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中国美术馆之政协75周年画展,名画不少

江户小歪 2024-09-22 20:59:30

中秋三天在山西风尘仆仆刚回来,就听闻李少文老师的三幅九歌精品上展,小歪中饭都顾不上吃,立马马不停蹄去中国美术馆。

恰逢国美在搞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书画展,馆藏13万件藏品中,1.6万余件就是美术界政协委员们创作的,这次选出约200幅,不乏大师之作,足以令当代绘画爱好者大快朵颐。同时还有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的画展作品,我也不做详细甄别,大家看画就好。

画展时间9月9日-9月23日

徐悲鸿的马、潘天寿的鹰、李苦禅的鹰、吴冠中的水墨风景,都被放在显眼处。

刘开渠《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

刘开渠是著名雕塑家,他的技法融中西于一体,上世纪50年代初,他领导并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以及大型浮雕的创作。今年他的浮雕作品在国美展出了好几个月。

吴为山《神遇-孔子于苏格拉底的对话》

张松鹤《鲁迅头像》

政协的徽标发出柔和的光韵

肖峰、宋韧夫妇《拂晓》

1949年5月27日的黎明时刻,上海即将迎来解放,战士们经过多天战斗很疲劳了,规定不许入民宅,于是睡在街头。欣赏时只觉崇敬、感动和心疼。陈毅首长正好站在黄金分割线上。一位小战士趴在老战士膝盖上,睡得格外香甜。

阿老《南亚之舞》

阿老曾用名老宪洪,擅长舞台速写默写,彩墨舞蹈人物画《南亚之舞》是他的代表作。

毕克官 《滴水穿石》1989年

毕克官是漫画家,我旁边一对老夫妇对这幅画赞不绝口,说构思很妙。我细想也是,水滴石穿现象既有趣,又包含教育意义。寥寥几笔,把童趣和人生道理融在一起,特别是滴入孔洞的大水滴,还溅起小水花,令人会心一笑。

陈缘督 《松荫抚琴图》1942年

陈缘督是北派高手,参与过老水浒连环画的,擅长人物,画风清和、平正、淡雅。

程十发《鸡》局部

这个鸡头画法,很容易分辨出程十发的特点。捕捉的是动态而不是静形,所以鸡眼睛仿佛晃动眨巴。

程十发 《欢乐的泼水节》1957年,以下为局部

50年代到云南少数民族区域生活,给了他艺术生涯极大的灵感,甚至形成了他日后的“程家样”,欢乐的泼水节就是其中记录之一。

丁聪 《四世同堂》 1979年

丁聪的漫画,有些恐怖的氛围,每个人都是没眼白,而且这幅全家福直勾勾的盯着前面,更是令人后背发凉。

董希文《千年土地翻了身》1963年

董希文是画《开国大典》《百万雄师下江南》的著名油画家,这幅千年土地翻了身也是他的代表作。他三次入藏采风,才能画出这样动人的画面。

藏民从挣脱了农奴身份,正在欢欣地驱使牦牛耕地,牦牛昂首迈步甚是可爱,人、牛、以及远处雪山碧空,阳光的投影,都构成了迎接春天的喜悦画卷。

杜希贤 《凉山上》1983年

小歪个人偏好50-90年代的人物画,所以在选品的时候也有所主观筛选,喜欢那个时代人物画中映射出来的的积极能量,传神而向上。

杜滋龄 《雪域藏女》2011年

杜滋龄画过《李双双》,这位藏女的皮肤黑如煤炭,还是画出了清秀的感觉。

丰子恺《饮水思源》

丰子恺《种瓜得瓜》

冯远《水乡三月》2007年

冯远最近给了辽宁美术不少支持,出了好几本连环画,有《上海的早晨》《黄英》等。

古元 《人桥》1948年

关山月 《绿色长城》1973年

关山月的家乡在广东阳江,原本属于风沙带。建国后在绿色中国号召下,风沙地植满木麻黄树,于是形成了林涛海涛共鸣的景观,特别是中景的森林,如层层叠浪。还隐约见到一些巡逻民兵,对于海防有自然、国防两大寓意。

韩书力 《MZX派人来》1979年

韩书力以画西藏题材闻名,他的《邦锦美朵》曾获奖,也是连环画原稿展的常客。

这幅大画我原本没看明白,忽然听到旁边有个妈妈在给她女儿解释:“你看有的人开心,有的人不开心”。我一下子明白过来

这幅群像图,表现的是代表来藏,有人欢喜有人忧的场面,只不过大部分是喜悦,表示热量欢迎的。但偶尔在阴影处,不起眼的地方,有些人就笑不出来,大家可以仔细看局部。

黄永玉 《我的祖国 我的人民》 2003年

上次没赶上黄永玉的展,这次能看到一幅略作弥补吧。太难理解,这一身白衣白帽,是不是医务工作者?背后冷色系的背景透露出邪恶,是不是2003年的SARS?

