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睿宗李旦,四让其位

富贵旺财 2019-05-18 15:07:16

我在之前的一篇唐中宗李显,六位帝皇丸里说过,“六位帝皇丸”这个称号可以是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兄弟俩共享的,因为他们都是父母、兄弟、子侄六位皇帝,而这六个皇帝中,居然有三个是李旦让出来的,至少从形式上是他让出来的。

第1次,把皇位让给他妈

唐高宗李治驾崩之后,李显即位。显哥很任性,要封他的老丈人韦玄贞为侍中(该职位在唐朝相当于宰相),有大臣反对,显哥就说,现在整个大唐朝都是我的,我把整个国家给我老丈人都可以,一个侍中有什么了不起的!

结果可想而知,显哥名为皇帝,实权都在他娘那,武老板岂能容忍有人搞事,哪怕是亲生儿子。于是显哥就被废为庐陵王贬到了房州(今湖北房山)。

然后武老板让旦弟出来做皇帝,旦弟非常紧张,身边活着的人已经没有几个姓李的了,为了苟全性命,他跟武则天说,妈,皇帝还是您来当吧。于是公元690年,李旦变成了太子。

第2次,把太子位让给他哥

太子李旦还是战战兢兢的,最想干掉他的自然是姓武的那几个人——这些武则天的兄弟叔侄想取代李旦成为太子继而当皇帝。武则天听了狄仁杰等人的劝,决定将来把皇帝位还给李唐,派人把庐陵王李显接回了长安。

李旦看见他哥回来了,跟武则天说,妈,哥回来了,太子让给他吧。于是公元698年,李旦从太子再降一级变成了王爷。

公元701年,王爷李旦还当了一回元帅,统帅抵御突厥南侵的唐军,但他并没有上前线,而只是名义上的主帅。这件事跟本文没有关系,写出来是因为这一年,在遥远的西域碎叶城,有一个人出生了,他的名字叫李白。

第3次,把皇太弟位让给侄子

慢慢的,武则天老了,朝廷的事很多都交给她的两个男朋友张易之、张昌宗,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把张易之、张昌宗斩了,武则天无奈,把皇位传给李显。

李显重新当上皇帝,没有忘记他的弟弟,于是打算立李旦为皇太弟,李旦说,哥,我不要!

然后,李旦就立了他的儿子李重俊为太子。

第3.5次,把皇位让给另一个侄子

李显在被废为庐陵王的那段时间日子也很惨,老婆韦氏不离不弃,他发誓绝不会辜负她。重新当上皇帝的李显君无戏言,皇后韦氏得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但这个女人典型的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她不仅和武三思勾搭成奸,还想学她婆婆当皇帝,把丈夫毒死了,然后立李显的另一个儿子李重茂立为皇帝,自己操控一切伺机称帝,唐朝第二个女皇帝呼之欲出……

但历史没有重演。公元710年,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把韦氏杀了,李重茂为了避免太尴尬,就说要把皇帝位让给他的二大爷李旦——这李重茂可能就是跟着二大爷学机智了,如果不及时站在出来让位,叔伯兄弟李隆基就会不客气了。

李旦仍然是拒绝的,只不过儿子李隆基劝了他好久,他就接受了。这次跟前三次不一样,李旦让了,没让成,因为他儿子李隆基掌握了实力。

所以这次算半次。

第4次,把皇位让给儿子

李旦第二次当皇帝之后,面临立谁为太子的大问题。在他第一次当皇帝的时候,已经立了嫡长子李成器为太子,而三子李隆基在这次自己重新当皇帝的过程中功劳很大,两人都有资格。

李成器也学会了他爹的机智,他说国家安定的时候应该立长子为太子,国家危难的时候应该立有功的皇子为太子。

于是李隆基正式成为太子。

李隆基成为太子之后,必须面对一大政敌——他的姑姑太平公主。这个时期的大明宫的女人们都野心勃勃的,可能是受了武则天的影响,他的儿媳韦氏想当皇帝,她的女儿太平公主也想当皇帝,甚至她的孙女安乐公主都想当皇帝。但是后面这几个都没当成,因为李隆基把他们统统都干掉了。

李旦见儿子李隆基这么有水平,于是在公元712年,把皇帝位传给了李隆基,自己当太上皇。

这就是李旦,一个聪明的皇帝,一个谦虚的皇帝。身为皇帝,却懂得面子不能当饭吃,好死不如赖活着,在没有手握实权的时候,主动示弱把皇位让出来,即便掌握实权,还是想得开,把皇位让给能力更强的人,况且,这人又不是别人,是他儿子。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