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市场上的内存价格出现暴跌,最夸张的就是国产某8G DDR5内存条降到了丧心病狂的99.9元的历史最低价。
更为离奇的是,三星、海力士、镁光等传统的内存生产商,居然也难得出现降价。
要知道,曾经世界大部分的内存生产都被三星、镁光、海力士和英飞凌这几家公司垄断,他们的也经常打价格战,但是他们的价格战就是集体宣布涨价。
我们都知道,垄断是世界上最轻松、最挣钱的一门生意。
可是呢,现在内存由四家 公司垄断,四家公司又分别属于三个国家,彼此之间也会形成竞争关系。
如果,这四家公司都是中国公司的话,那彼此之间一定会内卷,最终把内存的价格达成白菜价。
但是,这个世界没有如果,这四家内存巨头都是欧美资本控制的公司,欧美资本最最擅长的事情就是追逐利润。
在共同的追求之下,四家内存巨头很快就达成了打价格战的协议,联手让内存价格变得更加“合理”,以追求更高的利润。
2000年的时候,美国处于第4轮加息周期,引发了互联网泡沫,导致大量互联网公司破产倒闭。
按照正常的经济规律,对内存需求量巨大的互联网公司大量倒闭,势必会让内存的需求大幅下降,内存的价格也会随之下降。
但是,令经济学家听到要发狂跳楼、小儿不敢夜啼的事情发生了:在DDMR内存市场需求萎缩50%的情况下,仅仅过了半年的时间,DDMR内存居然逆势上涨300%。
美国的很多有强大议价能力的电子终端公司,比如苹果、戴尔等,都毫无办法,只能提供电脑等终端产品的价格,让消费者买单。
这种离奇的事情连美国商务部都看不过眼,决定调查英飞凌、镁光、海力士和三星公司,最终发现这四家公司竟然真的在幕后联手提高内存价格。
这几家公司通过开会决定内存价格,还不惜彼此交换敏感的机密销售数据来相互监督。
最终,这四家内存公司总计被罚7.32亿美元,其中三星是主谋,被罚3亿美元,还有18名高管锒铛入狱。
当你以为这样四家垄断联盟就会四分五裂的时候,你就太年轻了。
那时候,世界上能生产内存的公司基本就没有能打的,世界上所有的公司想买到好内存都绕不开这四家公司。
卖贵卖便宜都是挣钱,为什么不卖贵一点,多挣点钱呢?
要知道,这四家公司年销售可是几百亿美元,罚款一两亿根本就不痛不痒。
于是,这四家公司通过这次被罚,直接完成自我进化,升级了操控价格的手段。
既然市场需求降低的时候逆势涨价会被调查,那市场需求增加的时候来个“顺势涨价”不就没事了?
当内存需求增长20%左右的时候,镁光就会联合三星达成秘密协议,开始控制产能,减产15%左右,人为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让内存顺其自然地涨价。
如果这些理由还不够充分,那各个内存厂商就拿出让全世界更为信服的理由:比如三星工厂断电,导致内存生产受影响而减产;镁光工厂氮气泄露,导致停工等等。
不是我们内存公司想减产,我们真的不想减产,只是断电、漏气,遭到各种天灾人祸等不可抗力因素不得不减产。
既然减产了,那内存就涨点价吧,想必各位买主们肯定是没有意见的吧?
有意见的话你们就去别家买内存吧,我们家没有那么多了,不好意思啊,出门左走,不送!
各大终端产品生产厂商都只能非常友好地表示:我们都没有意见,不可抗力因素吧,我们都理解,打价格战涨点价很正常。
不只是各大终端产品生产商,各个国家对于内存厂商的这种价格战也是没有太多的办法,对于内存厂商的调查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人家根本不介意,你们爱买不买。
中国作为内存使用最多的国家之一,对于各大内存厂商的价格战也没有太多的办法,毕竟自己家的企业那时候确实也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
没办法的中国只能一边忍受这些内存厂商的价格战,一边扶持自己家的企业,希望有一天能摆脱这样的困境。
你还别说,勤劳勇敢也聪明的中国人还真的干出来了,长江存储和和非常新这两家公司很快就脱颖而出。
2022年开始,这两家中国的内存公司都进入了量产,开始大规模向市场投放产品。
中国这些性价比高、性能也不差的产品进入市场之后,直接导致内存条和硬盘等产品价格出现暴跌。
对于内存降价最抵触、最不情愿的三星也迫于压力不得不降价。
曾经用价格战进行涨价的几家国际内存公司终于正确使用价格战。
不过,这次的价格战有点凶残,三星利用自己家大业大的老大地位,疯狂降价,企图消灭弱小的对手,企图再次实现垄断地位。
美国那边更凶残,直接制裁长江存储和合肥长鑫,打不过就利用国家力量干掉对手,这是美国的基本操作了。
在这一波降价潮中,只要中国的企业活下来,那将彻底改变内存生产的格局,中国甚至全世界都能摆脱曾经的内存价格战之苦。
不过,现在估计一时半会还要忍受这些内存厂商的价格战,因为中国的企业虽然量产,可能产能还没能跟上,而且还被美国无耻的制裁。
我是42光年,喜欢就点个关注吧。
主要是显卡价格居高不下,不敢装机
加油,把显卡 cpu价格打下来
小编文笔甚佳~[点赞][点赞][点赞]
准备支持国产SSD 1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