民变成第二个戴笠那样权势过重的情况,于是便要求郑介民把保密局局长这个位置让出来,而接任这个位置的就是毛人凤了。
毛人凤这个人呢,他在军统里的根基相对比较浅,自身能力也不是很强。正因为如此,他对吴敬中这样的人心里是十分忌惮的,而且时刻提防着。为啥呢?因为毛人凤心里很清楚,那些所谓真假难辨的“叛徒”,他压根就掌控不住。就比如说在要逃走的时候吧,能不带上这些人他就尽量不带上。可要是上头有人吩咐,有些可能必须得带走的,那毛人凤怎么办呢?他就会故意找茬儿,要么把人给逮捕了,甚至狠下心来直接干掉。而吴敬中呢,就是毛人凤重点想要去整治、收拾的目标人物其中之一。
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朋友们应该都清楚,在老蒋手底下呢,逃跑将军那可真是多得很呐,不逃跑的那是寥寥无几。就拿吴敬中和孙连仲、李弥、胡琏来说吧,吴敬中和他们比起来,那可真就是小巫见大巫喽。你看那些所谓的“长腿将军”,一次又一次地逃跑,可老蒋呢,还是照样任用他们,不但如此,甚至还会恢复他们已经被歼灭的部队番号,给他们晋升军衔呢。而吴敬中呢,也就是从天津离开了,去了南京,而且也没明确表示就一定不肯再回到原来的岗位上。结果呢,毛人凤居然直接就下令把吴敬中给逮捕了,这明摆着就是在借题发挥嘛,真的是有点小题大做啦。
在涉及吴敬中的相关情况里,有这么两个可能的状况存在。其中说到郑介民这个人,他在面对吴敬中的事情时是不敢轻易开口说话的。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有两点原因哦。第一点呢,要是郑介民出面去为吴敬中说情的话,很有可能会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呢,不但帮不上忙,说不定还会惹出更多麻烦事儿。第二点就是,郑介民心里得盘算着要和吴敬中做一个切割,毕竟他也担心万一因为吴敬中的事情被深究下去,搞不好就会拔出萝卜带出泥,把自己也给牵连进去了,所以他只能选择尽量不吭声,和吴敬中保持一定的距离呢。
郑介民和吴敬中的关系向来很不错呢。想当年啊,郑介民担任中苏情报所中方所长一职的时候,就把自己的老同学吴敬中给调到所里去担任总务科长啦。他这么做,其实是有两方面的考量哦。一方面呢,自然是源于对吴敬中的那份信任,毕竟是老同学嘛,知根知底的。而另一方面呢,也是看中了吴敬中在赚钱方面的能力,觉得他在这方面或许能发挥不小的作用呢。
话说那时候,吴敬中常常有机会出国去采购装备。每次他从国外回来,总能巧妙地“穿回”好几套西装呢,而且还是大圈套小圈地这么带回来的。这里面最好的那套西装,自然是要脱下来给“所长同学”郑介民的。你瞧瞧,他们当时那日子过得可真是相当滋润呐。就连戴笠看到他们这样的情形,都忍不住有些眼红啦。戴笠心里大概在想呢:这钱可都是我辛辛苦苦到处“化缘”才弄来的,结果呢,都被你们拿去花了,可我自己呢,到最后连个有价值的情报都没能得到,这算怎么回事嘛。
戴笠其实并不缺钱,所以即便面对某些情况心里或许会有点眼红,可还不至于为此大动肝火、生起气来。但毛人凤就不一样啦,他在“代理主任秘书”这个位置上,那待遇简直可以说是清汤寡水,没多少实惠可捞。时间一长啊,他心里早就对那些拥有更多权力和好处的情况馋得不行,眼冒绿光都不为过。虽说以他当时的能力,要去对付郑介民可能还办不到,不过呢,要抓一抓吴敬中的权力,他还是有这个本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