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1936年,杭州高家小姐高诵芬出嫁。36只嫁妆条箱、16000包桂花糖,陪伴着她从名门闺阁踏入新的生活。
这场铺张的婚礼背后,隐藏着家族的兴衰,和高诵芬一生的变迁。
杭州名门之女
高诵芬,1918年出生于杭州的高家,家族富裕,家风严谨,是典型的名门望族。
自小便被誉为“掌上明珠”,深受父母宠爱。
她的父亲高湘,是杭州有名的实业家,在杭城经营着,高义泰布庄和高广泰锡器店,家中生意涉及面广,富甲一方。
母亲出身书香门第,知书达礼。高诵芬便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着豪门生活的讲究与规范,言行举止皆得体稳重,带有一份世家小姐的高贵与从容。
高诵芬从小在家中,接受传统私塾教育,每天在先生的指导下学习古文、诗词和礼仪,熟读经书,渐渐形成了内敛温婉的性格。
父亲常教导她:“身为高家之女,需肩负家族名誉”。
母亲则以更细致的心思,安排她的日常生活,从日常衣着到言谈举止,每一个细节都亲自过问。
高诵芬也因此成长为一位端庄、内敛而细心的女孩。
1929年,高诵芬年仅11岁,正是少女豆蔻年华,杭城的风土人情,让她心生向往,可父亲却早早替她订下婚约——那就是杭州金洞桥,徐家的外甥徐定戡。
徐家与高家,一样是杭城的显赫之家,两家长辈交情甚笃,早有意结亲。
高诵芬虽尚年幼,她却听从父亲的安排,面对这门婚事没有丝毫反驳。
高家传统观念深厚,她明白自己的命运,早已与家族的荣耀紧密相连。
婚约既定,父母便开始为她准备婚礼,尤其是嫁妆。
父亲对她的宠爱溢于言表,对婚礼的每一个细节都亲自把关,亲自挑选藤条箱,为她订购红木家具、铜锡餐具等。
从家具到器物,都体现着父亲对她的重视,更象征着高家的门楣与骄傲。
母亲则亲手缝制床上用品,绣花被面,样样精致无比。
每一个细节都经过深思熟虑。红木家具款式独特,雕工精湛,其中有三门大橱、镜台、五斗橱、洗脸台、书桌、搁几、大方桌、茶几、靠背椅、挂衣架、麻将桌等。
每一件家具不仅雕刻精美,更用上好的木料制作。
母亲为她亲手缝制的床上用品,包括上等长绒棉的被褥,丝锦被面更是配上了精致的刺绣。
餐具类也极其考究,从江西专门定制了瓷碗瓷盘,碗筷、酒杯、花果缸、茶壶等器物,甚至还有两套,特意为未来宴客,准备的古玩瓷器,每一个细节,无不透露着高家的风范。
自订婚到出嫁的四年中,这份嫁妆逐步准备完毕。
这一切细心安排,不仅表达着父母对她的疼爱,也象征着父母,对她婚姻的重视。
高诵芬也逐渐意识到,自己即将告别家中的小天地,迈入崭新的人生。
盛大婚礼,震动杭城
1936年,高诵芬年满十八,婚礼准备就绪。
高家作为杭州望族,在城中声名显赫,婚礼前便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
婚礼当天,整个高宅张灯结彩,宾朋满堂,前来观礼的名流富商络绎不绝,几乎汇聚了杭城的大半社会名流。
高宅门前红毯铺地,花篮摆满了整个院落,气派非凡,热闹非凡。
婚礼的焦点无疑是那奢华的嫁妆。
整个婚礼中,高诵芬的嫁妆足足有36只藤条箱。
这36只条箱依次排列,每只条箱上都贴有象征吉祥的红纸,每一件器物都被仔细封装。
打开其中的一个箱子,便可以看到其中,装有红木家具和铜锡餐具,这些器物精雕细琢,雕刻工艺极其考究。
据宾客们所见,这些家具都是,杭州最好的红木匠人精心打造,外观大方、雕刻精美,既有实用价值,又是艺术珍品。
嫁妆之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16000包桂花糖。
这种桂花糖选料讲究,制作复杂。
高家特意选用优质的黄桂花和冰糖精心调制。
将新鲜桂花去蒂,泡入酸梅水中浸渍,反复过滤去掉苦涩,再与冰糖粉混合,舂捣成浆糊状,均匀地印上吉祥的花纹,干燥后切成小块包装,色泽金黄,清香扑鼻。
为确保品质和口感,每一道工序都需耐心细致。
高家特意为婚礼准备了六种颜色的桂花糖,包括黄桂花糖、白代代花糖、红玫瑰糖、绿薄荷糖、黑乌梅糖、蓝靛青花糖,象征着六福临门。
婚礼当天,来宾们纷纷领取一包桂花糖,带走高家的喜气和祝福。
婚礼仪式庄重而不失温馨。
新娘高诵芬身着传统凤冠霞帔,举止端庄。
母亲站在一旁,眼中满是期盼与不舍,不时叮嘱几句生活的细节,父亲高湘则站在女儿身旁,脸上难掩激动之色。
他对高诵芬的宠爱无须言表,眼中流露出不舍之情。
众人纷纷称赞高家小姐贤淑端庄,出嫁时更是仪态万千。
高诵芬的嫁妆,和婚礼成为杭城一时佳话,街头巷尾谈论着她出嫁的排场,婚礼之盛、嫁妆之丰,令在场的宾客无不惊叹。
高诵芬在这样的仪式中,走向了自己的人生新阶段。
高家的门风和家教一丝不苟,而高诵芬则深谙父母的心意。
