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原本是登州兵马提辖,手握军权,在当地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他武艺高强,使一支长枪及一竹节钢鞭,骑坐乌骓马,因其淡黄面皮,加之善使钢鞭,宛如生了病的尉迟敬德,故而人称 “病尉迟”。在登州任职期间,他恪尽职守,多次打退草寇,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安宁,过着安稳且受人尊敬的生活。
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突如其来。解珍、解宝兄弟奉登州知府之命上山捕捉老虎,好不容易射中老虎,老虎却滚落进毛太公家的后园。毛太公见财起意,不仅霸占老虎,还诬陷解珍、解宝兄弟抢劫,买通官府将他们打入死牢。解珍、解宝的表姐顾大嫂,也就是孙立的弟媳,得知此事后,决定劫牢救人。但劫牢一事风险极大,为了确保行动成功,顾大嫂等人将主意打到了孙立身上。
孙立一开始并不愿意参与此事,毕竟他是朝廷命官,一旦参与劫牢,便意味着与朝廷为敌,前程尽毁。但顾大嫂哪肯善罢甘休,她以亲情相逼,甚至拔刀相向,扬言若孙立不答应,便要与他拼个你死我活。邹渊、邹润等也在一旁附和,孙立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最终,在亲情与形势的逼迫下,孙立无奈答应,与众人一起劫牢,救出了解珍、解宝兄弟。之后,他们杀了毛太公一家,踏上了落草为寇的道路,投奔梁山。
祝家庄的关键卧底上了梁山的孙立,很快就迎来了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当时,梁山正为攻打祝家庄而发愁。祝家庄地形复杂,防守严密,还与李家庄、扈家庄结成联盟,互为犄角之势 ,梁山两次攻打都铩羽而归,损兵折将。孙立得知此事后,主动请缨,提出自己与祝家庄教师栾廷玉是同门师兄弟,可以利用这层关系,打入祝家庄内部,里应外合,帮助梁山攻破祝家庄。
孙立的提议让宋江等人眼前一亮,他们当即采纳了这个计策。于是,孙立带着孙新、顾大嫂等人,打着登州兵马提辖的旗号,来到了祝家庄。栾廷玉见到孙立,十分高兴,热情地将他们迎进庄内。孙立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和冷静,很快就取得了祝家庄上下的信任,得以参与庄内的防御部署,掌握了关键情报。
在祝家庄期间,孙立一边小心翼翼地收集情报,一边等待着梁山进攻的时机。他与栾廷玉朝夕相处,心中想必也经历了一番挣扎。栾廷玉对他推心置腹,毫无防备,而他却肩负着出卖师兄、攻破祝家庄的任务。这种背叛的滋味并不好受,但为了梁山的大业,为了自己和兄弟们的前途,孙立只能狠下心来。
终于,宋江率领梁山大军发起了第三次进攻。孙立按照计划,在庄内制造混乱,打开了城门。梁山兵马一拥而入,与祝家庄的守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在这场战斗中,孙立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亲手斩杀了祝家庄的不少将领,为梁山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最终,祝家庄被攻破,祝家父子被杀,栾廷玉也死于乱军之中(关于栾廷玉的生死存在争议,有说法认为他被孙立所杀,也有说法认为他突围逃走,但书中并未明确交代)。
孙立卧底祝家庄,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梁山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事件。这一行动不仅展现了孙立的智谋和勇气,也让他在梁山上站稳了脚跟。然而,他出卖师兄的行为也遭到了一些人的诟病,被认为是不仁不义之举 。在江湖道义和梁山利益之间,孙立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而这个选择也给他带来了复杂的评价和后果。
武艺与战绩全解析孙立的武艺高强,在梁山上堪称一流。他擅长多种兵器,尤其精通长枪和钢鞭,且箭术精湛,骑术娴熟,是一位全能型的战将。在众多战斗中,孙立都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和勇气,其战绩也是可圈可点。
在梁山与呼延灼的对战中,孙立的表现令人瞩目。当时,呼延灼率领朝廷大军征讨梁山,他手持两条水磨八棱铜鞭,骑一匹御赐踢雪乌骓马,威风凛凛。孙立见呼延灼使双鞭,便收起长枪,拿出竹节钢鞭迎战。两人在阵前左盘右旋,大战三十余回合,不分胜负 。宋江在一旁观战,不禁为他们的精彩打斗喝彩不已。这一战,充分展示了孙立的高强武艺,能与梁山五虎将之一的呼延灼战平,足以证明他的实力不容小觑。虽然有人认为此时的呼延灼历经数场战斗,并非处于最佳状态,且孙立的钢鞭是替补武器,其战马也不如呼延灼的好,但即便如此,孙立能与呼延灼僵持三十回合,也足以说明他具备相当高的武艺水平。
