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银:“中国经济将吞噬世界”国人:凭啥?就凭这些,服不服?

允灏说商业 2025-02-13 10:46:42

最近,德意志银行在一份投资报告中指出,2025年中国的经济将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并煞有介事的说2025年“中国吞噬世界”的一年。一向爱好吹牛的印度人却不以为然。韩国人也表示了怀疑,在亚洲韩国、日本才是发达国家,中国一个发展中国家如何能在经济上吞噬世界?这是不是在开玩笑。对此中国人给出了回复,这下子,韩国与印度人彻底破防,一声不吭。

中国经济的发展引起世界的瞩目

这个世界仿佛只有美国反华议员卢比奥了解中国,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他一直说中国伪装成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国家。甚至鼓动美国议会强行将中国定义成发展国家,给中国贴上发达国家的标签能给美国带来什么好处,没人知道。既然这样,中国也不装了,也装不下去了。那就干脆亮亮中国的底牌。

一、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方面开始领先全球(一)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开始实现突破

最近中国初创公司DeepSeek推出基于开源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被外媒比作中国开始领先的“斯普特尼时刻”,标志着中国的高附加值领域开始领先。DeepSeek不仅成本低廉,还展现了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粉碎了西方,特别是美国遏制中国技术发展的幻想。美国的“星际之门”刚刚推出就遭遇“衰落之门”。

中国莫名的AI公司深度求索

(二)5G/6G/电动汽车的专利优势

中国在5G/6G/电信设备以及电动汽车领域拥有全球70%的专利,现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占全球的一半左右,这种技术专利优势将使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

1.中国5G的技术成就1)专利数量全球领先

中国在5G标准必要专利(SEP)领域占据全球42%的份额,远超其他国家。华为、中兴、大唐等企业在5G技术研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基站设备、芯片和网络解决方案方面的突破,为中国赢得了全球5G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

华为公司世界著名

2)网络覆盖范围广泛

截至2025年,中国已建成超过404万个5G基站,占全球总数的60%以上,实现了“县县通5G”和“村村通宽带”的全面覆盖。从珠穆朗玛峰到塔里木盆地,5G信号无处不在,展现了中国在网络建设方面的领先地位。

3)技术创新与演进

中国不仅在5G商用上取得突破,还积极推进5G-A(5.5G)和6G技术的研发。5G轻量化技术的应用进一步降低了网络建设成本,为未来技术升级奠定了基础。

2.中国5G的全球市场份额1)基站数量与用户规模

中国5G基站数量占全球60%,用户规模达9.66亿,占全球5G用户总数的54.3%。这一庞大的用户基数为5G应用的推广提供了坚实基础。

通信技术支撑下的AI发展迅猛

2)专利与标准制定

中国企业在5G标准必要专利领域的占比高达42%,远超美国的15.1%和韩国的18%。华为以15%的份额位居全球企业榜首,展现了强大的技术实力。

3)国际市场拓展

中国5G技术和设备已出口至75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市场占有率达55%。华为、中兴等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成功进一步巩固了中国5G的全球地位。

3.中国5G的应用场景与经济社会影响1)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

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超过1.3万个,推动了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5G工厂的建设和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互联网经济发展

2)智慧城市与民生服务

5G技术在智慧交通、远程医疗、智慧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公共服务质量。例如,5G支持的远程医疗系统为偏远地区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3)经济贡献与产业升级

2023年,5G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86万亿元,间接带动总产出4.24万亿元。5G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4.中国5G对全球经济的影响1)技术输出与合作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将5G技术推广至发展中国家,推动了全球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中国与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合作项目,显著提升了当地的通信水平。

现代科技影响生活

2)全球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

中国在5G标准制定中的主导地位,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技术影响力,也为全球5G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例如,中国提出的5G轻量化技术已成为国际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3)对全球产业链的拉动作用

中国5G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全球通信设备、芯片制造等相关行业的增长。例如,华为与高通、三星等企业的合作,推动了全球5G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二、中国的制造业全面崛起(一)制造业从低到高实现完美升级

众所周知,中国的制造业是从服装、纺织品等低端领域开始起步,逐渐扩展到电子、钢铁、造船、白色家电、太阳能、核电以及高铁等领域。这几十年来,凡是中国想空突破的领域或行业,无一横扫天下。到了2024年,一直默默无闻的中国汽车行业也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汽车出口领先的大国。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在全球市场份额显著提升。

中国高铁是一个名片

(二)完整的产业链以及专业生产集群让全球恐怖

目前的中国已经形成了类似美国硅谷一样的产业集群,不是一个二个,而是形成了多个产业集群

珠三角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深圳、东莞)、家电产业集群(佛山、珠海);

长三角地区的汽车产业集群(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和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苏州、无锡、常州)以及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上海张江、苏州工业园区)

京津冀地区钢铁产业集群(唐山、邯郸)和汽车产业集群(北京、天津、保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北京)

产业园

其它地区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还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海洋产业集群、福建泉州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湖北武汉的光电子产业集群、四川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河南郑州的智能终端产业集群、陕西西安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

截至2024年9月,中国共有300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的产业集群,分布在30个省(市)中。这就是实力。

三、中国的全球贸易结构不断多元化,摆脱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八年的贸易战,中国越打越强,目前,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依赖度下降至GDP比重的3%,中国对外贸易对新兴市场的出口规模几番翻倍。贸易多元化减轻了美国关税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与影响。尽管美国在2025年还要分阶段提高关税但中国通过汇率调整和贸易多元化,预计关税对GDP影响仅为0.5%

四、中国的全球影响力在不断提升(一)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扩大中国的朋友圈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等计划,在非洲、中亚、南亚、东盟和拉丁美洲不断扩大经济影响力,进一步巩固中国的全球市场地位。

(二)中国凭借庞大的外汇储备,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尽管人民币相对美元有可能贬值,但相对其它主要经济货币,人民币币值相对稳定,这将增强中国资产的吸引力。国际投资看好中国。

外汇市场不断波动,但人人民币基本稳定

五、资本市场与投资者信心在提升

目前,外资正在加仓中国的资产,中国科技股的崛起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促使外资重新评估中国资产的价值。德银确信,2025年将是投资界意识到中国超越其它国家的一年,世界投资的迅速转向中国,也让美国华尔街感到了恐慌。

德意志银行的观点主要基于中国在技术创新、制造业升级、贸易多元化和全球影响力方面取得巨大优势,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中国经济在2025年以及未来占据全球主导地位。尽管中国面临着诸多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但中国的政策灵活性以及经济韧性为我们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六、存在的问题与隐忧

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内需问题如何解决?我们不能总让我们自己做世界工厂,如果扩大内需以及提高就业水平,这是个问题。请在评论区参与讨论和留言。如果你喜欢本视频,不要忘了点赞、关注、转发以及收藏,谢谢。

0 阅读:8

允灏说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