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字、不会算数、不认识岳飞、这些文盲明星,到底凭什么走红?

碧彤评娱乐 2025-03-20 04:32:25

你能想象吗?

光鲜亮丽的明星拿着千万片酬,却在镜头前掰着手指算1+4等于几。

某位顶流小生对着镜头自信满满自称"奇数字控",结果把10、20这些偶数当奇数,现场工作人员直接尬住。

更离谱的是,某当红小花捧着剧本念台词,连"忏悔"都能读成"千悔",仿佛打开了错别字盲盒。

这些魔幻场景可不是段子。

某军艺校草出身的演员,顶着高学历光环,却在综艺里把"驾驭"说成"驾权"。粉丝拼命洗白"哥哥故意装可爱",可当网友扒出他早年把"到此一游"写成"到此一放"的签名照时,滤镜碎得比玻璃渣还彻底。更讽刺的是,这位哥演的还是高知精英角色,戏里运筹帷幄,戏外连基础算术都搞不定。

如果说数学不好还能甩锅给"艺术细胞发达",那某些明星的文史知识简直能气活历史老师。有位古装剧专业户女星,演着巾帼英雄却连岳飞都不认识,被记者问到角色理解时支支吾吾:"他是古代很厉害的...将军?"更绝的是某位文艺女神,写读书笔记能把哈姆雷特和哈利波特搞混,硬生生把莎翁悲剧改造成魔法世界同人文。

这些翻车现场背后藏着更荒诞的行业密码。艺术院校的文化课门槛低得离谱,280分就能敲开顶级学府大门。剧组开机像打仗,62%的演员压根没时间通读剧本,有的连自己角色名字都记串。

资本疯狂造星流水线,三个月就能批量生产顶流,练习生培训课表上只有表情管理和人设包装。

粉丝经济更是给这场荒诞剧加足了戏码。

超话里"哥哥手指破皮了"能刷出百万转发,而明星写错字反倒被吹成"反差萌"。品牌方拿着大数据报告两眼放光:70%的Z世代消费者根本不在乎偶像有没有文化,带货能力才是硬通货。

有经纪人私下吐槽:"现在艺人背乘法口诀都能上热搜,我们何必费劲请文化老师?"

但打脸来得比想象中更快。

某历史正剧组曝出台前幕后花絮,主演捧着剧本问"嬴政和秦始皇什么关系",导演气得当场摔对讲机。

抗日神剧里冒出"八年抗战开始了"的穿越台词,逼得官媒连夜发文痛批。观众苦九漏鱼久矣,某平台统计显示,82%的网友支持设立演员资格证考试,呼声最高的考题竟是初中历史地理。

这场全民围观的文化现形记,扯下了娱乐圈最后一块遮羞布。当明星在直播间把"偌大"写成"诺大",在颁奖礼上感谢"孔夫子教会我做人的道理",在真人秀里理直气壮说"我数学不好我骄傲",那些日薪208万的工作室通稿显得格外刺眼。

有老戏骨痛心疾首:"我们当年为了演好角色,能在图书馆泡三个月,现在某些演员连剧本都要助理标拼音。"

要破这个局,光靠网友玩梗远远不够。

艺术院校该把文化课门槛提到本科线,片场该恢复传统的剧本围读制度,行业协会该给艺人建立职业档案袋。

韩国演艺圈早就推行分级考核制,演员想接历史剧得先通过专项测试。

咱们的鲜肉小花们要是能把买热搜的钱省下来请家教,背台词时也不至于舌头打结。

说到底,观众不是不能接受明星有知识短板,但拿着天价报酬还理直气壮当九漏鱼,这就有点欺负人了。

毕竟真正的好演员,哪个不是戏里演谁像谁,戏外言之有物?当某天顶流们不再需要靠装疯卖傻上热搜,或许我们的荧屏上才能真正出现值得细品的佳作。

0 阅读:0

碧彤评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