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主妇其实并不是女性主义者喜欢的东西吧,在阶级史观下她们是可怜的劳动后备军、在新自由主义之下她们则显得这么无力好像成为了男人们“选择的自由”的外在表现。“主婦の知恵”这个名词似乎再怎么雕琢也不可能成为一种彻底干练的意思。
是的,“主婦の知恵”并不是什么能够彻底打破性别陈规定型的东西。但是她确实是一股力量,一股完全不同于“職人”的力量。她们算计利益,算计到超乎想象,但她们更注重信任。在主妇的世界里,信任和利益如此和谐的组合在一起,这是任何商业、当局无法想象的东西。正是因为这种知恵,所以商场会像ドラマ一样,充满激情和活力。
其实总结正直屋的经营理念,也可以概括为“诚信”:出售新鲜的商品、不为了眼前利益妥协、不打价格战、回应顾客的想法。但更重要的是正直屋的诚信不是“職人”的坚守,而是“主婦の知恵”。是我们相信主妇们能够有判断力去找到最好的超市,能够爱上属于她们的ドラマ,能够在日常中找到激情和爱。
这大概就是“主婦の知恵”吧,在日常中找到激情和爱,这里面没有宏大叙事而只有好好生活。其实以信任去经营商店的俗套剧情遍地是,但这部电影让人喜爱正是因为正直屋的信任不是一句口号也没有流于电影的表演,他的“根”,扎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里啊。由此,会让人想起《重起人生》,会让人想起在那个载体下,那是另一种日常生活的激情。你不由得感叹,日本文化真的很善于捕捉日常。
本片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旅馆部分的桥段。虽然着墨不多,但很有意思。其实这种题材虽然主角是一男一女,但完全可以不碰性话题的,含混一点的处理也完全可以被观众接受,毕竟电影并非现实,不是一定要面面俱到才是好电影,对现实取舍和重组才是好电影。《重起人生》就完全没有去碰性话题,因为碰了性话题,整个剧的基调和剧情的流畅度就非常容易被影响和带偏。
毕竟“性”所象征的文化含义实在是太复杂了,尤其是女性主题中的性。在一部女性电影里谈性是需要大力气的,要谈好性是非常困难的。其实在任何电影里要谈好是困难的。只是在很多传统题材的电影里,符号化、简化性是可以被接受的。
但是在女的题材中,符号化的性除非是表现男性的压迫不然全会显得怪异和突兀。(这里顺便谈谈我对简化的理解:简化是必不可少的,但一部作品也必须要有他不简化的部分,而且同样的简化在不同的语境中也不一定合适,而女性主义中对非男性压迫的性作简化似乎就是不合适的)
但伊丹十三还是碰了性,处理得还算挺巧妙。中年人的欲望和耻感在笑声中展现出张力但又不至于过分严肃。期待而又不自信最后还是无事发生。那种中年人的欲望感是刚刚好的。虽然最后笔锋一转聊回了主线的店铺经营略有生硬,但是这种不失复杂性和张力的对于性描写的尝试已经做得很不错了。故事的最后,老板英雄救美大概是感受了肉体吧。
这个尾巴收的其实经不起推敲,作为一个小小的笑料并回应了前段剧情尚可接受,但细想则略有奇怪,只能说勉强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