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玉惜
编辑丨玉惜
前言
如果你生活在一个一年大部分时间都被冰雪覆盖、气温能低到让人打颤的地方,究竟会是什么样的日子?
在西伯利亚,他们的人每年都得面对数月的极寒天气,所以要提前就要囤好物资,准备好取暖的柴火。
毕竟到了那个时候,许多人都无法出门,
在那片寒冷的土地上,生命仿佛变得异常坚韧和顽强。零下几十度的温度,厚厚的积雪,冻得连汽车都发动不起来,你能想象吗?
冰雪封锁下的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位于俄罗斯的东部,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之一。
它横跨亚洲大陆,面积广袤得足以覆盖整个欧洲,甚至一些人用“地球的冰箱”来形容这里。
这里的寒冷不仅仅是“冷”,而是那种让人身体都不自觉僵硬的冷。
西伯利亚的冬天长得出奇,长达六个月的严寒是常态。很多地方的冬季从10月就开始,到次年4月才结束,而最严寒的时候,气温可低至零下40度,甚至达到零下60度。
当你走在外面,鼻子和嘴唇都可能因为低温而冻裂,连呼吸都是冰冷的。
这种冷,直逼骨髓,让你觉得自己仿佛融入了这片冰雪世界,成为了这份极寒环境中的一部分。
这里的土壤叫“永久冻土”,也就是全年都不解冻的“冻土层”。
你想种地?不好意思,冬天根本无法耕种,因为地面上一年四季都被厚厚的冰雪覆盖,任何农作物的生长都受到极大限制。
即便是夏天,气候也远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温暖。短短几个月的夏季,气温也很难超过20度,简直无法支撑起正常的种植。
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来看,西伯利亚人已经将应对寒冷变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西伯利亚,准备工作通常从秋季开始。冬天那漫长的、几乎是黑暗的寒冷季节,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度过。
在这里,储存食物和取暖设施是至关重要的,确保能够维持到春天的到来。
对于西伯利亚人来说,由于地理条件和气候的限制,西伯利亚的农业极其有限。
除了极短的夏季,几乎无法种植大量的粮食作物。那几个月里,西伯利亚人也只能依赖有限的种植季节,而大多数食物都必须通过储备来解决。
人们会提前几个月准备足够的粮食,至少要满足冬季的三到六个月需求。这意味着家庭里的粮仓几乎满满当当,储存的物资包括大米、土豆、酸菜、肉类、腌制食品等。
特别是腌制食品,几乎是冬季食物的主力军。西伯利亚的冬天如此漫长,任何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都很难存活,所以腌制、晒干和烟熏成了他们的常见食品保存方式。
酸菜、腌肉、腌鱼是几乎每家每户的必备食品。腌制蔬菜不仅能够在极寒中保存,而且营养价值也能最大限度保留。
在很多家庭的冰冷仓库里,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腌菜罐,它们成了家人抵御寒冷、维持能量的重要资源。
除了腌制食物,西伯利亚的家庭还会制作大量的干肉、干鱼,这些食物能承受极端低温,又富含蛋白质,适合在长时间的寒冷中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
对于家里的大部分成员来说,每一餐的食物都不仅仅是温饱那么简单。
准备木材
而同样重要的,是西伯利亚的木材准备。由于严寒的天气,西伯利亚人几乎所有的取暖方式都依赖于木材。
没有足够的木柴,就意味着整个冬季的取暖问题无法解决,甚至可能面临生命危险。
要想在冬天保持家中的温暖,西伯利亚人需要储备大量的木柴,这也意味着冬季前的几个月,是全家共同劳动的时光。
砍柴成为了西伯利亚人冬季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男丁们会齐心协力,在森林中砍伐木材。
虽然严寒的天气让砍柴成了对体力和毅力的极大考验,但无论如何,木材的储备工作必须提前做好。
西伯利亚的气温在冬季极端低下,甚至到了零下50度左右,任何暴露在外的水和物品都会立刻结冰,给生活带来巨大的不便。
为了确保家里取暖和做饭,西伯利亚家庭的木柴储备必须是持续不断的。
为了储备这些木柴,他们甚至会利用几乎每一寸空闲的时间,去尽可能多地砍伐木材。有些家庭甚至会在夜间加班砍柴,手上的冻疮和伤口根本不为所动。
因为他们知道,这些木柴不仅仅是为了取暖,它们代表的是整个家庭在寒冷冬季的生死存亡。冬天一到,木柴就成为了家庭的命脉。
