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的书法其实已经很好了!
但是很多古代大书法家,都对他评价不怎么样。
比如董其昌,直接评价赵孟頫书法不入门。
这是何等的否定。
一般人以为这是董其昌信口胡言,文人相轻罢了。
其实不是。
这是董其昌凭多年书法经验,下的结论。
一点不是虚言。
为什么这样说?
赵孟頫精于“法”,最后困于“法”,而不能自拔。
很多同学肯定说,法多了,还不好?
我以前的文章就说过,学书法是一个先学法,后扔法的过程。
其实也不是把法扔掉了,而是一个“破”法过程。
赵孟頫是一个继承法的好同学,但是“破”不了法,困于法。
这一点董其昌看得清清楚楚。
困于法不好吗?反正写字漂亮就行了。
这一话题又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我这里讨论的是书法,不是写字。
法愈多,神韵愈难出。
就像你套个枷锁跳舞,枷锁越多,越像机器人。
看过小学生跳的广播体操吗?看过几遍就厌烦了。
这就是规定动作的后果。
书法练到最后,一定是无法。
这个无,不是没有的意思。
而是有法,只是被你打破了,
就像你的孩子,模样不太像你,但是处处有你的影子。
法不是消失了,而是以一个新的形式状态呈现。
很多同学以为书法学到最后是无法,那还学什么?胡来就是了。
这是不对的。
我说过,无法是一个打破的过程。
你得先有法,后才能“破”,否则你打什么?
王羲之破了法,成了书圣。王献之、米芾,这些古代大书法家哪个不是破法大师?
因为破了法,依照自己的意识,自然书写,
所以给人以无法的感觉。
结束语:
无法不是不讲规矩。
而是在原有规矩上,又往前走了一步。
赵孟頫就不敢走这一步,
所以董其昌评价他,书法不入门。
其实“扔”法是个很难的过程。
反而学法是个简单过程。
这是由人性决定的。
学会的东西,哪能随意否定。
比如有同学,学了个中宫收紧,
得,扔不掉了。
逢字就中宫收紧,你能写出王羲之的飘逸就怪了。
王羲之肯定也学过中宫收紧,但后来反其道而行之,
破法了!
中宫收不收紧,都能写出好字,达到无法状态。
这才是书法。
学书法和我们上学不一样,学过的知识不能丢。
学书法,你要敢于丢,丢到最后,就是一个下意识书写,完全由心而出,从而达到无法状态。
这才是真正的书法。
最新更新来自作者的公众号:毛笔书法
原创作者:墨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