她对父亲承载着,家族荣耀的期望,从未有丝毫懈怠,就在这样的情感牵绊中,她带着属于高家的骄傲,走入了婚姻。
动荡岁月中的坚韧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战争的阴云迅速笼罩了杭州,日军步步逼近。
高诵芬和徐定戡的家庭虽显赫,却无法抗拒,这场战争带来的冲击,日军侵入杭州,局势动荡不安,物资极度匮乏,整个家族,也不得不开始为生计操心。
她从未想过,她的婚姻生活会在动荡中展开。
当敌军逼近杭州时,徐家选择避祸,举家迁往上海。
那时的上海已被部分占领,但租界相对安稳。
高诵芬和徐定戡背井离乡,告别熟悉的杭州,带着孩子和家人,辗转来到了这座陌生的城市。
昔日高家富足奢华的生活,似乎都成为了遥远的回忆。
那些华贵的嫁妆,也不得不妥善收拾存放,只有极少数随身携带,以备生活之需。
到了上海后,高诵芬一家在法租界安顿下来,生活变得愈发艰难。
战争的缘故,生活物资短缺,徐家从前积攒的财富,被逐渐消耗,高诵芬和徐定戡,不得不精打细算,维持日常开支。
高诵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名门小姐,而是每天要为日常的柴米油盐奔忙。
她开始学着打理家务,学着节俭过日子,甚至亲手缝制家人的衣物,日常的琐碎,和平凡让她逐渐成长,昔日的娇贵逐渐被坚韧取代。
上海的日子,高诵芬见证了,这个动荡时代的无情。
她亲眼目睹了,许多杭州熟识的朋友、亲人流离失所,生活不保。
每当听到家乡,传来的坏消息,她的心中都充满了,无尽的担忧和悲伤。
高诵芬始终沉着、冷静,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家庭。
自己不仅是徐定戡的妻子,也是孩子们的母亲,更是承载家族希望的支柱。
她肩负的,不仅仅是家庭的平稳,更是高、徐两家对她的信任。
这段战火中的岁月,使高诵芬逐渐褪去了,名门闺秀的柔弱,变得更加坚韧而果断。
她学会了如何在困境中,维持生活,如何保护家庭。
在生活重担之下,她的身上透露出一种,冷静而坚毅的力量。
她和徐定戡共同面对困难,相互扶持,成为彼此的依靠。
抗日战争胜利后,高诵芬和徐定戡,一家终于得以返回杭州。
回到家乡后,他们发现一切已不同往日。
家族的产业,因为战争的洗劫所剩无几,杭州的高家大宅,也不复昔日繁荣。
面对这一切,高诵芬没有过多悲伤,只有一份淡然。
她对孩子们说:“家产无存并不重要,家人还在,就是最大的幸福”。
回忆与书写中的人生定格
1949年,新中国成立,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她适应着新的生活秩序,亲自操持家务,照顾孩子的成长。
深处年代巨变之中,依旧坚持着自己温婉、坚韧的处世之道。
在她的心中,身为母亲、身为妻子的责任,从未因家境的变化而动摇。
1994年,已经76岁的高诵芬,迁居澳大利亚,和家人一起生活。
这位历经风霜的女子,早已将一生的,苦辣甘甜深埋心底。远离故
土的生活中,她开始思念那个曾经的家族,思念那些早已逝去的亲人和时光。
在家人的支持下,她决定将那,些尘封的记忆写成回忆录,记录自己和家族的故事。
她取名《山居杂忆》,用最平实的语言,写下了高家和徐家百年间的悲欢离合。
在书中,她讲述了自己从高家小姐,到避难上海,再到回归杭州的种种经历。
高诵芬的文字朴素,却深情动人。
她描述婚礼时的盛况,也提及战争中的艰辛,更记录下她与徐定戡,相濡以沫的感情。
不刻意渲染往昔的荣华,用一种冷静的眼光,去回忆每一个细节。
她的文字,让人看到一个传统女性,在时代风浪中的坚韧,也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中的,家族责任与温情。
高诵芬用近一年的时间完成这本书,字里行间满是她对人生的感悟。
在她的叙述中,那些繁华的日子逐渐淡去,留下的只有一种,平静的追忆和释然的态度。
她写道:“生在高家,嫁入徐家,我既是高家的女儿,也是徐家的儿媳。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家族的责任和亲情从未改变。”
《山居杂忆》出版后,这本书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被誉为近代中国的《百年孤独》。
书中所描绘的世家命运,恰是许多中国家庭,在时代变迁中的缩影。
她的文字冷静而坚定,似乎带着岁月的沉淀,书中的每一段描述,仿佛都是她在历史中走过的脚步。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