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那个曾经多次登上春晚舞台、奉献了一生的喜剧表演者潘长江,现在竟然在直播间带货,还卖假酒呢?
潘嘎之交绝对能排进前三,潘长江很长时间没有在大荧幕上出现了,反而频繁出现在手机屏幕上,口碑跌得很快。
这位曾经的喜剧明星,在直播带货的巨大利益驱使下,竟然放弃了往日对诚信的坚守,开始罔顾基本的商业道德,贩卖假酒。

一个普通的塑料瓶被他吹成了翡翠玛瑙,但粉丝的善意提醒却被他愤怒地回绝。他已经不像当年那个让观众捧腹大笑的喜剧演员了。
直到官方亲自站出来打假,潘长江的演艺生涯才算是真正陷入低谷。
如果提到春晚的舞台,就无法不提到朱时茂和陈佩斯这对黄金搭档,他们创作了许多经典的小品,成为了大家过年时必看的笑料担当。
但谁能想到,朱时茂私下里竟是个标准的"人设崩塌"选手。

还记得那个深情厚意的"老许"吗?他在《牧马人》中的形象曾让无数观众动容。然而,他竟然在人前和一女子过分亲密,还被狗仔拍到深夜车前热吻,这一操作简直比当红小鲜肉还能折腾。
如今的朱时茂在公众视野中已经消失,那个专情的"老许"已经不再。
蒋大为老艺术家大放厥词说出极为不当言论,拿"农民"一词来说事,引发了公众的哗然。尽管他曾以脍炙人口的歌曲《牡丹之歌》红极一时,甚至还被小岳岳改编成了《五环之歌》,再次火了一把。
那个表情显得眼高于顶,让人看了不舒服。

后来网上传言他和农民出身的朱之文不和。尽管他称自己受到了节目组的摆弄,但他那副似笑非笑的表情却让人心中充满疑惑。
真相究竟如何,或许只有他们自己才清楚。
版权风波和移民海外等事件,进一步摧毁了这位"老艺术家"的金字招牌。
曾经的台柱子现在的作为真让人唏嘘。有人说小鲜肉们耍大牌、没演技,但这些老艺术家们堕落起来,可能连小鲜肉都自愧不如。

这年头啊,当个明星已经很不容易了,而想当个有操守的明星,似乎更是难上加难。
现在潘长江、朱时茂和蒋大为是否后悔或者遗憾,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然而,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旦他们的人设崩塌,想重建并不是简单地向公众道歉或发表声明所能解决的。
做人的底线,是最重要的,比春晚舞台还要重要。这句话,我想送给所有想在演艺圈长久发展的艺人,无论是老戏骨还是小鲜肉,都应该听听。

并非所有老戏骨都有良好的台词功底,比如这位喜剧界的实力派演员沈腾。
要说演技,沈腾确实是当代"喜剧之王"级别的演员,他的表演让观众笑得停不下来。然而,你可能不知道,他虽然性格幽默,但在演戏时却有个让搭档马丽紧张的毛病 - 记不住台词。
这些事情被马丽在电视节目上爆出,她透露在拍戏时导演不只把台词贴在她的脸上,同时镜头只会拍摄她的侧面,如果不是他们自己说出来,观众们可能发现不了这个“小把戏”。
然而最让人抓狂的是春晚《扶不扶》那次。正当沈腾在地上耍赖打滚时,他竟然把"哎呦,我这胳膊肘啊,我这波棱盖啊"等台词全忘了!这可把马丽急坏了,毕竟春晚直播出岔子可不是闹着玩的。

幸运的是,马丽非常机智,立即在一旁提醒“这都是我的词”,沈腾这才反应过来。
说实话,有些人天生记忆力就不太好,但是沈腾的演技在线,能够完美掩饰这个缺点。而有些人,演技还没到火候,就已经端着架子了。
张铁林的演技绝对一流,他的表情和情绪张力都把握得恰到好处。
这位演员的表演套路几十年来都没有任何变化,演技已经深深的烙印在他的身上,变成了他的专属风格。更糟糕的是,这位演员对待工作的态度十分不端正,经常耍大牌。

有一次,他在停车场停车,因为保安让他把车挪一下,他就觉得自己身份高贵,无论保安怎么说,他都坚决不挪车,甚至还和保安吵了起来。
看看吧,这就所谓的老戏骨。一个靠三板斧捉襟见肘,一个根本记不住对白,要是换成小鲜肉,早就被骂得皮开肉绽了。
不管怎么说,至少沈腾知道自我解嘲,敢于坦诚面对自己的不足。而且,他的演技真的很棒,观众买票看他的戏,只要能笑得开心,就值回票价了。
虽然某些人仗着资历耍大牌,令人反感,但确实也找不出其他值得夸赞的优点。

演艺圈的人,台词功底很重要,但做人的本分更为重要,这话送给所有在演艺圈的朋友。
46岁的孙茜,演技虽未达到老戏骨的高度,但架子却比谁都要大,这耍大牌的体质难道是小鲜肉专属吗?
2018年的《我就是演员》节目中,一段孙茜与张小斐的互动把“大牌傲慢”的含义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时,张小斐年仅32岁,还未出演《李焕英》,在圈内实属“小透明”。

