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免蓝委已有32案通过第一阶段连署,罢蓝团体列出20人”猎杀名单”,研判进入最后投票的机会非常高!民团综合评估,15人进入最后投票是”最低标”,更乐观列出20人”猎杀名单”,包括台北王鸿薇、徐巧芯、罗智强、李彦秀;新北廖先翔、洪孟楷、叶元之、张智伦、林德福;桃园牛煦庭、鲁明哲、涂权吉;新竹林思铭、郑正钤,台中廖伟翔、罗廷玮、黄健豪、南投游颢及花东傅崐萁、黄建宾。

黄扬明昨(9)日在政论节目《新闻大白话》指出,每个被发动罢免的蓝委都要抱持着可能进入第叁阶段的心情,并告知支持者会面临罢免投票的可能,并宣导该怎么投票;黄强调,若蓝营支持者以为不去投票罢免就不会过,上述20位蓝委可能全部会被罢免,立院便风云变色,届时绿营只要掌握立委罢免后有3个月要补选的空窗期,就有机会改选”立法院长”,把韩国瑜拉下来。
笔者认为,黄扬明的立场就是要蓝营与绿营直球对决,不能消极应对,否则罢免投票就能通过,而附带的连锁反应就是绿营利用补选的3个月空窗期将韩国瑜从“立法院长”位子上拉下马!所以,蓝营不能被动,否则2021年罢免时任高雄市长韩国瑜的教训会再次上演!
民进党推动大罢免的本质是打着民主幌子行民粹之实,刻意制造对立!蓝营必须要站稳民主的立场,对抗绿营的民粹式的情绪动员!罢蓝团体列出20人”猎杀名单“,意图非常明显,如果蓝营还没有危机意识,继续被动消极应对,那么,蓝营在立院的席次恐怕有减少的可能,届时的政治影响力将大为降低!
在大罢免浪潮中,蓝营整体上处于被动地位,不过,也可能因祸得福,就是透过大罢免让蓝营在立院中的席次增加甚至过半,但这离不开蓝营的全力反击,坐等绿营“自爆”可不现实!如果蓝营在大罢免中成功在立院过半,那么,势必能掌握更大的话语权!
蓝绿对决,绿营通过民粹动员,让绿营支持者投票意愿极强!蓝营必须要展现出对绿营的强硬姿态和抗争决心,才能凝聚蓝营支持者,增强信心!如此一来,蓝军的投票意愿才会被催出来!在大罢免中,主动迎战对决,更加能引起舆论的关注,甚至能够主导舆论!所以,蓝营不可以掉以轻心,务必要打好这一战,守住立委席次,守住“立法院长”!
(请给作品点个赞,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