征辽之战中,孙立与辽国有名的先锋寇镇远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二人缠斗二十回合后,寇镇远渐感不敌,被迫退开。随后,孙立持弓射箭,寇镇远竟徒手接住了箭,不甘示弱地反击一箭,孙立顺势佯装不敌。寇镇远中计追击,最终被孙立一鞭抽打落马。这场战斗堪称《水浒传》中最精彩的马战单挑场面之一,孙立在战斗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展示了他过人的武艺和超强的战场应变能力 。他不仅枪法精湛,箭术和鞭法也运用得恰到好处,在与寇镇远的较量中,不断变换战术,最终成功击杀对手,为宋军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除了这两场经典战役,孙立在其他战斗中也有出色的表现。征讨河北田虎时,在盖州城外,孙立大战四威将之一的猊威将方琼,斗到三十余回合,方琼力怯。北军偏将张翔箭射孙立战马,方琼马战步下的孙立,孙立不能脱身,后花荣神箭射中方琼面门,孙立枪杀落马的方琼。征讨方腊常州城外,孙立大战江南十二神之一的吊客神范畴,占据上风;苏州城破时,孙立鞭打死南军八骠骑之一的飞虎大将军张威 ;昱岭关大战,孙立活捉副将雷炯;歙州大战,孙立、黄信、邹渊、邹润和林冲五将合力斩杀尚书王寅。
从孙立的这些战斗经历和战绩来看,他的武力定位应该在梁山八骠骑之上,甚至具备与五虎将一较高下的实力。他的武艺全面,战斗经验丰富,无论是单挑还是群战,都能发挥出重要作用。在梁山的众多战役中,孙立总是冲锋在前,为梁山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他在梁山大聚义时却被排到了地煞第三位,这一排名与他的实力和贡献明显不符,也让许多读者为他感到惋惜和不平。
性格面面观孙立的性格丰富多样,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他感情细腻,重情重义,当听闻弟媳顾大嫂生病时,他立刻带着娘子前去探望,展现出对家人的关心与爱护。也正因他感情上的柔软,顾大嫂才敢持刀胁迫他参与劫牢一事 。在亲情与律法的抉择面前,孙立最终选择了亲情,他不惜放弃自己的官职和前程,与众人一起劫牢,救出解珍、解宝兄弟,这份情义令人动容。
孙立为人清高、正直,不屑于与世俗同流合污。他在登州担任兵马提辖时,与管理牢房的包节级关系疏远。当他想去牢里探视解氏兄弟时,包节级不仅不买账,还拒绝开门,这让孙立十分焦躁,甚至引发了两人的冲突。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孙立自视甚高,不愿意为了迎合他人而放弃自己的原则,是一个本分的军官。在那个官场腐败、黑暗的时代,孙立的这种正直显得尤为可贵 。
在面对复杂的局面和危险的任务时,孙立又表现出了沉稳冷静的一面。在决定劫牢后,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组织能力,对孙新等人的计划进行了完善,将人员分工、布置任务安排得井井有条,使得整个劫牢行动进行得天衣无缝。在祝家庄卧底期间,他也始终保持着冷静和警惕,巧妙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成功地获取了祝家庄的信任,为梁山提供了重要的情报 。在战场上,孙立更是沉着应战,无论是面对呼延灼这样的强敌,还是在瞬息万变的战斗局势中,他都能冷静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展现出了一名优秀将领的风范。
然而,孙立的性格中也存在一些争议点。他为了帮助梁山攻破祝家庄,出卖了自己的师兄栾廷玉,这种行为在一些人看来是不仁不义的。尽管他是为了梁山的大业和兄弟们的前途,但背叛同门的行为还是让他遭受了不少诟病。在那个重视江湖道义的时代,孙立的这一选择无疑是一把双刃剑,既为他赢得了梁山的认可,也让他在道德层面上受到了质疑 。
排名争议与背后隐情在梁山大聚义时,孙立的排名仅为第三十九位,身处地煞星之列,这一结果着实令人意外 。要知道,孙立武艺高强,能力出众,在梁山的诸多战役中都立下了赫赫战功,无论是从实力还是贡献来看,他都有足够的资格进入天罡星。与他同属登州系的解珍、解宝兄弟,无论是武艺还是对梁山的贡献,都远不及孙立,却位列天罡星,这一排名的巨大反差,引发了众多读者的争议和猜测 。
孙立排名靠后的原因,首先可能与他出卖同门师兄栾廷玉有关。在那个重视江湖道义的时代,背叛同门是一种极为不齿的行为。虽然孙立是为了梁山的大业,但他的这一做法还是让许多人对他的人品产生了质疑。宋江作为梁山的领袖,自然也会考虑到这一点,在排名时对孙立有所顾虑。宋江本身就十分注重义气,孙立的行为与他所倡导的梁山精神背道而驰,这使得宋江对孙立心存不满,从而在排名上对他进行了打压 。
