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梅沙村改造©南沙原创
建筑师刘珩和她的事务所·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NODE)的这十三个作品,每一次走进现场,都有不一样的设计体验,亲身经历每一个场所的变迁与创作之中,她强调,介入场所的方式,轻松,才可以走的更加深远。
建筑设计与创作的过程,并非一路都是轻松与愉悦的。但是,当一座建筑被建造出来的时候,它给人的不是一种压力,而是回归到轻松的状态。一个空间的存在不能脱离人,这种“轻松”来自于最合适的空间设计,与城市、人的交往达到最好的契合点。
化整为零的空间整合
梯城——深圳留仙洞万科云城设计公社A3地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方案灵感源于诶舍尔的“梯城”及巴拉干自宅中的院落意向,尝试采用化整为零的手法,利用现成的高差和空间密度最大化的原则,提出了一组肩并肩而又各自独立的“七姊妹”院落建筑概念。
由于限高原因,大部分建筑的使用空间在地平线之下,为增加其通风采光,以独立院落作为建筑原型,每个建筑由2层空间/楼梯/花园三个元素构成。虽然有共同的元素,不同的穿插与重组,以及所处的城市设计位置和相邻关系的差异,每个院落又各有特点,相互作用又相互独立,可分可合;组合在一起,虽然都置于地下,但是有天有地、有风有水。
高低错落、迷宫式的路径让这个日常场所有了别样的体验感。
折房子——南京珍珠泉艺术家工作室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一张很长的“纸”折成的房子——始于一个艺术家与一个建筑师的对话。
艺术家:书写一个模糊的房子——虚拟的使用者的“模糊”。邀请11位与艺术有关的人参加此次建筑互动。他们对房子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想象,“模糊”将这些新信息带给建筑师。
建筑师:这里的山与水有着可望不可及的“模糊”的暧昧,想象的房子应像一张二维的很长的“纸”卷折成的四维空间,从山路迂回着“走进”水中,山水由此形成了“可望又可及”、亦模糊亦清晰的关系。用清晰去实现这个模糊,是一个更加模糊的事。用文字“说”一个房子,再由建筑师“做”出来,这房子必将是个有趣的误差。
桌景——深圳留仙洞万科云城设计公社B4地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这是一组不同形式的桌面堆在一起。整体而言,它还是一个平面,但有趣的是,如果钻到桌底看,看到的却是另一道风景:不同形式的桌子,由不同形式的结构组成,之间可能会形成意想不到的空间,也就形成了空间之间的对话,而且桌子之间的缝隙有了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可能。
可以想象,每一个地下建筑单体都是一张抽象意义上的桌子:桌面是城市绿地,桌底就是地下层,建筑实际的使用空间就是在结构基础上设计组合的。一个个独立、简单、不一样的“桌子”共同组成了地上与地下的双重景观。
以罗马Nolli Map的城市灰空间和岭南地域应对气候的建筑灰空间、公共街道与建筑之间的虚实肌理关系为灵感,将篮球场、森林广场、看台、咖啡厅等公共功能穿插于办公空间之间,形成了层次丰富的体验空间及路径。
旧地新改所焕发的生命力
北京大半截胡同7号设计改造展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用常规的建材“脚手架”勾勒出原四合院落已拆除的轮廓线,再与上布素麻的原材料“麻绳”,非常规的建构组合去填充弥补历史形成的地面高差,以期在摇曳中行走出一种即时感的弹性体验。
脚手架的框架勾勒出院落中已拆房间的轮廓,用“空”的方式还原院落“实”的状态。背对背的一面磨砂镜面不锈钢和另一面可供张贴的锌板的移动组合,分隔出给予建筑改造和服装展示的灵活多样的空间,同时也让公众在行走中体验到空间似是而非的暧昧和错位,人影晃动,亦真亦幻。
广州恩宁路永庆坊建筑改造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建筑被改造成“云”、“塾”、“社”三大部分。