西伯利亚的衣物不单单是保暖的工具,它们更是一种“生存装备”。在这个寒冷的世界里,皮毛大衣和防寒服成了西伯利亚人的必备物品。
为了在零下几十度的环境下生存,他们会穿上厚重的皮毛大衣,戴上皮帽和皮手套。这些衣物通常是手工制作的,材质非常讲究,必须能够最大限度地抵挡寒风的侵袭。
冬天里,西伯利亚人外出时,不仅要全身包裹得严严实实,还必须带上防风防寒的靴子。这些靴子通常是由皮革和毛皮制作而成,专为应对冰雪严寒的环境设计。
穿上这些靴子后,西伯利亚人可以在零下40度的环境中行走几个小时而不感到严重的不适。
即便如此,低温的环境依然会对皮肤造成不小的损害。西伯利亚人会用厚厚的油膏涂抹在脸部和手部,防止风雪让皮肤裂开、干裂。
尤其是冬季外出工作时,皮肤长时间暴露在严寒中,极易出现冻伤。为此,西伯利亚人早已养成了在冬季保持皮肤滋润、加强保护的习惯。
更重要的是,他们会在极端寒冷的环境下采取非常谨慎的行动。
比如,他们不会在户外停留过长时间,尤其是在极寒天气下,他们会采取“快速完成任务,迅速返回室内”的方式,避免身体受到长时间的寒冷侵袭。
西伯利亚人的生活充满了智慧和适应性。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他们学会了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来确保自己能够生存下去。
比如,西伯利亚人通常会通过畜牧业来增加生存的资源——尤其是在夏季,他们会饲养驯鹿、羊、牛等牲畜,这不仅能提供肉类,还能获取牛奶、皮毛等生活必需品。
驯鹿皮和羊皮是非常重要的取暖材料,西伯利亚的居民会使用这些皮毛制作防寒衣物,甚至是温暖的睡袋。
生活在这片严寒的土地上,西伯利亚人学会了如何不抱怨、勇敢面对每一次的寒冷挑战。他们不仅要面对外部的环境,还要处理内心的压力和不安。
在西伯利亚,邻里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大家一起砍柴、一起储备食物、一起对抗寒冷,成为了冬季最大的依靠。
在西伯利亚的冬季里,任何一点点的失误都可能导致灾难的发生。为了保证生存,西伯利亚人早早就养成了谨慎、节约和高度警觉的生活态度。
他们从不轻易放松警惕,因为他们清楚,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才能在这片极寒的土地上迎接每一个严冬。
西伯利亚的冬天并不仅仅是冰天雪地,它还有一个致命的特点,白天特别短,夜晚特别长。
往往你要在几小时内完成所有的户外活动,其他时间你只能躲在家里,用火炉取暖,靠着仅有的几小时日光生活。
这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匆忙与紧迫,仿佛只要错过了那有限的几个小时,你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由于交通极其困难,西伯利亚人也非常依赖雪橇、狗拉车等传统交通工具,甚至一些地方的交通设施还是依靠船只、雪地车等来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
冬天的大雪不仅让交通瘫痪,还让人们的生活几乎停滞。想要出去采购食物、获取必需品,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人们不得不在室内将所有工作都进行到底,甚至用特殊的炉灶烹煮食物。
生活在西伯利亚的人,和我们在温暖地方的生活,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我们从小到大不用担心过冬的物资问题,也无需提前准备柴火,平时的衣物也足以应付冬季。
可是,西伯利亚人却必须从秋天开始就做足准备,极寒天气和不确定的自然条件让他们的生存变得异常艰难。
结语
西伯利亚的寒冷让人不寒而栗,但它也锤炼了这里的人们,赋予了他们强大的适应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他们不仅能在极寒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还能在那片冻土上,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过上不惧风雪的生活。
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相对温暖的地方的人,或许可以从西伯利亚的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生存智慧。
在现实中,我们虽然不必像西伯利亚人一样天天为寒冷做准备,但在面对人生的挑战时,我们依然需要那份顽强的意志力和足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