黄胄《赶集》1958年

黄胄喜欢画维族人物,还有驴子,这幅赶集我觉得有点心疼驴子,这爷孙三人都骑在上面,且不说脚力是否够,驴子屁股恐怕都不够大。不过姐弟俩的表情爽朗轻快,很有美感。

姜燕 《考考妈妈》1953年

蒋兆和 《把学习成绩告诉志愿军》1953年

上次民盟成员画展,蒋兆和的流民图震撼全场,这次他又以政协委员身份拿出几份作品参展。

蒋兆和 《双鸽图》1955年

李可染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1963年

刘海粟 《黄山云海》1954年

刘开渠 《牦牛》

刘开渠 《雪山月夜》1985年

陆鸿年 《山歌》1973年

齐白石 《献寿》

宋雨桂 《花溪图》1980 年

宋雨桂是山水画大家,我曾介绍过他和郭德福合作的一本《盛京演义》。

孙志钧 《白牛》

这幅画包含哲思,牛马是要进圈获得安全感?还是为自由离开圈子?

唐勇力 《大唐佳人图》

王玉珏 《春来了》 1984年

我很喜欢80年代初那种颂扬时代新风貌的绘画,艺术从技法上、内容上都迎来了春天,有一股昂然复苏的气韵。

吴静波 《结婚登记》1961年

对于吴静波我了解不多,但收藏了两本他的《漳河水》连环画,此处少数民族登记结婚的画面很动人,新郎眉目舒展,喜气洋洋,新娘含羞转身,但也掩饰不住喜悦之情。

吴作人 《画家齐白石》1954年

伍必端 《夔门初霁》1973年

徐启雄 《决战之前》1984年,绢本设色

徐启雄是著名工笔重彩画家,这幅女排队员上场前的画面,摒弃了背景,用了很特殊的构图,平中见奇,温暖的色调笼罩全画,体现出女排队员团结的力量和必胜的信心。该画在第六届美展展出后引起热议。

王迎春、杨力舟《太行铁壁》1984年

姚有多 《草原之歌》1962年

这幅可以当做年画去欣赏,草原上牧民听马头琴演奏的画面,每个人物都很生动,所以拍了细节。

六七十年代这样的群像年画很多很多,只是能留存原稿欣赏的很有限了。

姚有多 《吉利图》1993年

叶浅予 《扣弦而歌》1990年

叶浅予《拉卜楞之舞》

尹瘦石 《归途》1956

于志学 《共谋增产大计》

同样是群像年画,这个人看起来像是地主老财,牙龈都顶出来了,最为瞩目。

詹建俊 《高原的歌》1979年

这幅红光震撼到我,仿佛天使降临,圣洁的场面令人顿起肃然虔诚之心。

赵域 《红旗》

马场的马儿膘肥体壮,当地相亲喜气洋洋。这幅画名忘记记录了,就当做草原养马图吧。

李少文《九歌》画作前有不少人驻足欣赏

最后来到李少文的画作前,已经挤了一堆人,看来都是识货的,这组他当年研究生毕业时(1980年)的作品《九歌》引起了游客的瞩目。遗憾的是只拿出来3幅,原稿是大约边长40cm的正方形,不算大。

《九歌》组画选三

李少文《大司命》

这个大司命类似阎罗王,执掌人的生死。整幅图多用大块黑色,色调昏暗,神秘而冷峻。整个黑袍的末端旋转到无限浩瀚时空中。周围跳动的小绿鬼,发着癫,汇入无限梦魇中。

另外也费了不少青绿色(吉翠),我们还能看到青铜器纹样,大司命下方驾车小龙,云纹,都显露出别致精美的装饰感。

李少文《湘夫人》

湘夫人构图对半裁开,下方是翠绿的岸,上方是水天一色、雾气迷蒙的湘水。而回望湘水的湘夫人背影主轮廓线形成了第二层的对角线构图。远处是龙舟,甚至最远方还有湘君的龙车隐约可见。

李少文《云中君》

云中君对应云神,君一般是称呼男神,这里李少文将他塑造成女性样子,可能是为了呼应原诗的描述:她沐浴兰汤身飘香,安居在云间殿堂,神光灿烂,气宇轩昂。画面整体是柔和的淡粉色,质感独特,晶莹朦胧似珍珠。女神的长发、飘带随空中的风四散飞扬,回旋往复,形成了一种律动的美。细看身上的配饰璎珞,金光灿灿。

李少文《金苹果》2004年

还有一幅金苹果,这个李少文后期作品,感染力就不太行了,人物也变得丑怪,达不到九歌那样精致美好。

画展中收获不少,虽然很多名画网上,画册也能见,但一些细微的笔触,群像的细节,真实无损的色彩,都还是到画展看原稿比较好。政协的75周年画展明天就要结束了,明天有空的朋友还能抓个尾巴去看一下,小歪已经尽力将现场精品呈现了,我们下期再见。

1 阅读:17
评论列表
  • 2024-12-10 17:53

    李少文的画作确实好,就是不卖画,道家人的风骨