云:片区中所有办公、接待和会议空间的主入口。建筑本身是片区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清末建筑。由于建筑的屋面腐朽坍塌严重,而墙体较为完整,设计选择完全保留四面砖墙,清理恢复旧砖墙的质感,置入全新的钢结构体系,构建全新的屋面系统,形成新旧脱离且融合的公共活动空间。
塾:片区中供小朋友培养业余爱好的教学空间。原本建筑由三栋红砖房组成。其中两栋现状较为完整,设计对其进行功能性改造。另外一栋,原空间低矮阴暗,尝试置入全新的钢结构构筑物,形成明亮通透的接待空间,并在新旧之间通过垂直外挂的楼梯巧妙转换。
社:片区中唯一的开放户外活动场地。场地内原有三栋红砖旧建筑,但在设计之前已被拆除,因此需要进行全新的建筑设计。对原有的建筑肌理给予充分的尊重,保留原有建筑的多元性,尝试用三个小玻璃个体组合,在削弱新建筑的体量感的同时,重新利用原建筑的旧红砖还原对旧场所的记忆。尽可能保留珍贵的户外活动空间,通过公共大台阶承载丰富的公共活动,并利用大台阶在室内外空间之间形成连接和转换。
蛇口大成面粉厂建筑改造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改造理念上,强调“因地制宜,顺势而为,物尽其用”的原则,对于本身特色鲜明的工业建筑,保留和强化其空间原汁原味的特质,置换新功能;对于看似普通的标准化厂房,挖掘和激发原有空间的潜力与活力,以较强势的方式介入,使其特质最大化,实现建筑空间的丰富性和层次性。设计上力求保留和还原工业遗址的原貌,并在其中创建独特的公众参观流线,为城市中的每一个人提供近距离接触工业繁荣印记的机会,在这个经过蛇口快速发展所遗留下来的工业废墟上,实现“天人合一”思想的回归,重新审度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
蛇口浮法玻璃厂改造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主入口改造中,原本被指定拆除的旧仓库被保留,新的入口形式希望能与这栋旧仓库有机的结合起来,于是新的轻型钢结构柱从框架混凝土老建筑中“生长”出来,而新体量则被新结构系统所支撑。新旧建筑在体量上相似,上下直接“平移”,以此在两者间形成有趣的时代及技术反差。
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盐田分展场改造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临时展馆的设计构思源于对这栋需要保留住宅的尺寸的演绎以及由宅基地的面积所带来的村落肌理空间的思考。对9号楼的设计策略,首先保留了建筑原承重结构,在此基础上拆除一些非承重墙体,由此打通各个封闭的空间,使得整个建筑空间变得灵动自由。10号楼原状为单层框架结构建筑,改造遵循着因地制宜,顺势而为的原则,提出“通”、“融”、“透”的设计理念。
营造更好的公共体验
广州时代美术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合作设计师:方案建筑师Rem Koolhaas+Alain Fauraux;项目建筑师:刘珩+南沙原创)
设计关注于城市化过程中建筑功能的对立因素:单一与多元、简单与复杂、私密与公共。
美术馆希望被制造一个体验艺术制作过程以及展示艺术作品的双重场所,同时实验性地通过公共空间(美术馆)主动介入私人领域(居住小区),使对立双方碰撞产生多种冲突,同时制造更多偶遇的互动。
通过把美术馆的公共空间分散并嵌入到居住建筑的数个不同层面上,使得当代商业住宅的一种普遍类型得到了尽可能丰富的多样性。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中国的城市正集体大范围地建造着一种单一原型(居住建筑),并以这种原型向外围扩张,却很少配备与之对等的基本公共设施。这些单一的居住项目增加了城市的交通,加剧了交通干道持续的拥塞状态。这种现象在中国的城市中普遍存在。
通过把美术馆与一个原本完全作为居住用途的建筑进行整合,一个例证被建造出来了:没有理由在中国的城市外围仅建造单一的居住项目。居住区能够吸收商业、文化以及社会性的都市生活相关内容,并与之结合成有机的整体。
虎门梅沙小学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虎门梅沙学校位于东莞市虎门镇,采用梅沙教育特色的课程设置,主张开放型、复合型教育空间。
