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突然取消原定访华行程时,五角大楼作战室的卫星屏幕正定格在中国西北戈壁滩上——数十架歼-16战斗机以"刀锋贴地"的姿态掠过雷达盲区,机翼下悬挂的霹雳-15导弹在阳光下折射出致命寒光。美国《军事观察》网站用"令人窒息的压迫感"形容这场演习,却不知这仅是中国空军展示新型作战理念的冰山一角。
作为全球现役最强大的双座双发重型战斗机,歼-16的战斗力远超外界想象。其搭载的AESA有源相控阵雷达能在400公里外锁定F-35A,配合射程200公里的霹雳-15导弹,构建起独特的"超视距猎杀网"。更惊人的是,该机独创的"三箱油"设计使其作战半径达到惊人的1800公里,足以覆盖整个第一岛链关键水域。
美军智库最新报告指出,中国空军正以"每年48架"的速度量产歼-16,这个数字是美军F-15EX的3倍。如此庞大的机群并非单纯追求数量优势——在台海模拟推演中,歼-16编队通过数据链串联起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与轰-6K轰炸机,创造出"全维打击链"的恐怖战力。当美军"里根"号航母在菲律宾海逡巡时,山东舰航母战斗群搭载的歼-16D电子战机,已具备瘫痪整个航母战斗群电子设备的能力。
五角大楼作战模拟系统显示,在模拟对抗中,歼-16机群配合预警机和无人机,竟能在损失率低于2%的情况下击溃由F-22和EA-18G组成的混合编队。这种"非隐身战机逆袭五代机"的战法颠覆传统认知,迫使美军加速研发下一代电子战系统。而中国空军更开创性地将其发展为"空中母舰"——在南海永暑礁的实战演练中,歼-16曾一次性为20架歼-10C提供空中加油,创造出"蜂群战术"的全新形态。
面对这款融合苏-30MKK基因与国产航电精华的"东方猛禽",连俄罗斯军工复合体都自叹弗如。其配备的WS-10B发动机推力达到14吨,配合三轴四余度电传系统,使得歼-16在低空突防时仍能保持2.5马赫的巡航速度。更令外界震惊的是,该机已实现95%国产化率,从雷达罩碳纤维复合材料到机载计算机芯片,全部实现自主可控。
当美军还在纠结是否向台军出售F-16V时,中国空军正在用行动书写新的空中霸权——350架歼-16组成的钢铁洪流,搭配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与霹雳-21空射弹道导弹,正在将西太平洋变成"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这场静默的军备竞赛中,中国空军用钢铁与智慧,悄然改写着亚太地区的战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