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叛将汪安钧:刺杀慕王的主犯,投降后被李鸿章砍下脑袋

盛苍梧啊 2025-04-21 14:45:31

在太平天国刚开始那会儿,因为大部分的太平军兄弟们都深信那个拜上帝教的那一套说法,所以啊,除了永安城里头有个叫周锡能的几个人之外,几乎没有人会选择投降清朝那边。

天京事变发生后,杨秀清遭到不幸,一句顺口溜“天父除天兄,前路不通畅。反贼难长久,皇位回咸丰”就在民间迅速传开。这让很多原本信仰坚定的太平军战士,突然间不知道该往哪儿走,对未来一片迷茫。

太平天国那边,有好多将士都跑去投靠敌人了,而这事儿啊,最开始就是韦俊搞的。韦俊可是太平天国右军的主将呢。

韦俊,也有人叫他韦志俊,是太平天国里北王韦昌辉的亲弟弟。这家伙从金田起义那会儿开始,就在军队里以勇猛能打出名,敌人那边都夸他是太平军里既能进攻又能防守的得力将领。

天京出了大乱子之后,韦俊因为正在前线打仗,所以洪秀全杀韦昌辉的时候,没对韦俊动手。后来洪秀全重新设置五军主将时,韦俊的名字还是赫然在列。

没过多久,杨秀清认的那个弟弟杨辅清,从石达开那边回到太平天国,韦俊的日子就渐渐变得难熬起来。原本韦俊过得还算可以,但杨辅清这一回来,情况就变了。他回来后,各种事情开始变得复杂,韦俊发现自己越来越难做了。以前可能还算是顺风顺水,但现在却像是步入了逆境,日子一天比一天难熬。杨辅清的归来,无疑给太平天国内部带来了新的变动,而这些变动,对韦俊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他得开始应对更多的问题和挑战,生活也因此变得不那么轻松了。

1859年年初的时候,韦俊实在是受不了杨秀清的一再找茬,加上他以前的手下陈玉成也对他处处打压。在试着过江去找李秀成,但没能成功投靠后,他一气之下,就带着自己的人马投降了湖北的巡抚胡林翼。

韦俊投向敌军那边后,因为他之前杀了不少清兵和将领,出人意料地得到了胡林翼的赏识和重用。这事儿一闹,就像是打开了个潘多拉的盒子,不少太平天国的高级将领也开始纷纷跟着投降清朝了。

不过说实话,清朝廷里能像胡林翼那样心慈手软的大官真没几个,特别是曾国藩和李鸿章这两位,他们手段可狠了。对于那些实在没办法才投降的太平军高层,他们通常都是毫不留情,直接就给处决了。

在李鸿章带兵攻打苏州那会儿,太平天国里头有个康王叫汪安钧,他的经历就挺能说明问题。那时候的战斗激烈得很,李鸿章率军一路猛攻,太平天国这边也是拼死抵抗。汪安钧作为康王,自然是冲在了前头,带着手下将士跟清军干了不少仗。虽然太平天国在这场战争中最终没能顶住,但汪安钧他们的英勇抵抗还是给清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可以说,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像汪安钧这样的人物,他们的存在让整个历史进程都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总之,李鸿章攻打苏州那会儿,汪安钧就是太平天国中一个挺典型的代表,他的故事和经历,也成为了那段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汪安钧老家在湖北,他很小的时候就加入了太平军,因此被安排进了专门收小孩子的“少年兵”队伍里。

太平天国那会儿,有好多小孩子组成的军队,他们大都是没了爹娘的小孤儿。这些孩子被拜上帝教那套说法给深深影响了,结果打起仗来,那勇猛劲儿,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天京发生了大乱子,杨秀清和韦昌辉这些大佬都被干掉了,石达开呢,也一气之下离开了京城。这时候,洪秀全看重了李秀成,给了他重要的任务。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李秀成碰到了一个特别勇猛的家伙,那就是汪安钧,这家伙打起仗来不要命,俩人就这么在战场上结下了深厚的交情。

1861年秋天,到了10月份的时候,李秀成带着他的队伍再次攻打杭州。这回他们可是下了大力气,但打了整整俩月,效果还是不太明显。就在这时,汪安钧站了出来,他主动请缨,带着一支敢死队就往前冲,结果一下子就把杭州城给攻进去了。

