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是中医里非常经典的一味药材,很多人都听说过它有“补气之王”的称号。无论是熬汤、煲粥,还是泡水喝,都有人推荐它。
但也有些人疑惑,黄芪到底适不适合泡水喝?经常喝黄芪水真的有好处吗?哪些人不适合喝呢?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让你喝得明明白白!

答案是:可以!
黄芪味甘,性微温,主要作用是补气健脾、固表止汗、利尿消肿、增强免疫力。用黄芪泡水喝,能够把它的有效成分慢慢释放出来,既能补充气血,又不会太过燥热,适合日常调理。不过,想让黄芪水发挥作用,还是要坚持喝一段时间,而不是喝个一两次就期待有奇效。
当然,黄芪虽然好,但也不是人人都适合喝,后面会详细讲哪些人要慎重。
经常黄芪泡水喝,或收获4个好处
1、气色变好,整个人更有精神
如果你经常觉得乏力、懒得动、提不起精神,可能是气虚的表现。黄芪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补气,尤其适合容易疲劳、脸色发黄、说话没劲、动不动就出汗的人。长期喝黄芪水,能让气血运行更顺畅,慢慢改善这些症状,让整个人更有活力,气色也会更红润。
2、提高免疫力,减少生病几率
黄芪有“固表”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能增强身体的防御能力,减少感冒、流感等疾病的发生。尤其是换季时,有些人稍微吹点风就容易感冒,或者总是反复生病,这类人喝点黄芪水,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不那么容易被“击倒”。
3、促进代谢,帮助消肿
有些人总觉得下肢浮肿、早上起床脸肿、手脚容易水肿,这可能和体内水分代谢不畅有关。黄芪有利水消肿的作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把多余的水分排出去,让人感觉更轻松。对于久坐不动、饮食重口味的人来说,黄芪泡水喝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4、养护脾胃,改善消化不良
脾胃虚弱的人,容易出现食欲不振、吃点东西就胀气、消化不好的情况。黄芪泡水喝,有助于健脾益气,促进消化吸收,让脾胃功能更稳定。尤其是一些脾胃虚寒的人,可以搭配党参、茯苓等一起泡水,效果会更好。
哪些人不宜黄芪泡水喝?虽然黄芪好处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以下几类人喝之前要慎重:
1、爱上火的人:黄芪偏温性,如果本身就容易口干舌燥、喉咙痛、长痘,那就不太适合单独喝黄芪水,可能会加重上火症状。
2、感冒发烧时别喝:黄芪有固表的作用,适合预防感冒,但如果已经感冒了,尤其是有发热、咽喉肿痛、黄痰浓涕等症状,就不要喝了,以免影响身体散热,加重病情。
3、高血压患者要谨慎:黄芪有一定的升压作用,所以血压高的人不要长期、大量喝,最好先咨询医生,看看是否适合自己。
4、孕妇慎重喝:虽然黄芪在中医里有安胎作用,但孕妇的体质特殊,具体能不能喝,还是得听医生的建议,不要自己随便乱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