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空战:40架战机坠落背后的惊人真相与中国空军的未来之路

月照离殇 2025-03-01 17:09:48

老话说得好,兵者,诡道也。这俄乌冲突打到现在,表面上看是坦克、炮兵的肉搏战,但背后,空中力量的博弈,那才是真正牵动全局的暗流涌动。最近很多人都在说,俄罗斯空天军不行了,撑不住了,战机接二连三地被乌克兰击落,都快成筛子了。这话听着吓人,但仔细咂摸咂摸,味儿不对啊。

那些坠落的战机,究竟说了什么?

事实是,这俄军战机确实被击落了不少,乌克兰方面宣称2024年就击落了40架。但这40架,大多是苏-34、苏-25这些前线战斗轰炸机。你想啊,这些家伙整天在低空呼啸,执行着近距离支援地面部队的危险任务,就像一头扎进狼窝的猎犬,能全身而退才怪呢!这就好比一个拳击手,为了追求一击必杀,放弃了防御,自然更容易挨打。说白了,这损失,是高风险任务带来的必然代价,并不能完全说明俄军空天军整体实力不行。

你再想想,就算损失了40架,对于俄罗斯庞大的空天军来说,算个啥?压根儿就没伤筋动骨!人家依旧牢牢掌握着制空权,各种军事任务照常执行。这就好比一个富豪,丢了点零花钱,影响不了他的整体资产。这仗,远没到俄罗斯空天军“撑不住”的地步。

这仗,中国空军怎么看?

这俄乌冲突,对我们中国空军来说,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警惕,绝对是第一位的! 尤其是对敌方单兵防空导弹的警惕,更得放在心尖上。  低空轰炸,那可是个高风险活儿,如同在刀尖上跳舞。俄军吃亏的地方就在这儿,被那些单兵防空导弹打了个措手不及。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教训,我们必须吸取。

那怎么办呢?总不能不进行低空轰炸吧?当然不是。  解决这个问题,方法有很多。比如,尽量减少低空飞行,选择高空轰炸;使用制导精度高的精确制导武器,一击致命,减少暴露时间;充分发挥火箭军的远程打击能力,对敌方防空火力进行压制,为空军作战创造有利条件。 我们有火箭军这支王牌队伍,可以为空军减轻不少负担,形成陆空一体化打击体系。这就好比一个球队,有了强力的前锋,中场球员的压力也会小很多。

还有个更长远的问题:高超音速导弹

这俄乌冲突,还给我们指明了一条新的方向:高超音速导弹。想想看,如果我们的战机能携带高超音速导弹,那还用这么冒险地低空飞行吗?直接从高空发动打击,敌方的防空系统根本反应不过来!  这就像用一把更尖锐的利剑,让敌人防不胜防。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目前,我们还缺乏合适的载机平台来发射高超音速导弹。轰-6系列的载机能力,说实话,有点吃紧。  未来,我们可能要依赖轰-20甚至六代机这些更先进的平台,才能真正发挥高超音速导弹的威力。 这就像盖高楼,需要更坚实的地基才能支撑更宏伟的建筑。

所以,这40架战机的坠落,不仅仅是一场空战的损失,更是对我们战略思维的一次深刻拷问。 它提醒我们,在未来的战场上,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我们需要更强大的空军力量,更先进的武器装备,更灵活的作战策略。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一颗时刻保持警惕,永不懈怠的心。

这俄乌冲突,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的不足,也指引了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关注战机数量的层面,更要深入思考背后的战略和战术问题,积极应对未来的挑战。 这场战争,远没有结束,而我们对未来空战的思考,也才刚刚开始。

现在,我想问问大家,你们觉得中国空军应该如何更好地应对未来空战的挑战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真知灼见!让我们一起思考,共同进步。

0 阅读:10

月照离殇

简介:某知名啥也不是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