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逢时的鞍马级巡洋战舰原本期望满满实际上已然落伍于世界

暮鼓晨钟见 2024-10-22 20:03:03

日俄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在那场激烈的军事较量中,日本海军历经战火的洗礼,从中汲取了丰富且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犹被日本海军细心地融入到后续战舰的建造理念之中。而在1905年1月31日,由日本海军下达订单的鞍马级巡洋战舰,无疑是众多基于实战经验设计的杰出代表之一。鞍马级巡洋战舰,其舰体全长达到了147.8公尺,垂标间距为137.2公尺,旨在确保战舰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该舰全宽 23公尺的设计,为舰上各类设施和武器装备的布局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普通吃水深度为8公尺,以保障战舰在正常航行状态下对水深的要求,以及在不同海域的适应能力。鞍马级巡洋战舰排水量为14,871吨,满载排水量则攀升至15,845吨,如此规模的排水量,不仅彰显了其强大的承载能力,也意味着能够搭载更多的武器装备和舰上官兵。舰上官兵共计845人,本级舰的稳心高度为0.902公尺,这一关键指标对于战舰在风浪中的平衡和稳定至关重要。

鞍马级装备了宫原式混烧锅炉28座,数量众多的锅炉为战舰提供了强大而稳定的动力源。而两具4汽缸三段膨胀蒸汽引擎,则采用2座2轴推进,最大输出马力高达22500匹,使得战舰能够在海面上纵横驰骋,其最高速度可以达到21.25节,这一速度在当时的海战环境中,具备了相当的优势,能够迅速赶赴战场或实施战略机动。

鞍马级巡洋舰的武器配备为4门第41年式舰炮,舰炮被安装于两个由液压驱动的双联装炮塔中,这种在当时来说极为先进的炮塔设计,使得主炮能够快速、灵活地调整射击角度,以应对来自不同方向的威胁。主炮的俯仰角分别为−3°与+23°,可发射386公斤的炮弹,炮口初速为850公尺/秒,其强大的火力和高速的炮弹发射,能够对敌方战舰造成巨大的破坏要是采用穿甲弹的话,最大射程为22,000公尺,这一射程使得鞍马级在远距离作战中也具备了一定的威慑力。

本级舰的辅助武装同样不容小觑,远较早期舰艇来得强大。其中包含装载于四个双联装炮塔的45倍第41年式舰炮,舰体左右各有两具炮塔。副炮的最大仰角为+30°,这种高仰角的设计,使得副炮能够对空中目标和远距离的敌方舰艇进行有效打击。最大射程可达21,000公尺,副炮的炮弹重115公斤,炮口初速为760公尺/秒,为战舰提供了多层次的火力防护。

鞍马级巡洋战舰的炮塔间的水线装甲带厚达178毫米,这一厚实的装甲带能够有效抵御敌方炮弹的攻击,保护战舰的核心部位。但炮塔前后两侧仅有102毫米厚,这一厚度的差异反映了在设计上对于不同部位防护重点的权衡。水线装甲带上方、介于两座8英寸舰炮炮塔间的区域覆盖了一块127毫米厚的装甲,并为4.7英寸副炮炮座提供了良好的保护。炮塔正面装甲为152毫米厚,这些装甲的配置共同构成了战舰的坚固防御体系。

然而,主要装甲带的末端处与主炮炮座连接处设有一横向安置的水密隔舱,其厚度约为 25 毫米。这一水密隔舱的设计,旨在增强战舰在遭受攻击时的抗沉性和生存能力。

但是,这级战舰在建造尚未完成之时,装备了8门305毫米舰炮,最高速度可达25节的英国皇家海军无敌级战列巡洋舰于1908年问世,直接导致了鞍马级的各项指数相形见绌,不得不与1912年的这一年被重新分类为战列巡洋舰。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这一级的战舰依旧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最终,生不逢时的鞍马级在1923年依照《华盛顿海军条约》出售拆解。

2 阅读:474

暮鼓晨钟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