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亲中一会亲美,阿根廷终究跳不出历史循环,反复左右横跳

东叔看过去 2024-02-14 05:21:02

最近,新上任的阿根廷总统哈维尔·米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他崇拜特朗普,亲近美国,被人们戏称“阿根廷特朗普”。

阿根廷为何会选这么一个人来当总统呢?

要知道,阿根廷上一个总统费尔南德斯还是非常亲中的,如今阿根廷又选米莱这个亲美总统意在何处?

其实,倘若回溯阿根廷近代的发展史,这样“左右横跳”的情况早已多次上演。

烂苹果堆里没那么烂的那个

米莱在竞选时的方针大概有下面这几条:

关闭中央银行,政府不为货币所背书,市场全面流通美元。

人体器官交易合法化。

取消政府主导的养老金,以及把公共服务(市政、水电、交通等)一律私有化。

可以说,每一条都非常的劲爆。这些方针充斥着浓浓的极端自由主义风格。米莱正是阿根廷的极端右翼代表人物,方针充斥着极端自由主义的行事作风。

这些方针常人一看就有很多漏洞,为啥阿根廷人民选了这么一个看起来不太正常的总统?

这还真不怪他们。阿根廷人民也是破罐子破摔了,他们实在不知道选谁做总统才能带领国家走出困境。

米莱的激情和疯狂似乎是烂苹果堆里没那么烂的那个,阿根廷人民愿意让他试试。

毕竟,在米莱上台前,阿根廷的前总统和米莱是截然不同的风格。

米莱之前,阿根廷总统是费尔南德斯。他是一个坚定的左翼政治家。非常的亲中,上任后来中国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参观毛主席纪念堂。

费尔南德斯希望借助中国带领阿根廷走出经济困境。

可事实还是证明,费尔南德斯失败了。他没能解决阿根廷的困局,支持率一路下降。

费尔南德斯参观毛主席纪念堂

其实这样的例子在拉美国家并非个例。

巴西左翼总统卢拉就曾说过:“拉美各国政局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左右反复横跳”。

什么意思呢?就是这届选了个非常左派的总统上台,下一届就会选个右派的总统上台,如此反复。阿根廷确实如此,在一左一右之间,国家的发展近乎停滞。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左右横跳,已是阿根廷的历史循环

关键还是拉美国家离美国太近,离独立自主太远。至今,许多拉美国家都没能走出一条适合本国独立发展的道路,被美国收割的奄奄一息。

有人会说了,古巴就在美国旁边,怎么没有陷入这种左右横跳的怪圈呢?

关键原因就在于古巴人民曾经起来反抗过,并且夺取了了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道路。

古巴卡斯特罗领导革命

所以现在的古巴虽然被美国层层封锁,但发展并未停滞,在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上遥遥领先其他拉美国家,多次受到联合国的表彰。

反观阿根廷,当年没能像古巴一样,站起来反抗美国的压制。

曾几何时,阿根廷也有过辉煌的历史,财富积累一度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可短暂的繁荣并没能持续下去,阿根廷没有走出自己的道路,没能摆脱美国的压榨。

二战后,阿根廷靠着战时贸易大发了一笔横财,有了工业化的本钱,打算开展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实现经济腾飞。

可这时美国坐不住了,美国不会容忍身边的阿根廷发展壮大,于是公然干涉阿根廷内政。

1946年,美国政府在阿根廷总统选举前发表了备忘录:《美洲各共和国关于阿根廷局势的协商意见》公然干涉阿根廷的大选。

不过,当时的阿根廷人民也不傻,坚持心目中的人选,最终阿根廷左翼民族主义者胡安·庇隆成功当选总统,粉碎了美国干涉大选的阴谋。

阿根廷总统庇隆(图中间)

庇隆作为一位民族主义者,他既不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也不投靠资本主义阵营,试图从阿根廷民族本身的发展中来走一条自己的路。

起初庇隆的施政还是有所成效的。他模仿苏联的五年计划大力发展经济。5年时间里,阿根廷年经济增速近6%,工业产量上升了25%,就业水平提高了13%,国民收入水平增长了22%。

虽然经济确实有所发展,但在数据背后,阿根廷的经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个是阿根廷的经济非常依赖于美国。阿根廷向美国借了不少贷款,并且进出口也十分依赖美国,阿根廷自己的工业体系并不完整。

再一个是庇隆政府发放福利确实有些超标。年经济增速6%,国民收入水平就增长近22%。

庇隆的高福利使得一度深受爱戴

国民收入远超经济增速,这多出来的钱,肯定是政府发给民众的。

过高的福利政策,导致阿根廷政府不得不从发达的农业出口找补,以支持工业发展和国民福利。

显然,阿根廷的经济这么走下去迟早会出问题。

美国插手,阿根廷成了韭菜

很快,美国利用阿根廷对美国经济的依赖,强迫阿根廷签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意在削弱阿根廷的货币与汇率主权,让阿根廷陷入债务危机。