项目位于典型岭南地区,结合本土特色,设计初始引入了经典的岭南灰空间作为原型,设置丰富的架空区域,采用开敞的通透式空间界面,在遮挡阳光、引入新鲜空气的同时提供大量的公共活动、游戏空间。
公共空间系统的整合与叠加是本方案对于学校类建筑特色回应,在不同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利用公共性的廊道衔接不同区域,同时结合不同区域的特点,廊道在自身的尺度、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进行延展,从而形成丰富的空间变化,利用垂直交通竖向串联不同水平层的公共区域,包括首层架空、二、三层斜坡连廊、屋面活动区等,构建出丰富多变的公共空间系统。
关于色彩,出于对南方性的考虑,学校整体采用浅灰色系做为主要基调,结合彩色变化的楼梯提升校园的活泼氛围,营造轻快活泼的校园环境。
深圳福田婚礼堂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建筑空间的迂回辗转,产生体验的多样化和时间的延长,以此强调婚礼仪式的庄重和美好。
21世纪的人们总是很忙碌,就连原本令人激动的婚姻登记也只是在一间房子里花大约半小时填表登记的一个简单过程而已。而位于香蜜湖公园内的这个新的婚姻登记处,不再仅仅为前来登记的人们提供法律程序上的服务,更是为即将结婚的情侣们创造一个有仪式感和永久记忆的场所。
时间和体验是这个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将各个功能围绕水池串联成一个围合的空间:到达、等候、登记、穿越水池、拾级、颁证、与等候的亲朋好友相聚。
有意在离婚登记的流线上设置了路线障碍,需要先走过结婚登记的所有场所后才可到达,这样的路线安排会产生怎样的心理感受是让人期待的。提供能够迅速穿越场地的流动性公共空间,与山坡、竹林等组成丰富的空间,使得建筑成为具备第三使用功能的场所。
深圳洋涌河水基础设施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水闸,本是城市水系运行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却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关联。
洋涌河水闸是一次有益的实验,设计需要在河中央设置闸门桥控制和调节洋涌河水位,以及连接一河两岸。设计试图从两个方面来回应理念,首先满足传统意义上交通连接和水调控的功能需求,同时也充分考虑它可能带来的公共性的延展,利用桥与闸门双向间隙和高差,适时地再嵌入一条多维的“Z”路径,错落起伏于不同的构筑物之间或之上。水基础设施不再是一组被贴上“闲人勿进”的标签,而成为一个可路过可观摩可体验的日常公共空间。通过这里的人群,既可快速通过场地,又可以选择拾级而上,漫步休息,驻足远眺洋涌河两岸。使之颠覆了基础设施的“一般不对外”性质,能够被城市,被当地的人们使用,成为社区的日常休闲和教育的公共场所。
在材料和色彩的选择上,用红色钢和素色混凝土的组合,这样这个水基础设施就以一种充满想象力和活力的形象呈现在洋涌河上。
酷山水-地表的记忆:公共观念景观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观念景观《酷山水-地表的记忆》,设计长度210米,宽度16米,是连接桥厂房主展区及桥头村展区的必经之道。
方案延续其地表原有河涌和农耕的特点,提出“枯(酷)山水”的概念:狭长的场地貌似一条静止的河流和地表,由于地表下方的起伏、挤压,形成高低起伏的山水,而进一步的涌动也终于从撕开的缝隙中释放出生命的迹象,重生的农作物和未来不可预知的人类活动,暗示了逝去的生命和记忆,此时此刻将以另一种方式回归。
河涌观念景观是一次有趣的设计尝试,以“无水”营造“山水”,其抽象的大地景观特征是建筑师对快速城市化自然和农耕文化快速消失的反思批判和再创作。
“建筑在这里”,不仅是人与建筑视觉的接触,更是人的身体的接触。
通过设计让一个建筑具备渗透感,变换人在空间里的感受与体验,使得空间拥有时间的生命,让建筑超越功能的承载,让人走进去,获得场所精神的感染。轻松,是建筑师想追求的一种心态,也是一个建筑最后呈现出来的状态。
本文图片由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