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偷走了孩子的课间时光?打破课间圈养的困局,为孩子的未来松绑

熬爸聊育儿 2024-02-02 01:42:29

01

最近,一则关于中小学生课间时间受限的新闻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徐涵(化名)是一个普通中学生,近三年以来,她的生活都被一种名为“课间圈养”的教育方式而变得格外困扰。简单说,就是学校为了学生的安全,对课间活动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比如课间十分钟需保持静默,不许说话,想上厕所了才能离开座位。

一些学校出于害怕发生学生安全事故的考虑,对学生的课间活动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变成了一种“圈养”。

这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背后却反映出我们学校教育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客观来说,学生在上完课后,本应该有自由活动的时间。在课间,大家可以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可以自由地说话,可以自由地上厕所。然而,现在的情况是,他们的课间时间被限制在教室里,他们不能说话,甚至不能自由地去厕所。

站在学校和老师的层面上来看,他们推出这种“圈养”式的课间管理模式,其出发点倒是希望学生在校内不出安全问题。

这个理由看起来是在维护学生利益,但实际上,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如果我们回顾前几年,就会发现,“课间圈养”现象并不鲜见,早在八年前就曾引起过热议,期间人民日报还专门做过相关的报道,但时至今日,“课间圈养”仍未完全消失。

02

我自己在教育一线摸爬打滚了很多年,曾亲眼目睹过不少“课间圈养”的现象,在“安全第一”这根高压线下,有些学校迫不得已采取了“课间圈养”的做法。但这一做法已引发了诸多家长和教育界人士的担忧。

或许学校和老师有自己难言的苦衷,但从教育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未免有些因噎废食的嫌疑,是一种打着为学生安全着想旗号的“懒政行为”。

原因很简单,“课间圈养”的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的安全,但也剥夺了他们的自由成长和天性。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一,从生理角度来看,学生的生理需求被无视。

学生如果长时间的坐姿和压抑尿意,对身体健康是极其不利的。

学生需要在课间释放体能,调整状态,这是他们生理需求的一部分。学校保证学生上厕所的时间其实是最基本的要求。

第二,从心理角度来看,学生的正常社交需求被压制了。

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不仅仅是学习,还包括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等。

其中课间是学生释放情绪,形成友谊的重要时机。而过于严苛的课间管理,无疑剥夺了学生正常人际交往的权利。

我们必须意识到,社交技能的培养是学生未来成功的重要因素,而这种技能,只有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才能得到锻炼。

第三,从教育角度来看,学生的自主权被剥夺,他们失去了自我管理和独立思考的机会。

这种看似关爱学生的“全天候”监控,实际上是剥夺了学生自主管理的权力,也剥夺了他们独立思考的机会。

短时间这样做,可能看不出什么问题,但长此以往,就会变成影响孩子成长的大问题了,学生将丧失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反而可能造成他们对学习的厌恶和反感。

03

教育的核心,始终是人。教育的本质,是尊重和发展每一个个体。

作为学校一方,需要积极(不是消极)创设保证学生安全的条件,以更开放的心态看待学生的课间活动,以更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的需求,以更人性化的方式进行教学管理。

也就是学校要尽可能地给予学生自由,让他们在课间时间里能按照自己的需求开展包括上厕所、人际交往、休息等活动。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及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关注孩子安全与让孩子活动自由,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平衡,既要保证学生的安全,又要给学生足够的自由。

1.学校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适宜的课间活动方案。

学校和老师应该主动出击,积极探索课间活动的新模式,使学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得到活动和放松。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可以在老师的陪同下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控力和独立性,可以适当放开活动范围。

2.家长应该重视孩子安全意识的培养。

比如告诉孩子在活动时要注意防范受伤、避开人多的地方等等。当孩子内化了安全意识,老师和学校的顾虑也会大大减少。

结语

课间十分钟看似微小,实则关乎每一位孩子的未来。

教育者应当以人为本,大胆打破“课间圈养”的困局,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尊重他们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为孩子的未来松绑。

在具体操作上,不搞“一刀切”,要在切实做好学生安全教育措施的情况下,允许他们在课间自由活动,保证他们有足够的上厕所时间。

让孩子们的课间十分钟,真正成为他们学生时代的快乐时光。

0 阅读:1

熬爸聊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