比如《伊迪-米兰达协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美国借英国同阿根廷的贸易谈判,从中作梗,促成了英国同阿根廷达成了这个协议。

协议保持了阿根廷同英国的贸易,但要求阿根廷用英镑结算贸易,而英镑的结算汇率设置权力在英国手中。

二战后的英国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听美国的。于是,在后来美国对阿根廷开展打击的时候,英国也利用这个协议配合。

英国先是操纵比索贬值,导致阿根廷在对外贸易中损失不少钱,随后英国还暂停英镑的兑换,直接拖欠阿根廷外贸款项达15亿美元,让阿根廷的财政陷入困境。

这时的阿根廷不得不向美国寻求帮助,向美国借了一大笔所谓的“低息”贷款。

美国一方面扶持阿根廷的军政府,试图给庇隆政府扣上社会主义的帽子,在意识形态上频繁谴责阿根廷,并且给阿根廷施压。

此外,还向阿根廷大量倾销廉价工业产品,以拖慢阿根廷自己的工业发展

另一边军政府也借机大肆攻击庇隆政府,宣称其是“狂热的民族分子”过高的福利政策只会拖垮大家。

很快,阿根廷的经济陷入危机。

美国看时机已到,宣布美元加息,熟悉的收割套路再次上演,阿根廷欠美国的钱还不上了,陷入了债务危机。

阿根廷陷入债务危机的漫画

就这样,庇隆政府被迫下台,军政府上台。可军政府也不是什么好鸟,背后的旧勋贵势力开展贸易保护主义,逆当时世界开放贸易的潮流,被众多国家讨伐,最后也狼狈下台。

下台后,阿根廷又把左派的庇隆请了回来。

就这样,在随后的20多年里,阿根廷一直重复着一左一右的故事,庇隆和军政府轮番上台,终究没能走出困局,阿根廷错失20年的发展机会。

后来,美国发现军政府实在是扶不起的阿斗,便开始扶持起了阿根廷的自由派。

马岛战争后,阿根廷迎来了新自由主义政府。执政人是梅内姆——一个同米莱相似的极端右翼自由派。

在梅内姆的执掌下,阿根廷先后把大批的国企卖掉,推动国企私有化,缩减大部分的福利政策,开展资本自由和贸易自由。

阿根廷还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银行。懂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这两个组织在二战后是怎么代替美国的手脚来对他们进行经济渗透的。

阿根廷也逃不开魔爪,本国的汇率和和货币政策开始高度的听从美国的安排。

在梅内姆执政的几年时间,阿根廷的大部分国有资产被洗劫一空。国有企业的外国资本占比高达70%。

尤其是银行业约三分之二被外国资本瓜分,这导致阿根廷丧失了自己的金融主权。

这带来了严重的后果,阿根廷成了待宰的羔羊,准备被美国收割。

华尔街的资本开始了经典的操作。先是宣布阿根廷的资产不行,经济不景气,故意拉低阿根廷的资产价值。随之而来的便是以低廉的价格,大量的收购阿根廷的资产。

什么自然资源和各种公共服务都被外国资本先后掌握。阿根廷的国有资本一度沦陷。

随后,美国操纵汇率,使得比索和美元的汇率大幅波动,导致阿根廷欠的债越来越多,阿根廷更还不起钱了,还要交巨额的利息。

在一波收割完后,美国宣布阿根廷陷入债务危机,资本大量抛售阿根廷资产,开启了外套。

这么一来二去,阿根廷的国有资产被外国资本洗劫一空,阿根廷自己还欠了一屁股债。从此阿根廷的经济就陷入了恶性循环。

政府的执政也陷入了循环。

一会美国扶持的自由主义右派上台,把阿根廷的资产霍霍掉后,又换一个左派上来,大力学习中国等国家发展经济,但却又没有走出自己的道路,终于是修修补补又下台。

阿根廷就这样,又等着下一个右派上来折腾一番,国家前几年那一丝发展又被霍霍干净,阿根廷抬头之日遥遥无期。

结语

所以,纵观阿根廷近代的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阿根廷早就陷入了循环。

如今选了一个极端右派上来,只不过是历史的重演罢了。不过,米莱的方针比之前的自由主义右派更为激进,阿根廷能不能撑得住,还要打一个问号。

阿根廷倘若要想破局,必须要找到一条独立发展的道路,否则反复的“左右横跳”既不利于自己的发展,也给世界带来了冲击。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