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双时代」进行时:支付进AI,碰一下进场景

雷科技 2025-04-17 18:31:33

4 月 15 日,支付宝联合魔搭社区上线了国内首个「支付 MCP Server」服务,为 AI 智能体提供了原生的支付能力支持。甚至,AI 开发者使用自然语言就可以接入支付宝支付服务,让 AI 智能体快速拥有「变现」的能力。

但支付宝「支付 MCP Server」的推出或许不只是一次常规的技术发布,其背后的含义更在于,为 AI 时代打开一个全新的服务入口。

今年以来,AI 智能体已然成为了整个 AI 行业最具共识的一个方向,并且伴随 AI 技术的快速迭代,大模型的基座能力越发强大,2025 年也被许多人视为「AI 智能体爆发元年」。但在看似热闹的场面之下,一个根本问题始终横亘眼前:

AI 智能体要怎么赚钱?

众所周知,一个健康的生态必然需要建立合适的商业变现路径,支付更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基建」。但相比过去开发者在 Web、APP 以及小程序上通过支付 API 实现商业闭环,AI 智能体的运行逻辑完全不同。

简单来说,AI 智能体往往以对话为交互主轴、以任务执行为核心,很难用既有的支付 API 嵌入的方式实现自然流畅的商业交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了支付宝基于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模型上下文协议)开放协议率先推出支付 MCP Server。

更重要的是,支付宝这次推出的「支付 MCP Server」,不仅支持开发者用自然语言实现接入,用户也可以通过简单的自然语言进行支付、查询支付状态、发起退款等操作。换言之,AI 智能体基于支付宝的支付 MCP Server 已经可以实现完整的支付管理。

打通 AI 商业化的「最后一公里」:AI 智能体也能用支付宝

目前来看,支付宝「支付 MCP Server」已经支持了移动端和网页端两种支付场景,能够满足大部分 AI 智能体的支付需求。

另一方面,在支付宝「支付 MCP Server」之上,AI 开发者不再需要前端 UI 或复杂回调逻辑,通过自然语言就能将支付宝强大的支付体系快速接入智能体,让智能体在自然语言对话中发起支付请求,实现从模型到支付宝支付系统的全链路。这无疑大幅提高了效率,也大大降低了开发门槛。

更重要的是,支付宝「支付 MCP Server」不仅服务于开发端,在用户侧也重新定义了「支付」的交互体验——用户不再需要点击按钮、跳转网页,而是可以直接在与智能体的自然语言交互中完成支付、查询、退款等操作。

以演示的「小灵智能」打赏为例,当用户与智能体完成一次诗歌创作后,可以自主选择「打赏」,点击系统即会唤起支付宝支付页面。若用户改变主意,只需补上一句「算了请帮我退款」,退款操作便会自动发起。

而整个过程无需离开智能体对话界面,支付服务正在有机地融入到 AI 时代里。

从这个角度,说支付宝「支付 MCP Server」打通了 AI 商业化的「最后一公里」,并不夸张。在这之前,AI 智能体虽然已经逐渐涌现,但「无法收钱」这一结构性问题让它很难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型。

而现在,「服务」与「交易」之间的那道断层,正在被支付宝「支付 MCP Server」补上。

再进一步,从平台的战略层面看,「支付 MCP Server」背后其实是支付宝全面拥抱 MCP 协议、主动融入 AI 智能体生态的一次关键布局。

在这个过程中,支付宝不但巩固了自身在支付基础设施上的平台地位,也完成了一次对未来服务接口的押注:在 AI 智能体可能成为主流服务分发终端的时代,谁先完成能力嵌入,谁就拥有更深层的生态接口控制力。

这看似只是交互流程的简化,实则是服务边界的一次重构。意义是双方面的。在 AI 智能体视角,通过支付,使得自己第一次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交易参与者」:它不只是提供建议或输出内容,而是可以真正完成一次商业任务,包括发起支付、管理订单、处理退款等。从支付的视角,他正在逐步实现「泛在支付」图景。

AI  时代「遇见」碰时代,碰出一个「AI+服务」的新入口

如果说「支付 MCP Server」打通了 AI 智能体的商业闭环,那「碰一下」支付就是重构人与场景的连接新入口。

在打通 AI 智能体商业闭环的「支付 MCP Server」之外,支付宝过去大半年持续发力推广的另一项能力——「碰一下」,正在通过交互方式的变革重构人与服务之间的连接逻辑。

「碰一下」是一种基于 NFC 技术实现的轻量化支付方式,不用扫码、不用打开 App,手机靠近即自动唤起支付界面。它看似只是把「扫码」变成了「碰一下」,但本质上,是把「支付」从一个结果,变成了一个很自然的新启动入口。

除了是一种新的支付方式,「碰一下」还是一种新的「服务接口」:它能成为服务的唤醒器、身份的钥匙、场景的通行证。比如在连锁便利店,用户「碰一下」可以自动识别会员身份并完成结账。

但「碰一下」绝不止于支付。4 月初,支付宝还宣布携手绿城服务升级「碰一下」服务,业主和访客「碰一下」就能进小区,物业工作人员也能通过「碰一下」记录工作。

当这种能力与「AI 智能体」结合,可能会发生一些更加深刻的变化。AI 时代,我们正在经历服务逻辑的根本性转变——从「人找服务」变成「AI 为人找服务」。一个明显的变化,越来越多用户不再主动检索、比对、选择,而是交由 AI 智能体理解需求、推荐方案、调度资源。

而「碰一下」,恰恰提供了那个打通线上理解与线下执行之间的「短链通道」。

此前,支付宝就通过碰一下让用户方便地进入到 AI 智能体,例如杭州东站就实现了碰一下进入到停车位/网约车查询页面。乌镇互联网大会开通了乌镇峰会智能体「桐小乌」,游客碰一下即可了解会议议程、做展区导航、帮助寻找附近的功能服务点,还能为游客推荐乌镇景点讲解、查询附近餐饮美食和酒店信息等。

试想一个健身房场景:用户用手机「碰一下」进入门禁,支付宝完成身份识别的同时,AI 智能体在通过分析用户运动记录、身体状态、日程安排,主动给出今日推荐的训练方案——全程无需 App 操作,只靠一次物理碰触和一位 AI 智能体就完成了服务启动、内容推荐和支付结算。

类似的逻辑也适用于写字楼签到、无人便利店购物,甚至是景区导览、智能快递柜等更广泛的场景。

「碰一下」和「支付 MCP Server」,前者作为物理世界的入口,重构了人与场景的连接逻辑,后者则打通了 AI 智能体从内容生成到商业闭环的「能力链条」。而 AI 智能体,则成为那个理解你、调度服务、主动连接的「中枢神经」。

这正是「AI时代」与「碰时代」在支付宝的交汇点:一个是语义驱动的智能中台,一个是低门槛、高效率的物理入口,两者组合所构建的,可能不仅仅是更快的支付体验,还会是一个全新的「AI + 服务」入口。

一个全新的可能性,正在展开。

0 阅读:15

雷科技

简介:专注AI硬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