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要吃个教训,以后说话要备注“仅代表个人观点”
争议的董明珠再次上了热搜,但董明珠形象和口碑却有了很大进步
和上次“董明珠健康家”更名不同的是,董明珠这次舆情上热搜没有一边倒的批评!
因为这次董明珠说的话,踩了很多人的痛脚,也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所以造成了两边倒的舆情。

近日召开的格力电器临时股东大会上,董明珠在会上语气严肃地问道:“小米汽车烧死人你们看到了吧?” 随后话锋一转,自豪地表示:“但格力在北京大 1 路跑了十几年,从没有火灾事故,这就是实力,这就是技术。”
这踩到了小米以及许多新能源车人的痛脚,也说出了一大批对新能源车质疑人的质疑。
不言而喻,这番话对小米而言,是巨大的伤害,对于传统汽车或者小米竞品对手而言,则希望火上浇油。
一些“圣母人士”则批评董明珠:“大格力,小格局”、“这样发言只会让大众越来越远离”、“自己人打自己人的脸吗,突然觉得格局有点小了”。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你若经我苦,未必有我善。
想想那些因为新能源车起火、刹车、智能驾驶等问题的死亡事件,还有那些受害者和家庭,格力十几年没有火灾事故,难道不是一种幸运和追求呢?
创维就曾出过一个汽车“零死亡”海报,这应该成为每家车企、每家企业追求的目标。
国家《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将于2026年7月1日实施,其中新规核心要求是:电池系统必须满足“不起火、不爆炸”的强制性标准,取代此前仅需在热失控后5分钟内提供报警信号的要求。
记住,这是国家强制要求,可见国家也看到了现在新能源车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
敬畏生命,董明珠值得点赞!
对于董明珠“绝不用海归派,只在国内高校里培养自己的人才”,“海归派里有间谍,我不知道谁是谁不是”。

我们只能说仅为个人观点,没必要上纲上线。
按照董明珠和格力个人观点,格力重视人才培养,不是以年龄、资历来衡量,关键在于人才的思想要保持年轻化,有创新能力、责任心及敢于拼搏。
海归派里有间谍,待在国内的也有人为了利益出卖国家利益。
国家一直在宣传保密,保持警惕性,企业同样需要如此,对于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更需要严重关切。
这番话被人冠上了“歧视”海归的标签,但前些年海归派“高人一等”的时候,怎么没有人说歧视本土海鳖呢?
现实点,这个社会不就不公,各种明规则、潜规则将人民分成三六九等,只是大家没有在意,矛盾没有激发而已。

董明珠这次言论之所以引起一些人士的不满和点赞,最重要的不是“脑袋”而是“屁股”,也就是立场问题,是谁受益谁受伤害的问题。
面对各种贴标签、扣大帽、急不可耐的批评,我们要看看他们这些人的屁股坐在哪!
扣大帽的对号入座呗!
间谍也可以在国内发展,不必须拥有海归身份,人人都有可能是间谍,她不用海归派的理由完全不成立[得瑟]
政府已经出手了,国企再出手,以后可能会形成潮流:保密需求比较高的岗位会拒绝海归,最上火的是外国情报机构,而大多数海归是不缺钱的,如果有本事,就业也不是问题。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这是个高明的手段,值得点赞,现在可以清除企业内鬼了,通过这件事格力的内部已经确定有间谍和内鬼无疑
间谍巴不得明珠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