汪安钧在攻打城池的时候,不小心把清朝的总兵米兴朝给打伤了。后来,当李秀成带着队伍进城后,他特地做了一件事,就是把抓到的米兴朝的那匹战马,送给了汪安钧,让他骑着。

太平军攻下杭州后,李秀成派汪安钧去帮陈炳文一起看管杭州城。但没多久,陈坤书从苏州偷偷溜到常州去了,这事儿让李秀成挺担心的。为了加强杭州的守卫,他决定把汪安钧从杭州调到苏州去,和谭绍光搭档,一起守护苏州城的安全。

就在那会儿,洪秀全心里的小九九开始作怪,他为了限制李秀成这些人的势力,就疯狂地封了一堆王。就这样,汪安钧也搭上了这次封王的顺风车,被封为了太平天国的康王。

汪安钧被封为康王之后,在苏州城的军队里,他的地位那可是响当当的,紧跟在忠王李秀成、慕王谭绍光、纳王郜永宽后面,算得上是苏州城里手握实权的第四把交椅。

谭绍光是地道的广西人,而郜永宽和汪安钧呢,他们是来自湖南和湖北的。再加上谭绍光年纪轻轻,性格直率,对外地人总是有点瞧不上眼。这样一来,他和郜永宽、汪安钧之间的关系就变得特别僵。

那时候,清军已经全面开始反击了。李鸿章带着大军猛烈攻打,这让郜永宽和汪安钧心里开始盘算起自己的小九九,琢磨着怎么给自己捞点好处,谋个富贵前程。

李秀成心里跟明镜似的,他们那点小把戏根本逃不过他的眼睛。有一次,他动情地对那两个人说:“现在咱们的主子处境艰难,我知道你俩是湖南湖北那边的人,要是想投降,那也是你们的选择,但咱们之间,还是别互相为难的好!”

幸运的是,这两个人因为李秀成对他们有着莫大的恩情,所以在跟敌人商量投降的事情时,坚决不同意程学启提出的要他们除掉李秀成的要求。他们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表示不会背叛李秀成的恩情。

李秀成心里明白,苏州这地方是守不住了。他就找谭绍光聊了聊,想劝谭绍光跟他一起撤回天京去防守。可谭绍光呢,态度挺坚决,就是不肯答应。

没想到,李秀成刚回到京城没多久,汪安钧他们几个,早就跟敌军暗中商量好了。在谭绍光主持的守城军事会议上,大家才聊了几句,意见不合,汪安钧他们就直接动手,把谭绍光给杀了。

说起刺杀谭绍光那事儿,汪安钧可是第一个动手的。他瞅准谭绍光没防备的时候,拿着锋利的刀子,一下子就捅到了谭绍光的胸口。谭绍光立马就倒下了,然后大家一拥而上,把他的脑袋给割了下来。

话说汪安钧那一行人,带着谭绍光的脑袋,一路赶往李鸿章那儿。他们心里头明白,这玩意儿可是个重磅消息,得赶紧给李鸿章过目。一路上,他们小心翼翼,生怕有个啥闪失。毕竟,谭绍光可不是个小人物,他的脑袋那可是有着沉甸甸的分量。到了李鸿章面前,汪安钧他们恭恭敬敬地把那脑袋呈了上去。李鸿章一看,眉头微微一皱,心里头估摸着这事儿可不简单。他接过脑袋,仔仔细细地瞧了一番,心里头已经有了计较。他知道,这事儿一旦传出去,那肯定是会引起轩然大波的。不过,李鸿章是何许人也,他早就料到了会有这么一天。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开口,对汪安钧他们吩咐了几句。至于具体说了啥,那就不得而知了,反正肯定是跟接下来的计划有关。总之呢,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下来。汪安钧他们完成了任务,心里头也算是松了一口气。而李鸿章呢,他也开始琢磨着,接下来该怎么走这步棋了。

投降之后,他们却不肯解散军队,还狮子大开口要价太高。于是呢,李鸿章听了程学启的点子,借着给汪安钧他们摆庆功宴的机会,突然之间就把他们全给解决了。

#百家说史品书季#

#百家说史品书季#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