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楚梅:叶剑英的长女,丈夫曾是副总理,夫妻俩年过九旬仍健在

时小慢吖 2023-02-15 11:07:26

都说“虎父无犬子”,但这句话并不是在所有条件下成立。只有“虎父”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善于引导子女走上报效国家和民族的道路,他才能在后来以子女为荣。否则,“虎父”也会迎来“犬子”,甚至因其走上犯罪道路而痛心疾首。

在这点上,开国元帅叶剑英就作出了很好的表率。他是一位有着铁骨柔情的慈父,尽管忙于革命与建设,却从未缺席6个子女的教育。后来,他的孩子们都成长成了各个领域的杰出的人物。

其中,长女叶楚梅就在中国工业建设尤其是机床研制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叶楚梅是叶剑英的第二个孩子,也是他的长女。但从她出生到17岁,她和父亲见面的次数可以说是寥寥可数。

哪怕是1945年被组织护送到延安和叶剑英重聚,她也只能和父亲相处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不得不面临再次的分离。

这是因为叶剑英一直忙于革命。在国家危亡之际,他选择了“舍小家”而“顾大家”。早在叶楚梅出生之前,叶剑英就过起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当时还是1927年,叶剑英等人在广州发动了武装起义,但这场起义最终因敌强我弱迎来了失败的结局,叶帅被迫离开粤地,有了一段逃亡的经历。

当时,叶剑英的妻子冯华已经怀上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无法经受太多的波折,且他们的长子叶选平年仅3岁,也正是懵懂的需要被照顾的时候。为了保全家人,也为了把更多精力放在革命事业上,叶剑英把妻子和孩子都送去了香港,之后自己辗转多地继续革命。

叶楚梅一直长到8岁才和父亲有了第一次见面。后来虽然不能在叶剑英身边成长,却一直受到他的深刻影响。这是因为叶剑英在革命的间隙,也会通过书信和他的家人取得联系,作为长女,叶楚梅得到了关心,也被赋予了期许和鼓励。

叶楚梅信赖并敬重着她的父亲,这也是17岁时她会接受父亲的动员,跟随部队辗转千里,到东北去投身革命的原因。正是这段经历,让她从精神到肉体都真切地体会了“克服苦难”的道理,在极短的时间获得了飞速的成长。

后来叶楚梅表现出众,在1948年争取到被组织送去苏联深造的名额。她在苏联努力学习了机械制造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回国后投身新中国的工业建设尤其是机床的研制,为当时工业的发展立下了不少的功劳。

兢兢业业之余,叶楚梅也深谙“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道理,注重对健康的维护。如今,叶楚梅年过九旬还健在,身体也极少出现大的病痛。

叶楚梅的丈夫也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他就是曾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的邹家华。

邹家华比叶楚梅年长近2岁,是著名爱国人士邹涛奋的儿子。20世纪40年代末,和叶楚梅一样,他也被组织送去了苏联深造,两人成了同学,也就有了相识、相恋的机会。

不管是品德还是能力,邹家华都能在年轻一辈中“排上号”。后来叶剑英也认可了他,同意女儿叶楚梅和他举行婚礼。

邹家华和叶楚梅都是机械制造专业毕业,一开始走的都是技术人才的路线。但后来,邹家华展露出了在全面统筹和组织管理上的才能,也就得到了更多的机会。

1991年,邹家华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为新时期中国的经济建设立下了功劳。如今,邹家华也是年过九旬仍健在。

53 阅读:24925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