梁山内部复杂的派系斗争也是孙立排名不高的重要因素。梁山之上,派系林立,不同的派系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和权力争夺。孙立所在的登州系虽然人数不少,但势力相对较弱,在梁山的权力格局中处于边缘地位。宋江为了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平衡各派系之间的关系,需要对一些势力进行打压,而登州系就成为了他的目标之一。孙立作为登州系的实际首领,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影响,被排到了地煞星之列。相反,解珍、解宝兄弟虽然能力一般,但他们在登州系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宋江将他们排入天罡星,既可以安抚登州系,又可以削弱孙立在登州系中的影响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
对于自己的排名,孙立心中想必也充满了不甘和无奈。他为梁山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却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这种落差感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孙立并没有因此而心生怨恨,或者消极怠工。在后来的战斗中,他依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奋勇杀敌,为梁山的胜利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明白,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江湖世界里,抱怨和不满是没有用的,只有用实力说话,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
尽管孙立的排名不尽如人意,但他的实力和贡献是无法被忽视的。在梁山的发展历程中,孙立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的故事也成为了《水浒传》中一段令人难忘的传奇 。
后梁山时代的归宿梁山受招安后,孙立跟随宋江南征北战,继续在战场上展现着自己的英勇。在征辽之战中,孙立与辽国有名的先锋寇镇远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这一战堪称全书最精彩的单挑情节之一。二人缠斗二十回合后,寇镇远渐感
不敌,被退开。随后,孙立持弓射箭,寇镇远竟徒手接住了箭,不甘示弱地反击一箭,孙立顺势佯装不敌。寇镇远中计追击,最终被孙立一鞭抽打落马 。这一战不仅展现了孙立的高强武艺,更重要的是,它让辽军无主,宋军得以大纵三军追杀辽军,取得了一场关键的胜利,孙立也因此声名远扬。
在征田虎时,孙立与四威将之一的猊威将方琼展开激战,占了上风。然而,战斗中北军偏将张翔箭射孙立战马,导致孙立陷入困境。关键时刻,花荣、秦明及时协助,孙立最终斩杀方琼,为梁山军扫除了一大障碍 。在征讨方腊的战役中,孙立同样表现出色。攻打常州时,他与江南十二神之一的吊客神范畴大战,逐渐占据上风;苏州城破时,他鞭打死南军八骠骑之一的飞虎大将军张威;昱岭关大战,他活捉副将雷炯;歙州大战,他与黄信、邹渊、邹润和林冲五将合力斩杀尚书王寅 。
历经无数次残酷的战斗,孙立凭借着自己的高强武艺和顽强意志,成为了梁山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战争结束后,孙立被封为武奕郎,他选择回到登州,继续担任官职。曾经那个为了亲情和正义,毅然放弃安稳生活,投身梁山的孙立,在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又回到了原点。但此时的他,已不再是那个单纯的登州提辖,他的身上承载着梁山的印记,见证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
孙立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一个安稳的朝廷命官,到被迫落草为寇,再到为朝廷征战四方,最后又回归官场,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挑战和抉择。他的武艺高强,性格复杂,既有重情重义的一面,也有被人诟病的背叛之举。他在梁山上的排名虽然不高,但他的实力和贡献却不容忽视。他是梁山众多好汉中的一个独特存在,他的故事也成为了《水浒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那个充满江湖义气与英雄豪情的世界里,孙立以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无论后人如何评价他,他的名字都将永远铭刻在《水浒传》的历史长河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