但就因为她一直旁边提醒要对台词的这种专业态度,也不该被这么冷处理吧?孙茜却反其道而行之,居然对这位助理视而不见,表现的比不回应更令人难受的无视,硬生生把现场气氛搞得冰冰冷冷。
你跟一个人说话,但对方完全忽略你,把你当作空气,这种感觉想想都让人尴尬。何况在张小斐的情境中,她还得强颜欢笑地应付。
《演员请就位》等节目播出后,孙茜评论区遭网友攻陷。孙茜和她的老公立刻出来解释,称这是对剧本“一丝不苟”,是对演戏“认真负责”的态度。
说白了,就是看张小斐还没红就欺负她呗。可谁能想到呢,这个被你冷处理的"小透明",后来凭借一部《你好,李焕英》火了,票房还超过80亿。

这脸挨打了,打得啪啪响。
实际上仔细想想也确实如此,真正有实力的演员,哪用得着靠耍大牌来抬高身价呢?那些老是摆架子的人,说白了就是没真本事,才会在这些小细节上找存在感。
所以啊,在这个圈子里,今天看不上的人,明天未必不红得发紫。与其摆架子耍大牌,不如老实演戏。
这句话不仅给他孙茜说,更多的是想对多年演技相当不错的"老戏骨"们说。

毕竟,观众们不是傻子,真材实料还是徒有虚名,大家心里都明白。
电影中的世界充斥着"为利而来,为钱而走"的生活准则。
谁说年纪大就一定沉得住气?71岁的李立群就向我们展示了“为了钱啥都接”的真实含义。
这位入行时间较长的老戏骨,演技是真的没话说。无论是《洪武大案》中的朱元璋,还是《夏洛特烦恼》里的校长,都是经典中的经典。

可惜的是,在挑选剧本方面没有节操,实在是令人遗憾。
李立群自己都说:"只要给钱,什么片子都拍。"这话确实够直白的。我们不难看出,他接过的一些"网大"作品,例如《大梦西游之五行山》、《春光灿烂猪八戒》、《地心危机》等,随便拿出一部都让人不忍直视。
提起捞金这个话题,我们又想起了潘长江。从春晚笑星转型带货主播的他,转型之路可谓是狂野至极。但最令人愤怒的是,他竟然在直播中卖假酒,这一举动让这位老艺术家的底线完全被打破了。
直播间里那些胡编乱造的鼓吹,让人瞠目结舌。

你说这些老艺术家图什么呢?德艺双馨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但是真正要在名利面前保持住自己的立场,那可比登天还难。
李立群现在因为一身黑料经常被骂,已经70多岁了,难道就不能为自己的演艺生涯留点体面吗?他的烂片太多了,即使以后演得再好,观众的第一反应可能还是:"哦,就是那个什么都接的李立群啊。
其实你把演员想得再深一层,本质上不就是要靠作品说话的嘛?你拍了烂片,观众买票看了觉得难受,这笔账迟早是要算的。

所以那些为了赚快钱就接烂片的老戏骨们,真的需要好好想想,这么做到底值不值得。
现在好剧本是不缺的,问题在于如何将其搬上银幕。这就需要有真本事,需要花时间去琢磨和打磨。
确实不得不说,这些为了钱而放弃底线的老戏骨,比那些被骂没演技的小鲜肉更令人失望。
所以说,戏好不好演是一回事,但做人的底线可千万不能丢。这点,不光是对演员,对每个人都适用。

说到底,明星最怕的是什么呢?不是演技被批评,而是人设崩塌。有些老戏骨却在这方面翻了车。
这些年来,《牧马人》中那个老许不曾让人遗忘。朱时茂用精湛的演技塑造了一个深情的男人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影视作品与现实生活中,朱时茂的行事风格与形象反差巨大,让人无疑。

在公共场合和某位女子进行亲密互动,被狗仔拍到深夜车前拥吻,这种行为无疑让自己的演艺生涯降级为“八点档”级别。
蒋大为老艺术家的真假难辨,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典型案例。他在演唱《牡丹之歌》时的慷慨激昂,无法被掩盖。但在节目中一开口,他就将"农民"两个字说得咬牙切齿,仿佛有着深仇大恨。
听说他和朱之文不和的原因,还有一种更离谱的说法是因为他看不起农民身份的人。当被爆出后,他赶紧将责任推到节目组。
但那个似笑非笑的表情和后来出现的版权纠纷、移民风波等,让他陷入了困境。

这些老艺术家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难道他们站得太久,真的以为自己是“人设”塑造出来的形象了吗?然而现实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滤镜,一旦他们的真实面貌暴露无遗,那就意味着他们会从神坛上跌入泥潭。
现在的朱时茂几乎不露面了,蒋大为的口碑也一落千丈。归根结底,观众并非刻薄,而是他们自己放弃了当初让观众喜爱的自己。
他们这些老戏骨的转变,说白了就是在名利场打滚太久,忘了初心,先不说以前他们是如何嫌弃小鲜肉耍大牌、假模假式,最后他们的做法比谁都来劲,这不是打脸吗?
这双标的玩法,连圈外人看了都忍不住摇头。

其实观众的眼睛个个雪亮,谁是真性情,谁是装模作样,时间一长自然就会显现出来。
毕竟,无论是演员还是艺术家,首要任务就是要做一个好人。如果连最基本的做人道理都忽视了,那么演技再好,也无法得到观众的认可。
这句话适合所有仍在演艺圈打拼的人,无论他们是老戏骨还是新人,都值得我们好好琢磨。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设崩塌不过是一瞬间的事。与其费尽心思维护虚假的光环,还不如踏踏实实地做人,这才是娱乐圈最实在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